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医生再次提醒:过了60岁的人,宁愿坐着不动,也别随便做这些运动

抖音热门 2025年09月29日 12:02 5 admin

这篇文章非常重要,它指出了一个普遍存在但常被忽视的问题:老年人如何科学、安全地运动。文章的核心观点非常正确——对于60岁以上的朋友,运动的选择比运动的坚持更重要。

医生再次提醒:过了60岁的人,宁愿坐着不动,也别随便做这些运动


核心问题:为什么60岁后运动风险增高?

文章解释得很清楚,主要是生理上的不可逆变化:

· 骨骼: 骨密度下降,骨质疏松风险增加,易骨折。

· 关节: 关节液减少,软骨磨损、退化,易患骨关节炎。

· 肌肉: 肌肉量和力量加速流失(称为“肌少症”),稳定和保护关节的能力下降。

· 平衡能力: 因肌肉、神经功能退化而下降,容易摔倒。

张大爷的案例就是一个典型:他拥有坚持运动的宝贵精神,却忽略了“爬山”这项运动与自身“膝关节”承受能力之间的尖锐矛盾。“不服老”的心态可以理解,但尊重身体客观规律才是真正的智慧。

---

总结:60岁后应避免或慎做的4类运动

文章提到的4种运动,可以归纳为“高冲击、高负荷、高风险”运动:

1. 快速弯腰够脚面: 高风险动作。对腰椎压力大,且极易因平衡不佳而摔倒。

2. 仰卧起坐: 高负荷动作。对腰椎要求极高,老年人核心力量不足,易导致腰部损伤甚至腰椎骨折。

3. 爬山/爬楼梯: 高冲击运动。文中数据很直观——膝盖承受体重3-5倍的压力,对膝关节软骨的磨损是持续且不可逆的。下山/下楼时冲击力更大。

4. 身体对抗性运动(如篮球、足球): 高风险运动。碰撞和急停、转向容易导致摔倒、骨折、韧带撕裂等急性损伤。

补充一点: 除了以上4种,大重量、爆发性的力量训练(如举重)和长时间静止不动的运动(如某些高难度瑜伽体式)也应谨慎,最好在专业指导下进行。

---

如何科学运动?—— “安全有效”的黄金法则

文章推荐的4种运动都非常好,是老年人锻炼的优选。我们可以将其扩展为一个更全面的“运动处方”:

核心原则:低冲击、增强力量、改善平衡、保持柔韧。

1. 有氧运动(提升心肺功能):

· 游泳/水中走跑: 首选! 水的浮力大大减轻了关节负担,同时能锻炼全身肌肉。

· 快走/健步走: 最简单易行。注意选择平坦、柔软的路面,穿有支撑功能的运动鞋。

· 太极拳/八段锦: 强烈推荐! 不仅能锻炼肌肉,更能极好地训练平衡能力和身体协调性,有效预防摔倒。动作柔和,安全系数高。

· 固定自行车: 对膝盖非常友好,能有效锻炼心肺和腿部力量。

2. 力量训练(对抗肌少症,保护关节):

· 重点: 腿、臂、腰腹核心肌群。

· 方式: 使用弹力带、小哑铃(1-2公斤) 或自身重量。

· 推荐动作: 坐姿抬腿、靠墙静蹲、举小哑铃等。关键在于“中低强度、多次数”,而非追求大重量。

3. 平衡性训练(预防摔倒的“金钟罩”):

· 太极拳是极佳的平衡训练。

· 简单动作: “金鸡独立”(手可扶墙)、脚跟对脚尖直线行走等。

4. 柔韧性练习(保持灵活):

· 替代“弯腰够脚面”: 坐姿体前屈,或躺着抱膝等更安全的动作。

· 动态拉伸: 运动前做轻柔的摆动、绕环,而非长时间的静态拉伸。

---

给老年人的最后忠告

1. 倾听身体的声音: 运动时或运动后出现疼痛,是身体发出的“停止信号”,不要强忍。

2. 循序渐进是铁律: 无论以前身体多好,重新开始运动都要从低强度、短时间开始,慢慢增加。

3. 热身和整理活动必不可少: 花5-10分钟热身,让身体准备好;运动后再花5-10分钟放松,帮助恢复。

4. 咨询专业人士: 在开始新的运动计划前,最好咨询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特别是本身有慢性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关节炎)的老年朋友。

结论:

运动是保持年轻态的良药,但选对“药方”是关键。放弃爬山、仰卧起坐等“伤身”运动,不是向年龄妥协,而是选择了更高级的智慧。拥抱游泳、快走、太极这些“护身”运动,才能让您在享受健康晚年的同时,远离不必要的运动损伤。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