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喜欢马的明星吗?说起那些人,大家总会上网查查,结果发现有些人平时低调,生活其实不简单。有人住在胡同深处的老院子里,但进了门就像进了博物馆,每一件摆...
2025-08-15 0
第二个“富士康”?中国正在失去“世界工厂”名头?
许久以来,中国劳动力市场以“价廉人优”的特点,中国工人以勤劳踏实、服从管理的精神,铸造了诸如“富士康”等企业的神话。
然而随着国际经济形势巨变,企业生存环境压力增大,富士康也陆续搬迁走了此前设在中国各城市的工厂。
这边尘嚣未定,紧接着又有一个大型代工企业宣布全线搬迁,近10万人丢掉饭碗,此前央媒早就给出预警。
昌硕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于2004年在上海浦东新区成立,是台湾华硕集团旗下和硕联合科技的全资子公司,初始投资规模达120亿元人民币。
公司选址上海浦东康桥工业区,这里交通便利,产业配套完善,为昌硕科技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成立初期,昌硕科技主要从事笔记本电脑、手机等各类电子产品的研发和制造。
凭借着国内丰富的土地资源、廉价劳动力等优势,迅速承接了大量来自苹果、戴尔等西方电子行业巨头的生产订单。
在发展历程中,昌硕科技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从最初的几条生产线逐步发展到高峰时期的八条生产线同时运转,员工规模也随之不断壮大。
在发展巅峰时期,工厂员工超过10万,成为当地就业的重要吸纳者。
在苹果公司的供应链体系中,昌硕科技是核心代工厂之一,承担了大量苹果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的组装生产任务,对苹果产品的市场供应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在行业内具有重要地位。
凭借出色的业绩和大规模的生产能力,昌硕科技一跃成为上海第三大出口企业,每年产值高达千亿元,在全球五大笔记本电脑生产企业中占据一席之地。
2024年,昌硕科技开始实施搬迁计划,将部分产能转移至昆山,并在越南和印度建新厂,逐步将生产线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地区。
这一搬迁计划并非一蹴而就,早在2019年,随着苹果公司开始削减订单,并逐步将部分供应链转移至人力成本更低的印度与越南,昌硕科技就已感受到订单减少的压力。
2022-2023年,其订单量急剧下降,产能利用率从高峰时的90%下降到2022年的不到60%,部分生产线停摆,这成为搬迁的直接导火索。
除了订单危机,高昂的劳动力成本也是昌硕科技搬迁的另一重要原因。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劳动力、土地租金等要素成本不断上涨。
2022年中国制造业工人的平均月薪已逼近7000元,相比之下,东南亚工人的工资仅为其三分之一,巨大的成本差异使得昌硕科技在成本竞争上处于劣势,难以承受高昂的运营成本。
不仅如此,中美贸易摩擦使得苹果公司为分散风险,将生产订单向印度等地区转移。
印度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人口红利吸引了苹果公司的战略布局,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将印度生产的iPhone比例提升至25%以上,这直接导致昌硕科技的订单大量流失。
因此,昌硕科技为了降低成本、维持运营,开始变卖资产,并于2024年逐步推进搬迁计划。
在国内,此次昌硕科技将工厂从上海搬迁至昆山。
因为昆山距离长三角地区的关键零部件供应商更近,能缩短供应链距离,且昆山的劳动力、土地和运输成本更低,还提供了优惠的税收政策。
在国外,昌硕科技计划在越南和印度建新厂,也是为了顺应苹果公司的供应链转移趋势,保住部分订单。
而昌硕科技的搬迁,对上海地区带来的影响是显著的。
首先就是导致近10万工人面临失业风险,被迫做出艰难选择。
一些工人选择跟随企业迁移到昆山,但这意味着他们要面临通勤成本增加、家庭分离等问题,需要重新适应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而更多工人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跟随搬迁,只能被迫面对失业的困境。
这些工人大多技能相对单一,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较弱,难以找到收入相当的工作,生活陷入困境。
其次是对于地方经济而言,昌硕科技作为当地的重要企业,其搬迁导致地方政府税收大幅减少。
昌硕科技每年为上海浦东当地贡献10%的工业税收,其搬迁后,地方税收受到严重影响。
工厂周边的商业也遭受重创,原本依赖工厂员工消费的餐饮、零售等服务业,因员工数量的锐减,大量店铺关门,商业活跃度大幅下降。
原本依赖昌硕科技的上下游产业链企业也面临订单减少、经营困难的局面,许多企业不得不减产、裁员,甚至倒闭,影响了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生态,导致地区经济增长放缓,产业结构调整面临更大压力。
事实上,早在几年前,央媒就对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和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发出了预警。
央视曾连续发文,强调中国制造业必须转型升级,明确指出低端代工模式注定要成为历史,跟不上时代步伐和行业更迭的企业,只能被历史淘汰。
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全球产业格局面临调整,央媒敏锐地察觉到中国制造业可能面临的冲击。
鉴于此,央媒开始呼吁制造业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摆脱对传统代工模式和外资订单的过度依赖,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品附加值,向高端制造业迈进。
在2020-2021 年期间,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东南亚等地区制造业快速发展,部分外资企业开始将生产线转移至海外。
颇具前瞻性的央媒进一步强调了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性,指出企业要顺应产业发展趋势,积极调整战略,加大在技术研发、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投入。
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在富士康、昌硕科技等企业外迁后,促进了中国本土企业迅速崛起,比亚迪、立讯等本土企业在抓住机遇,填补市场空白。
这些本土企业的崛起,提升了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为中国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推动了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文献:
第二个富士康?宣布全线搬迁、近10万工人丢掉饭碗,央媒早有预警
2025-08-09 一叶知事
又一苹果供应商全线撤离,近10万工人只能坐等失业?央媒发出警告
2023-07-24 资本时差
第二个富士康?又一苹果代工厂宣布全线搬迁,10万工人饭碗难保?
2025-08-09 晚情楼
相关文章
又有喜欢马的明星吗?说起那些人,大家总会上网查查,结果发现有些人平时低调,生活其实不简单。有人住在胡同深处的老院子里,但进了门就像进了博物馆,每一件摆...
2025-08-15 0
特朗普这是要“挟普京以令俄军”的节奏吗?普京人还没登机,更没有抵达阿拉斯加,就被警告两回了,先是昨天贝森特警告:要是谈判不利,就制裁俄罗斯。随后,特朗...
2025-08-15 0
距离8月15日美俄阿拉斯加峰会不足一天,最后的关键时刻,特朗普突然对普京发出强硬警告,如果拒绝接受美国提出的俄乌停火提议,俄罗斯将面临“严重后果”。更...
2025-08-15 0
不是谁弱、谁苦、谁闹、谁拍、谁就有理!仗着带4娃,单亲妈妈不愿给孩子补票,为此不惜“大闹”高铁站、发视频让工作人员道歉。结果不仅网友“不买账”,人民日...
2025-08-15 0
最近刷到个特有意思的事儿——北京有个姑娘把生姜泡水里当绿植养,往客厅一摆,那效果比买的鲜花还高级!刷到她发的照片,我盯着看了老半天:细长的叶子像小竹子...
2025-08-15 0
第二个“富士康”?中国正在失去“世界工厂”名头?许久以来,中国劳动力市场以“价廉人优”的特点,中国工人以勤劳踏实、服从管理的精神,铸造了诸如“富士康”...
2025-08-15 2
美俄元首会晤,外界只关注两个焦点,一是双方能否就俄乌冲突达成关键协议,二是特朗普会不会设下“鸿门宴”,在会谈期间抓捕普京。之所以会有这样疯狂的想法,主...
2025-08-15 1
据报道,八月初的东南亚政坛不太平,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在印度的一番话把自己推上了风口浪尖。他在新德里接受采访时突然放话,说要是中美在台湾问题上闹起来,菲律...
2025-08-15 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