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将联合多地整合资源,推出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提质升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资源和文旅品牌。在9月28日举行的美丽中国万里行(乐山站)暨乐...
2025-09-29 1
2025年9月,圣安德鲁斯大学的研究团队搞出个大事,他们把OLED和全息超表面技术结合到一起,做出了能从单个像素生成完整全息图像的器件,还把成果发在了《光、科学与应用》期刊上。
之前我总觉得全息显示是科幻电影里的东西,比如《星球大战》里那种空中飘着的影像,没想到现在真的快落地了。
要搞懂这技术,得先说说它的两个核心“搭档”。
一个是OLED,咱们现在用的智能手机、高端电视很多都用这屏幕,它自己能发光,还薄、耗电少。
另一个是全息超表面,这东西上面全是特别小的微结构,每个也就头发丝宽度的千分之一,能操控光线的传播方向。
本来想多聊点微结构的专业知识,怕大家听着费劲,咱就说实际效果。
这俩技术一结合,每个超原子结构就能像“指挥官”一样控制光束,让光线形成复杂的干涉图案,最后在咱们眼前呈现出3D全息图像。
团队里的格雷厄姆·特恩布尔教授说,传统OLED得几千个像素才能弄出简单图像,现在单个像素就行。
这效率提升可不是一点半点,我觉得以后手机屏幕的设计都得跟着变。
提到传统全息技术,估计不少人都有印象,之前那些设备都得靠激光,又大又贵,2024年的时候,一台传统激光全息投影仪还得1.2万美元左右。
但这次的新技术不一样,不用激光了,原型设备成本直接压到500美元以内。
老实讲,成本降下来,才有可能装到手机、平板里,不然再厉害的技术,普通人也用不上。
现在手机OLED屏幕的渗透率已经不低了,2024年全球差不多68%的手机都用这屏幕,三星、LG占了大部分市场。
全息超表面这边,现在主流用电子束光刻制造,精度能到10纳米级。
但俩技术结合也有难点,比如微结构得精准对准OLED像素,不然光线漏出去,成像效果就差了,而且OLED工作时会有点发热,怎么保证温度稳定也是个问题。
这技术要是装到手机上,体验肯定不一样。
不用戴特殊眼镜,就能看3D图像、视频,玩游戏、看教育内容的时候,感觉东西就在眼前。
2024年全球手机游戏用户都超35亿了,我猜不少人跟我一样,肯定想试试全息游戏是什么感觉。
不过有个问题得考虑,全息显示估计会更耗电,现在手机电池大多4500-5000mAh,要是多耗20%的电,得配个快充或者更好的电池才行,不然玩一会儿就没电,多扫兴。
VR、AR设备也能靠这技术变好用。
现在主流的VR设备,比如MetaQuest3,重515克,续航也就3-4小时,戴久了脖子累,出门也不方便带。
这新技术又轻又省电,以后VR眼镜说不定能做成普通眼镜的大小,戴出去办公、导航都能用。
团队里的安德里亚·迪·法尔科教授说,这技术解决了超材料在日常用的障碍,我觉得这话挺实在,毕竟再先进的技术,能日常用才叫真有用。
不光是消费电子,医疗、教育、工业这些领域也能用得上。
比如医疗方面,2024年全球医疗3D影像市场都89亿美元了,有了全息显示,医生看器官3D结构更清楚,做手术的时候不用老低头看屏幕,估计能提高不少精度。
教育领域也不错,欧美有些高校已经试点全息课程了,比如解剖学用3D全息教学,学生满意度85%,说实话,要是我上学的时候有这东西,估计对解剖学的兴趣能大不少。
工业设计这边,汽车设计师能把整车模型全息投出来,几个人一起看、一起改,不用再对着电脑屏幕比划,估计能省不少时间。
不过现在这技术还有挑战,原型设备分辨率才480P,要想日常用,至少得1080P以上才行。
而且成本还得再降,参考OLED面板的降价规律,从2015年到2024年降了72%,估计到2027年,手机装这技术的成本增加不会超300元,到时候普及起来就快了。
研究团队还计划未来两年搞彩色全息显示,把分辨率和亮度再提一提,同时看看怎么跟现有显示技术兼容,这样生产的时候不用改太多生产线。
另外,5G网络越来越普及,2025年全球5G渗透率能到50%,5G-A的带宽能到10Gbps,以后全息内容实时传输也没问题。
阿里云、AWS这些公司还在搞云端全息处理平台,能让手机不用那么强的算力就能跑起来。
如此看来,这技术不光是让显示更厉害,还能改变咱们跟设备互动的方式。
以前是摸屏幕,以后说不定能直接“抓”全息图像,调整3D模型角度什么的,说不定还会有新的APP出来,比如全息办公软件、3D购物APP。
市场方面,未来五年全球全息显示市场能超100亿美元,消费电子占一半以上,苹果、华为都已经跟研究团队接触了,估计用不了多久,咱们就能见到带全息显示的手机了。
毫无疑问,单像素OLED全息技术算是解决了传统全息技术的老问题,又大又贵的毛病没了,还能装到日常设备里。
未来3-5年,高端手机、VR设备先用上,之后再慢慢用到医疗、教育这些领域。
我觉得这技术不只是显示技术的进步,更像是开启了新的人机交互时代,等到成本再降降,内容生态再完善点。
2030年前,真正的全息智能设备时代肯定会来,到时候咱们的沟通、学习、娱乐方式,估计都会变个样。
相关文章
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将联合多地整合资源,推出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提质升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资源和文旅品牌。在9月28日举行的美丽中国万里行(乐山站)暨乐...
2025-09-29 1
一到秋天就困得跟狗一样? 我上周也是,地铁坐过站、开会打哈欠、回家瘫沙发,连刷手机都嫌累。 刷到条热搜,说“秋乏”不是懒,是身体在喊缺钾,我立马冲...
2025-09-29 1
印度航空工业这几年老爱吹自家AMCA先进中型战斗机项目,说这玩意儿性能超中国歼20,能在南亚称霸天空。结果呢,项目拖拖拉拉,资金砸进去一大把,到头来原...
2025-09-29 1
今年8月19日,曾引发广泛关注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51岁副教授王某平被害案民事二审在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二十二法庭开庭。在庭审结束后,法院并未当庭宣判。...
2025-09-29 1
2025年9月,圣安德鲁斯大学的研究团队搞出个大事,他们把OLED和全息超表面技术结合到一起,做出了能从单个像素生成完整全息图像的器件,还把成果发在了...
2025-09-29 5
烟台这座城市坐落于山东半岛东北部地带,依靠着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以及雄厚的经济根基,多年来一直朝着各方面的全面发展方向前进,不管是产业结构优化亦或是城市...
2025-09-29 6
据报道,9月28日,记者从家属处获悉,来自株洲市攸县的两名15岁少女贺思僮、蔡梓怡于9月19日与家人失去联系。据介绍,9月23日,两人曾在广西防城港、...
2025-09-29 6
原标题:今年前8月,完成跨区域人员流动量455.5亿人次交通出行需求旺 流动中国活力足(权威发布)今年以来,我国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情况如何?中秋国庆假期...
2025-09-29 8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