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人走之后的“安排”,咱中国人向来很讲究,以前是讲“入土为安”,后来火葬推广开了,成了主流,这两种方式,大家已经慢慢习惯了。但这几年一种新式丧葬法突...
2025-10-05 1
2025年8月,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像一份经济体检报告,再次揭示了民间资本的活力与流向。
在这份沉甸甸的名单中,江苏徐州有3家企业入围,其中之一,便是以275.57亿元营收位列全国第485位的淮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这个数字,在普通人听来可能只是个抽象的概念。但换算一下,相当于每天入账超过7500万元。在宏观经济面临挑战的当下,这份成绩单显得格外有分量。
它不仅是徐州的经济支柱之一,更是一个观察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民营企业韧性生长的绝佳样本。
这家企业的掌舵人安继文,一个从苏北大地成长起来的企业家,用近四十年的时间,完成了从一名普通钳工到大型集团董事长的蜕变。
他的故事,远比冰冷的营收数字更精彩,充满了时代的印记、选择的智慧与不懈的奋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淮海控股和它的掌门人安继文,看看这艘“民企巨轮”是如何炼成的。
时间倒回到上世纪80年代初。那时的中国,计划经济坚冰初融,苏南的乡镇企业刚刚冒出嫩芽。
在苏北徐州,一个名叫安继文的年轻人,刚刚17岁,走进了徐州市两山口车辆厂,成为一名钳工。
当时的车辆厂,主要生产的是“淮海牌”人力三轮车。这在今天看来,几乎是“古董”级的交通工具,但在那个自行车都算大件的年代,人力三轮是城乡重要的货运和载客工具。
安继文从这里起步,与铁皮、轮毂、链条打起了交道。他肯钻研,能吃苦,从技术里摸出了门道。1991年,年仅27岁的安继文被委以重任,担任车辆厂厂长。
这个年纪当上一厂之主,在今天也属凤毛麟角,在当时更是魄力与能力并存的证明。
他接手时,厂里的“淮海牌”三轮车虽然已是行业名牌,甚至是国内最大的三轮车制造企业,但受制于旧有体制,企业发展不温不火,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遇到了瓶颈”。
安继文嗅到了市场更深层次的需求。他意识到,单纯靠人力蹬踏的三轮车,效率太低,必须给这“铁驴”装上“心脏”——发动机。
于是,他主导企业从生产人力三轮车,转向技术含量更高的摩托三轮车制造。这一步,看似只是动力形式的改变,实则是产品维度的跃升,为企业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天地。
1996年,两山口车辆厂改制为江苏淮海集团,安继文顺理成章地成为董事长兼总经理。2000年,集团进一步改制为民营企业。
这一步至关重要,它彻底打破了体制的束缚,让企业能够完全按照市场的脉搏来跳动,为后续的狂飙突进铺平了道路。
这第一次创业,核心就是一个“实”字。安继文没有好高骛远,而是牢牢扎根于自己最熟悉的领域,在一个看似不起眼的行业里深耕,
用过硬的产品和质量,在“铁皮三轮”的世界里,滚出了扎实的“第一桶金”,也完成了最初的资本和经验积累。
进入新世纪,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加快,老百姓对短途交通工具的需求井喷。两轮、三轮的摩托车、电动车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
安继文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趋势,开启了第二次创业——向电动车产业全面转型。
但这一次,他选择了一条“借船出海”的捷径。2002年,淮海集团与中国摩托车领域的知名品牌——宗申产业集团“结缘”。
当时的“宗申”品牌,在摩托车领域已是声名显赫,甚至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对于正在寻求突破的淮海来说,这是一个强大的盟友和跳板。
2003年6月,双方跨地区联合,成立了江苏宗申公司。这次合作,堪称经典。淮海借助宗申的品牌影响力、技术积累和市场渠道,迅速在摩托三轮车领域打开了局面。
而宗申也通过合作,完善了产品线和市场布局。这是一种双赢。
安继文后来总结这段经历时,强调了一个“闯”字。他认为创业难,但敢闯敢想就不难。依托“宗申”这艘大船,江苏宗申公司产值和产量当年就实现了翻番。
他们不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活了下来,更在强手如林的“摩三”市场杀出了一条血路,连续多年稳居全国行业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领军企业。
这一阶段,淮海集团的产品线从摩托三轮,迅速扩展到电动三轮车、电动车等微型车辆全系列。
他们不再是那个只造“铁皮三轮”的工厂,而是升级为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制造企业。集团总资产达到30亿元,员工超6000人,建起了规模宏大的工业园。
安继文心中也开始构筑一个更大的梦想:在徐州打造一座“车城”,形成一条完整的微型车辆产业链。
这第二次创业,是淮海规模扩张和品牌提升的关键时期,他们抓住了中国电动化普及的红利,实现了从“造车”到“造好车”、再到“引领市场”的跨越。
如果说前两次创业是跟随趋势、把握机遇,那么安继文的第三次创业,则更具前瞻性和战略野心,体现了企业家对未来的判断和押注。
随着传统电动车市场逐渐饱和,“内卷”加剧,同时国家大力倡导新能源和绿色发展,安继文将目光投向了更前沿的领域——钠离子电池和新能源汽车。
这步棋,用他的话说,是为了“换道超车”,为企业注入“基业国际和基业常青”的新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他选择的合作伙伴层级更高——全球新能源汽车巨头比亚迪。淮海控股集团与比亚迪合资成立了淮海弗迪钠电池科技公司。
钠离子电池被视为下一代储能和动力电池的重要方向,其资源丰富、成本更低、安全性更高等特点,有望破解锂资源“卡脖子”和成本高企的难题。
淮海此举,直接拿到了进军新能源赛道的“世界级王牌”。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造车,而是要掌控核心的“三电”技术之一。
围绕钠电池技术,淮海构建了清晰的“321”六大新质产业体系: 3个新能源车辆实体产业,即年产能高达500万辆的钠电二轮车、钠电三轮车、钠电汽车。这是对传统主业的彻底新能源化升级;
2个业务发展体系,即淮海国际(拓展海外市场)和淮海基金(提供资本支持);1个合资公司,即就是与比亚迪合作的淮海弗迪钠电池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核心技术的源头。
安继文深刻理解国家提出的“新质生产力”内涵。他提出通过“新质化、数智化、钠电化、生态化、国际化”五大战略来赋能企业。这不再是简单的扩大再生产,而是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全方位蜕变。
第三次创业,淮海控股不再只是一家传统的车辆制造厂,它正在向一家以钠电技术为核心、多元业务协同发展的高科技、生态化、国际化企业集团演进。
这步棋下得很大,风险与机遇并存,但它清晰地展示了这家老牌民企不甘于现状,勇于面向未来、投资未来的魄力。
企业的性格,往往烙印着创始人的性格。安继文作为典型的“苏商”,其个人特质深深影响了淮海控股的发展轨迹。
首先是胆大心细,敢于“吃螃蟹”:从27岁当厂长,到推动企业改制,再到牵手宗申、联姻比亚迪,他人生中的几个关键节点,都做出了在当时看来需要巨大勇气的决定。
他信奉“敢为天下先”,但每一次“闯”,都建立在细致的市场分析和扎实的产业基础之上,是典型的“胆大心细”。
其二是实业为本,专注主业:尽管业务在不断拓展,但几十年来,淮海控股的核心始终围绕着“车”在做文章。从三轮车到微型车辆,再到新能源汽车,万变不离其宗。
这种对主业的专注和坚守,在诱惑众多的商业世界里,显得尤为可贵。他梦想的“徐州车城”,正是这种专注精神的极致体现。
其三是敬党爱人,兴业报国:这是淮海控股的企业宗旨。安继文曾说:“企业做大了,就不是自己的了,将会承载更多的社会责任。”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据统计,淮海集团向社会累计捐款捐物价值达1.3亿元。
先看“麦收奇兵”项目,即连续多年组织员工百人团,奔赴中原地区帮扶困难群众抢收小麦,发放公益物资超5000万元;
再观“爱心书包”项目,即面向全国千余所小学,捐赠了上百万个爱心书包和数千辆电动车,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最后看设立慈善基金,即与徐州市慈善总会合作,每年注入数百万元用于助学、助医、助困。
这些行动,不是简单的公关秀,而是融入企业血脉的责任感。它让淮海控股的形象超越了纯粹的商业实体,成为一个有温度、有担当的社会公民。
淮海控股集团从一家生产人力三轮车的集体小厂,成长为年营收超275亿、跻身中国民企500强的行业巨头,其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民营企业顺应时代、不断进化的缩影。
安继文的三次创业,精准地踏在了中国改革开放、制造业升级和新能源革命的鼓点上。
他用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成功没有捷径,就是在对的时机,坚持做对的事情,并愿意为之付出全部的热情和努力。
如今,站在新的起点上,淮海控股这艘巨轮,在安继文的掌舵下,正凭借着在钠电新赛道上的先行布局,向着更广阔的“国际化”海洋进发。
它的未来,依然充满了想象空间。而它的故事,也将继续为“苏商”精神、为中国民营经济的顽强生命力,写下生动的注脚。
相关文章
说起人走之后的“安排”,咱中国人向来很讲究,以前是讲“入土为安”,后来火葬推广开了,成了主流,这两种方式,大家已经慢慢习惯了。但这几年一种新式丧葬法突...
2025-10-05 1
这个国庆假期全国各地多个知名景点进入“人从众”模式从老牌景点到小众秘境还有刚开业的新地标都有大批游客慕名前往不少景区因难以承受大客流采取了限流措施雁门...
2025-10-05 1
在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学院的展厅里,有本 1200 年前的古书常年被游客围着看。它就是《凯尔经》,爱尔兰人眼里的 “国宝”,被称作中世纪最华丽的手稿。书...
2025-10-05 1
首发文章,搬运追责导读:近年来,经常能在一些退役军人群体中听到一句话:“这优待证有啥用?拿了也没啥实惠!”说句不好听的,这话一出口,就已经暴露了两件事...
2025-10-05 3
2025年8月,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像一份经济体检报告,再次揭示了民间资本的活力与流向。在这份沉甸甸的名单中,江苏徐...
2025-10-05 3
“上岸第一剑,先斩意中人”18 岁女孩奔赴北京,一天三份工只为供男友读书早上摊煎饼、中午打零工、晚上送外卖,7年下来女孩熬坏了身体但被女孩供应了本科四...
2025-10-05 4
自五菱宏光MINI EV上市以来,五菱在小型纯电市场一直都是一枝独秀的存在,不过后来随着比亚迪海鸥和吉利星愿的上市,五菱在小型纯电市场的地位就有些风雨...
2025-10-05 4
“膝盖比身份证更早报废”——北京朝阳公园晨练圈里,这句话成了最新暗号。 上周,54岁的老周拄着拐杖来遛弯,跟跑团打招呼:别学我,一年跑坏半月板,现在...
2025-10-05 4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