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圆明园被烧毁160年后,专家打捞河道时,挖出一个罕见的文物

抖音热门 2025年08月21日 22:00 1 admin

圆明园消失在一片火光里,到底有多少个中国人的心头被狠狠划了一道口子,谁也数不清。枪声一落,青砖白瓦便成了废墟,二十多万平方米的辉煌,那个夜晚被推翻、掠夺、火烧殆尽。英法联军挖空了每一处可能藏着宝物的角落,带走了成车成船的珍奇——谁还记得那些宝贝原本属于谁?

圆明园被烧毁160年后,专家打捞河道时,挖出一个罕见的文物

有人说,外人能横行无忌,是因为我们自己先软了骨头。这话难听,可圆明园的结局,说到底,也少不了自家人的一摊冷漠。哪有什么飞檐斗拱下的忠诚护园,打头阵的守卫一见阵仗,大多想的不是死守,而是命。有人溜了;有人吓得腿发颤,有的干脆反手把大门开了个大敞。他们到底怎么想的,没人知道,也许是父母孩子在身后,也许是面前的枪口太真,英雄也未必次次都硬气。末世的气氛,人人自危。

把场面想得再平常点,其实和赶集抢便宜没啥两样。那天晚上,洋人一个个像听见号声的野狗,什么能塞兜里就拿,塞不下的就砸,抢不过同行也敢动刀子。园里鸦片烟雾与汗酸杂作一团,挤成一片喊叫声,很多宝贝,因为太沉、太大、太精密,干脆当场拆碎了分抢。那些曾让工匠绞尽脑汁制作、皇帝视若珍宝的雕栏琉璃、玉器铜瓶,如今变作破铜烂瓷、四散空中。

圆明园被烧毁160年后,专家打捞河道时,挖出一个罕见的文物

最伤人心的,不只是抢劫,还有火。大火烧起来的时候,没有人扑,它像要把天色都烧红,几天几夜,烧尽圆明园,也烧尽了曾经属于这片土地的骄傲。那些记录过盛世风流的楼台亭榭,瞬间化为乌有。历史上美轮美奂的园林——有人说像人间仙境,不夸张。可惜仙境一夜归尘烟,留下的,只有灰烬和后世人的叹息。

一阵腥风血雨过后,英法联军也没闲着,趁火打劫还不够,非要清政府当面签下耻辱条约才罢休。这边皇家琉璃还没冷透,那边官员们已经吓得口不能言。搞笑的是,洋人自己高头大马,清廷官员一个个像抽筋的鸽子,最后连半句硬气话都没敢说。签字,是耻辱;不签,可能就是灭顶之灾,一笔太过惨烈的账。

圆明园被烧毁160年后,专家打捞河道时,挖出一个罕见的文物

可圆明园的故事,哪有那么快就完了?那些被抢走的兽首、有的成了大英博物馆的炫耀品,有的躲藏在私人收藏家的暗柜——毕竟谁都懂,手里揣着国宝,名声不好,可钱挤挤实实。更离谱的,是有人一边嘀咕“这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一边又闭着眼拍卖,漂泊异国百多年,不认亲也不认主,叫人隔着世代都心疼。

又过了多少年,新中国的旗帜终于在废墟上飘起来,送走了侵略者和乱世烟尘。圆明园不再是皇家禁地,成了“圆明园遗址公园”,院墙断瓦,杂草丛生,却成了一个提醒:什么叫屈辱,什么叫逝去,再怎么风光,也会一夜之间归于尘埃。

圆明园被烧毁160年后,专家打捞河道时,挖出一个罕见的文物

可就算只剩一片残垣断壁,园子地下总还埋着点什么。历史深了,记忆浅不了。2013年,有一帮专家悄悄走进圆明园,地方不大,活计却多,一个锄头一个锄头地扒拉,像掘地三尺也要把点什么翻出来似的。他们盯上的,是宫门口旁一条老河道。想想也对,当年的大火,烧是烧不进淤泥深处的,万一真有漏网之鱼呢?

工作不像电视里那样热闹。抽水、刨泥、筛子一遍遍拨开,满手污泥,裤脚都湿了。谁都不敢说下回能捞着什么,可转悠半天,居然真让他们挖出一个发着金光的东西。一座大象的铜首,金闪闪的,模样温顺,连一丝一毫的损伤都没有——淤泥包裹得好,洋人没来得及动手,大火也鞭长莫及,这头铜象,在地底睡了一百六十年,终于又被人看到了天光。这故事听着像老天开的玩笑,可细想,也许真是运气。

圆明园被烧毁160年后,专家打捞河道时,挖出一个罕见的文物

很多人说,大象是吉祥的动物。放在古人那会儿,大象意味着平安、富贵、安宁——或许那只铜象做的时候,匠人还想着皇上能多子多福、家国太平。哪曾想到,几十年后,一场变故,就让它成了历史的幸存证人。

这么多年过去了,圆明园地下还有多少秘密?每一次发掘,就是历史在和现代人递话儿。有人说,兽首有朝一日都回了家,圆明园是不是就算复原了?也许未必。宝物再多,都抵不上从前那种夺目的荣光;眼下的废墟,与其说是伤疤,不如说成了我们永远的黄牌警告:软弱换不来仁慈,曾经的失去,得用多少代人去擦净才够?

圆明园被烧毁160年后,专家打捞河道时,挖出一个罕见的文物

但提起圆明园,再也没有人只记得那些诗画里的美景了。每一处断墙残瓦,都是提醒,都问着后人:要怎样,才配得上曾经的辉煌与前人的血泪?铜象重见天日,固然是欣慰,可谁能保证,以后的百年,不会再有类似的夜晚?历史里留着太多未竟的话,只有一个遗址公园静静地站在原地,等着更多人来答。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