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心理学家:请远离生活中那些,从来不发朋友圈的人

抖音热门 2025年10月14日 06:57 4 admin

“三天可见”突然变成“三天不见”,微信新出的访客记录直接把一批人逼到退圈——2023年11月,北京白领阿May一键关闭朋友圈,导火索只是同事随口一句“我昨晚把你去年的滑雪照翻完了”。

心理学家:请远离生活中那些,从来不发朋友圈的人

她不是第一个跑的,剑桥刚发的全球静默用户报告说,十个人里就有四个月更≤1条,中国比例最高,41%,理由简单粗暴:信息过载,刷不起也发不起。

心理学家:请远离生活中那些,从来不发朋友圈的人

不发不是没东西发,是算盘打得响。

以前朋友圈是“人设工地”,现在成了“职场监控”。

领英扒出来的数据扎心:高管层空白率42%,普通员工才23%,可人家线下局一场不落,频次反高出六成七。

当老板都不晒,打工仔再天天加班定位打卡,像公开处刑。

干脆白板,省得被截图、被背调、被同事拼出私生活拼图。

另一拨人把“不发”当成新型炫富。

QuestMobile说线下兴趣社群里42%的人已大幅减圈,徒步、烘焙、飞盘局玩真的,手机收袋子里,回头发张手写卡片都算高阶浪漫。

北京成都冒出“反打卡”餐厅,210%的增长把“禁止拍照”区订成网红。

别人晒图他们晒脸,真人到场才算门票,稀缺感直接拉满。

技术也递刀子。

安卓内置“社交斋戒”模式,红点直接消失;苹果iOS17的“屏幕距离提醒”被23%的人拿来当朋友圈戒尺。

厂商比用户更懂:谁抢回时间,谁就能卖下一部手机。

最意外的是Z世代。

一直被说“活在云端”的95后空白率31%,首次超过爸妈辈的28%。

原因两个字:倦了。

从QQ空间到微博到小红书,他们搬了三次家,悟出一个道理——不搬最省事。

月入三万那档更直白,52%觉得“经营朋友圈=无效社交”,有这功夫不如多睡一小时。

所以别急着给“沉默”贴社恐标签。

人家只是换战场:把点赞换成眼神,把评论换成碰杯,把“三天可见”换成“一辈子随便见”。

下次翻通讯录看到头像灰的,别问“你怎么消失”,人家在现实里嗨到飞起,只是忘了告诉网络。

——“访客记录一出,连夜注销,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老板都不发,我发啥?

给HR递简历?

——“现在最酷的签名是‘暂无朋友圈’,比玛莎拉蒂滤镜都贵。

心理学家:请远离生活中那些,从来不发朋友圈的人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