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成县晚秋,是藏在秦岭南麓的色彩诗行

十大品牌 2025年11月09日 05:11 4 admin

不必远行追秋,成县的11月,早已把秋意酿成了诗。沿着蜿蜒的路往深处走,每一步都是不重样的秋色,藏着北方秋日独有的醇厚与温柔。

成县晚秋,是藏在秦岭南麓的色彩诗行

当秋阳把最后一抹温柔

倾洒在成县的山水间

这座藏在秦岭南麓的小城

便成了自然亲手调色的油画

这里的秋从不是单一的金黄,而是西狭的红、河谷的艳、路边的暖,还有枝头柿子的甜,层层叠叠织成了一幅,能捧在手心的晚秋画卷。


成县晚秋,是藏在秦岭南麓的色彩诗行

是带着

烟火气的诗意

是能捧在

手心的温暖

成县的秋

成县晚秋,是藏在秦岭南麓的色彩诗行

走进西狭,才算懂了成县秋的“静”。秋意在这里被演绎到极致。丹崖峭壁被秋风晕染成深浅不一的赭红,与崖下碧绿的溪水撞了个满怀,红的热烈、绿的澄澈。


成县晚秋,是藏在秦岭南麓的色彩诗行

成县晚秋,是藏在秦岭南麓的色彩诗行

栈道旁的林木像是被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古柏依旧苍翠,却被漫山的红叶簇拥着——猩红、橘红、金黄层层叠叠,顺着山势流淌,与谷底蜿蜒的溪流相映。

溪水潺潺绕着红叶流淌,偶有落叶飘进水里,顺着水流打转,像是给这静谧的峡谷,添了抹灵动的诗意。


成县晚秋,是藏在秦岭南麓的色彩诗行

成县晚秋,是藏在秦岭南麓的色彩诗行

驻足于古老的摩崖石刻前,指尖触碰着千年的纹路,耳畔是秋风与枝叶的私语,时光仿佛在此刻慢了下来,让人分不清是在画中行走,还是在诗里徜徉。

秋风拂过树梢,仿佛能听见历史与自然的对话。不妨在石刻旁的石凳上坐一会儿,看阳光透过枫叶洒在碑文中,感受“秋阳读古碑”的独特意境——这是成县独有的,将自然之美与人文底蕴揉碎在一起的浪漫。让人忽然懂得:成县的秋,不只是季节的更迭,更是时光的温柔沉淀。

成县晚秋,是藏在秦岭南麓的色彩诗行

成县晚秋,是藏在秦岭南麓的色彩诗行

成县晚秋,是藏在秦岭南麓的色彩诗行

若说西狭是精致的画卷,那高山河谷的红叶便是成县秋的“野”。沿着河谷蜿蜒而上,漫山遍野的红叶是秋日最热烈的告白。它们或集中成片,染红整个山坡;或零星点缀在绿树间,红得似火、艳得似霞,风一吹,整片山谷都跟着“流动”起来。

山风吹过,红叶簌簌作响,那声音里满是秋日的生机与活力,让人忍不住沉醉在这份“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壮美之中。


成县晚秋,是藏在秦岭南麓的色彩诗行

成县晚秋,是藏在秦岭南麓的色彩诗行

成县晚秋,是藏在秦岭南麓的色彩诗行

站在高处俯瞰,红色的林带沿着河谷蔓延,与远处黛色的山峦形成鲜明对比,偶有几户人家的白墙黛瓦点缀其间,瞬间让这幅“红叶图”有了烟火气。

成县晚秋,是藏在秦岭南麓的色彩诗行

成县晚秋,是藏在秦岭南麓的色彩诗行

而路边的黄叶,则是成县秋的“暖”。不用刻意寻找,村口的老杨树、街边的梧桐树,早已把叶子染成了金黄。阳光穿过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踩在落叶上“沙沙”作响,那是秋日最治愈的声音。


成县晚秋,是藏在秦岭南麓的色彩诗行

成县晚秋,是藏在秦岭南麓的色彩诗行

偶有几片黄叶落在肩头,像是秋天递来的温柔问候。随手拾起一片黄叶,叶脉清晰可见,那是秋日独有的纹理与温度,捡起一片夹在书里,便是属于成县的秋日纪念。

成县晚秋,是藏在秦岭南麓的色彩诗行

成县晚秋,是藏在秦岭南麓的色彩诗行

最让人惦记的,还要数成县秋的“甜”。田间地头、农家院落旁,一棵棵柿子树挂满了“红灯笼”,橙红的柿子饱满圆润,沉甸甸地垂在枝头,在蓝天、黄叶的映衬下,格外引人注目。

摘一颗熟透的柿子,轻轻咬开,清甜的果肉在舌尖化开,那股子甜润,甜到鸟儿也要来分上一口,无疑是秋日最治愈的味道。

成县晚秋,是藏在秦岭南麓的色彩诗行

成县晚秋,是藏在秦岭南麓的色彩诗行

远远望去,满树的柿子不仅装点了秋景,更藏着成县人丰收的喜悦与期盼,让这秋日多了份烟火气的温暖。

成县晚秋,是藏在秦岭南麓的色彩诗行

不必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来成县看看便知,秋可以是这般鲜活、这般可亲。是西狭的红与绿,是河谷的艳与野,是路边的黄与暖,更是枝头柿子的甜与盼。它不疾不徐,把山水的灵秀、岁月的厚重,都酿成了值得细品的时光。

成县晚秋,是藏在秦岭南麓的色彩诗行

在这里,你不必追赶风景,只需找一处石阶坐下,看秋叶缓缓飘落,听秋风轻轻呢喃,便会懂得:原来最动人的秋光,不在远方,就在成县这一帧一帧的日常里——看山披彩衣,听风传古意,把秦岭南麓的秋日温柔,都装进心里。


摄影:吴庭栋

组稿:张杨捷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