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0-13 2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打响了,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毫不退缩,主动报名,成为了第一批奔赴朝鲜战场的志愿军战士。
那是一个异常寒冷的11月25日上午,大榆洞志愿军司令部上空突然传来刺耳的警报声,4架敌机如恶魔般呼啸着扑来,带着死亡的气息。
当时,毛岸英心里十分清楚作战部那些机密文件的重要性,一旦落入敌人手中,后果不堪设想。
他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决然地冲向存放机密文件的地方,拼尽全力守护着这些关系重大的文件。
可谁能想到,在这场激烈又残酷的突袭中,毛岸英不幸英勇牺牲,他把年轻而宝贵的生命,永远地留在了朝鲜那片土地上,将自己的生命之火融入了祖国的山河。
毛岸英牺牲的消息传回国内,传到毛主席和刘思齐耳中时,两人悲痛万分,那种痛苦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毛主席心疼刘思齐年纪轻轻就失去了丈夫,为了让她能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多次耐心地劝她改嫁。
但刘思齐对毛岸英的感情太深了,每次都坚定地拒绝了毛主席,直到1962年,毛主席一直牵挂着刘思齐,在毛主席的劝说下,刘思齐答应了改嫁。
刘思齐和杨茂之新婚后,心里一直惦记着毛主席,于是夫妻俩一起去中南海看望毛主席,还留下了这样一张珍贵的合影,照片里,刘思齐依偎在新婚丈夫杨茂之身旁,两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又甜蜜的笑容。
不过画面中的毛主席看起来有些不苟言笑,但那深邃的眼神里,却透着对刘思齐满满的关怀与祝福,仿佛在默默地为她的新生活感到欣慰。
刘思齐第一次见到毛岸英是在1946年,彼时,毛岸英刚从苏联回国半年,回到了阔别 19 年的父亲毛泽东身边,年纪 24 岁,比刘思齐整整大 8 岁。
毛岸英身形高大,甚至比毛泽东还高出一些,站在人群中格外显眼,他虽是从苏联归来,在那里度过了 10 年时光,但说起中国话来,字正腔圆,一点都没有久居国外的生涩感。
刘思齐说的话,他都能精准领会,那亲切随和的模样,一下子就拉近了两人的距离。
在刘思齐眼中,毛岸英没有丝毫留洋归来的架子,她自然而然地把毛岸英当作了亲切的大哥哥,开口便喊“大哥”。
不过在延安的那段日子里,刘思齐和毛岸英仅仅见了这一面,此后便各自忙碌,生活轨迹暂时分开了。
时光匆匆,转眼到了1948年,毛岸英从山东来到西柏坡,在中共中央宣传部担任编辑助理。
巧合的是,刘思齐也来到西柏坡看望母亲张文秋,一天下午,刘思齐前往毛泽东的住处,命运的红线再次将她和毛岸英牵到了一起,这是他们的第二次见面。
此时的刘思齐已经18岁,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头发乌黑发量垂在身后,浑身洋溢着青春朝气,脸上还带着温暖的笑容。
毛泽东见了她十分欢喜,热情地留她吃饭,当晚,毛岸英和刘思齐相谈甚欢,不知不觉就聊到了11点多,这一次深入交谈,让两人之间的关系有了微妙变化。
此后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刘思齐在西柏坡住下,她和毛岸英接触的机会多了起来。
他们一同漫步在西柏坡的小道上,交流读书心得、分享生活感悟,还会谈论对未来的憧憬,每一次相处,都让彼此的感情愈发深厚。
毛泽东也敏锐地察觉到,自己的长子毛岸英对干女儿刘思齐动了心。
早在 1938 年,刘思齐就被毛泽东认作干女儿,如今看着两个年轻人情投意合,毛泽东打心底里感到欣慰,对这门亲事自然十分满意。
于是毛泽东邀张文秋见面,跟她商量这桩亲事,张文秋欣然应允,毛岸英和刘思齐便正式订了婚。
毛岸英满心期待能早日和刘思齐步入婚姻殿堂,可当时华北解放区有明确规定,男子须满20周岁、女子满18周岁才能结婚,而刘思齐离18周岁还差几个月,毛泽东便没同意。
毛岸英为此心里不痛快,还闹起了情绪,毛泽东见状,严肃地发火道:“就因为你是毛泽东的儿子,更得遵守规定!”
又过了几个月,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1949年10月15日,一个周末,毛岸英和刘思齐在北京喜结连理,婚礼既隆重又简朴,毛泽东还亲自在中南海为他们主持了这场温馨的婚礼。
可两人新婚不久,毛岸英便奔赴了朝鲜战场,并最终壮烈牺牲,遵照毛泽东的嘱托,周围的人都默契地对刘思齐封锁了这一消息,生怕她承受不住这巨大的打击。
日子一天天过去,毛岸英牺牲已经很久了,可毛泽东始终将这个噩耗深埋心底,不愿让单纯善良的儿媳知晓。
刘思齐的母亲张文秋,在得知女婿不幸殒命朝鲜后,同样选择了隐瞒,她也不忍心看着女儿陷入无尽的悲痛之中。
直到毛岸英牺牲快三年的时候,刘思齐才得知了真相,起初的一年里,她并未过多担心,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渐渐觉得不对劲了。
岸英怎么一直都不来信呢?她心里开始犯起了嘀咕,这可不是国民党统治下的白色恐怖时期,那时共产党处于地下状态,夫妻之间音讯隔绝是常有的事。
可如今是新中国的天下,是统一的国家政权,一个领袖的儿子,怎么会平白无故消失这么长时间呢?
但她又不敢直接去问公公毛泽东,只能将这份疑惑和担忧深埋心底。
直到有一次,刘思齐偶然看到一张照片,照片上的岸英身着朝鲜人民军军服,站在大雪覆盖的山坡上,那显然是初入朝时拍摄的。
那一刻,刘思齐仿佛什么都明白了,岸英他去抗美援朝了!可朝鲜战争都已经停战了,不少人都已经回国了,岸英他怎么还没回来呢?
刘思齐再也忍不住了,她一刻也不能再等,立即跑去问毛泽东:“爸爸,岸英已经有两年8个月18天没有给我来信了!”
向来处变不惊的毛泽东,听到儿媳这么一问,也顿时语塞,“哦,啊啊……”地支吾起来。
他或许觉得再瞒下去也不是办法,于是便索性将真相告诉了儿媳。
刘思齐虽然心中早有预感,但当真相真正摆在面前时,她的心还是被彻底击碎了,她扑在毛泽东的膝上,号啕大哭起来,那哭声撕心裂肺,把整个中南海都惊动了。
为了缓解刘思齐的悲伤,使她摆脱噩梦,振作起来,毛泽东便决定让刘思齐换个环境,去苏联留学,刘思齐听从安排,远赴苏联,进入莫斯科大学攻读数理专业。
到了1958年的冬天,毛泽东又耐心开导刘思齐,希望她能考虑改嫁,开启新的生活。
可刘思齐心里一直有个结,她让妹妹邵华转告毛泽东:岸英哥哥走了这么多年,自己生不见人死不见鬼,没尽到妻子的责任,连墓都没去扫过,不祭奠完岸英,她是不会改嫁的。
毛泽东听后,十分理解并支持刘思齐的想法,不过,他也跟刘思齐约法三章。
一是不能花国家一分钱,所有费用都从他的稿费里出;二是不能惊动朝鲜党和政府的领导人;三是所有相关活动都不能见报,刘思齐郑重地答应了毛泽东提出的这三条要求。
在毛泽东的不断鼓励与关怀下,刘思齐逐渐振作起来,努力修完大学全部课程,随后被分配到军委工程兵某部门工作。
随着刘思齐年岁渐长,毛泽东始终把她的终身大事放在心上,时常为她操心,多次劝她再婚,还多方托人给她寻觅合适对象 。
空军副司令员兼空军学院院长刘震将军,向毛泽东推荐了空军学院强击机教研室的副师级教员杨茂之。
刘震将军介绍说,杨茂之曾留学苏联,为人忠厚老实、正派可靠,并把杨茂之的相关材料拿给毛泽东过目。
毛泽东看过材料后,十分满意,觉得杨茂之出身、经历都不错,政治上也靠得住 。
于是,毛泽东给刘思齐写信,催促她考虑结婚一事,随后,他又给亲家母张文秋写信。
信中提到:“我托人给思齐介绍了一个朋友,我看此人不错,不知你的意见如何,要是你觉得满意,就安排思齐和他见见面,让他们自己去发展感情,等两人感情成熟了,就委托你为他们举办婚礼 。”
其实,刘思齐对杨茂之并非毫无印象,1954年,在一场中国留苏学生的集会上,刘思齐见过杨茂之,只是当时两人没说过话,之后也再无往来。
经毛泽东牵线搭桥,刘思齐和杨茂之开始交往,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彼此有了更深了解,两人感情逐渐升温。
1962年2月中旬,刘思齐和杨茂之正式结婚,婚礼在缎库胡同举行。
早在1961年12月31日,刘思齐就前往中南海,把自己即将结婚的消息告诉了毛泽东,毛泽东听闻后,满脸欣喜。
结婚那天,毛泽东让叶子龙送去300元钱,作为给刘思齐的陪嫁礼金。
婚后,刘思齐和杨茂之组建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他们育有4个子女,在两人的悉心培养下,孩子们都学有所成,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
人民文摘 ——毛泽东长媳刘思齐的生活片段2011第1期
人民网——刘思齐:毛岸英牺牲后毛主席曾写信催我结婚2013年12月17日
相关文章
特朗普政府近日突然对中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中国航司在48小时内作出回应,禁止其在中美航线中飞越俄罗斯领空,否则相关措施将于11月正式生效。这一举动...
2025-10-13 2
文/历史勘探社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打响了,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毫不退缩,主动报名,成为了第一批奔赴朝...
2025-10-13 1
前阵子53岁的黎姿晒了给妈妈庆生的合影,她穿件简单连衣裙,挨在爸妈身边笑得特甜。评论区里全是“姐姐还是这么美”,还有人说“这笑里藏着半辈子的故事”。说...
2025-10-13 2
据“公安部网安局微信”公众号12日消息,近日,自媒体账号“宋雨霏”发布“悬赏寻找救命恩人”系列视频引发大量网民关注和讨论:账号“宋雨霏”从8月21日发...
2025-10-13 3
最近这段时间,菲律宾的马科斯政府真是没闲着,明明自己国内一堆烂事没解决,却一门心思盯着中国,尤其是黄岩岛这块,接二连三地搞小动作,看样子是铁了心要跟中...
2025-10-13 3
文|非主流少年潘晓婷在台球界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还被网友亲切的称为“九球天后”。可是很多网友都想不通,这样一个长得漂亮又有名气的女人,如今都已...
2025-10-13 4
膝盖比股票还脆的中老年人,6月12日北京卫健委把24式太极拳写进“防跌倒处方”,导火索是去年北京65岁以上老人摔伤住院14万例。 官方直接摊牌:不想...
2025-10-13 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