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
2025-10-29 0
有时候,我们以为会一直走的路,可能因为一个人或一个变故突然改变方向,这一点想必王小丫深有体会。
大学毕业后,她进了地方报社,后来又到了央视。凭借努力,她成为央视财经当红“花旦”,主持多个节目,还有各大比赛、晚会活动,出镜频率相当高。
然而后来观众发现,这位“老熟人”从电视上“消失”了。原来这期间的一个变故让她的人生发生转折。
如今年近花甲的她,再次回归公众视野,已经走上了另一条路,有了另外的身份。
话说大学毕业那会儿,王老师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一个川妹子有一天会成为“北漂”。她大学读的是经济专业,文笔非常好,拿过不少征文比赛奖。
因为这样的特长,她毕业后顺利进了当地一家报社,当了经济记者。虽然她工作努力,业务能力也很强,但报社经营不善,一直走下坡路。
在她入职第6年,报社濒临倒闭,员工不得不另谋生路。“失业”的她,并没有急于找新工作,而是选择回归课题充电,修炼新闻记者的专业功夫。
她报名参加了中传办的一个进修班,北上求学。其实这不是她第一次“回炉”充电,工作第2年,她就回到母校办的进修班修炼经济专业功夫。
期间她还收获了爱情,男友吕成功是她的辅导老师。进修结束,两人结了婚。彼时她决定北上闯荡,也得到丈夫的支持。
没想到刚到首都,她就被骗了几千块。当时她租房,因为轻信对方,也没看证件什么的,谈好价格就交了钱,后来把东西搬过去时才发现房子早就租出去了。
“山穷水尽”之际,她只得打电话向朋友求助。因为这件事,朋友们都叫她“王纯朴”。不过这个插曲并没有挡住她的运势。
在进修班学习期间,她意外获得了一个实习机会,实习单位正是同行的“梦想之地”:央视。
她进了经济部,也就是后来的财经频道,最初主持一档热线节目。有网友找到她早期主持的照片,土里土气的服装充满的年代感,而这就是她的事业起点。
后来部里节目改版,她调入收视王牌节目做主持。当时的“王纯朴”就老老实实做事,她还不知道自己即将迎来人生转折。
从专业素养到主持台风,她都与这档王牌节目高度契合,可以说是锦上添花。凭借在这档节目的出彩表现,她在同类节目主持人里脱颖而出,不仅获得评比第一,还获得了正式工作的机会。
之后,她又增加了两档经济类的节目,主持渐入佳境。2000年,她开始主持一档益智答题节目,这也是一个王牌节目。
她以“主考官”身份亮相,坐在答题选手对面,一副“高深莫测”的神态。每次出题等选手回答后,她都会故作沉思的停顿一下,然后看着选手,一脸认真是反问:确定吗?
这期间的“留白”和她的反问语气,不仅让选手心里一抖,也让观众们紧张起来,大家都为选手捏了一把汗。
想必这个节目的老观众都被她“折腾”过。不过这番“故弄玄虚”设置悬疑的操作,节目效果倒不错。
把部里两档王牌节目带更火之后,她节目多了,出镜率越来越高,逐渐晋升“一姐”行列。而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她兢兢业业的努力。
刚进台里那会儿,她这个川妹子因为口音问题经常被罚扣工资,其中有一个月被扣了好几百块。
大家都知道,川话比较典型特点的是前后鼻音不分,这位通过进修“速成”的非科班主持人经常在类似问题上“栽跟头”,后来干脆随手拿着字典。
半路出家,经验不足,又有这样那样的细节问题,这些因素加一块儿,使得她从入职开始就带着“危机意识”。
比较突出的体现就是上节目前紧张,据说当时为了缓解紧张,保持状态,她上场前会喝点啤酒。
她坦言,正是这份不自信,让她始终保持认真态度。不过有时候,在意外面前,再多努力也改变不了现实,彼时的她还想不到这一点。
虽然当初她出来闯荡,丈夫是支持的,但长期双城生活让这段婚姻面临现实考验。她北上没多久,丈夫就辞职下海了,生意越做越大。
一个是名主持,一个是大老板,两人的距离越来越远,谁都不肯让步,分手成了唯一的解。几年后,她遇到另一段良缘,对方是检察院检察长,两人后来低调结婚。
虽然个人生活发生不小的变化,但工作上她从不懈怠。她一投入工作就像上满发条的时钟,一直转一直转,在台里是出了名的“拼命三娘”。
一路下来,她的主持道路越走越宽,除了自己的固定节目,她还主持很多其他节目,像新闻专题报道、3·15晚会、各种颁奖晚会,还有一堆文艺节目。
要是赶上重大节目,像两会、奥运、春节,她又会临时增加特别节目。这样忙碌的节奏一直持续到2016年戛然而止。
这一年她在一次节目录制现场突然昏倒,被送到医院后查出患有肾病。这个病本来是慢性病,由于她工作劳累过度导致病情恶化。
为了养病,她不得不“急流勇退”,暂停主持工作。养病期间,她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萌生了隐退的想法。
就这样,观众在电视上基本没再见过她,大家都不知道她的行踪。今年57岁的她再度现身,是在捐赠智能图书馆的公益活动上。
很多人这才知道,原来隐退之后,她投身公益事业了。有网友感慨,走上另一条路的她,依然光彩照人!为她点赞!
早年接受采访,王老师表示,她属于那种被动努力型,常常被“近忧”困扰,每次做出改变都是受环境突变的驱使。
其实不少人都是这样,如果不是外部因素促动,很可能会沿着一条路一直走下去。这种状态有人称之为“稳定”,有人称之为“舒适区”,总之不管叫什么,现实情况是,很少人能一条路走到底,要不怎么说“生于忧患”呢?
相关文章
前言郭德纲相声里常提 “于谦家里有钱”,这个逗乐观众的包袱,如今却因一则官方动态变了味。传言中坐拥 60 亩马场、身家数十亿的他,竟被牵扯进一笔争议款...
2025-10-29 1
安徽有个13岁女孩符某某失踪七天,最后大家找了七天才发现她躲在自己奶奶家。这事听着奇怪,但真发生了。女孩9月18号下午正常出门,结果没人再见过她。父母...
2025-10-29 0
燕翔系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核心结论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5年10月中旬流通领域生产资料价格变动情况,2025年10月流通...
2025-10-29 1
有时候,我们以为会一直走的路,可能因为一个人或一个变故突然改变方向,这一点想必王小丫深有体会。大学毕业后,她进了地方报社,后来又到了央视。凭借努力,她...
2025-10-29 2
如今,有部分年轻人对“玄学”是迷之热衷 去寺庙刮彩票、线上转发助好运!或者佩戴点东西除了本身饰品很漂亮外,也图保健康、保平安、保暴富、保姻缘........
2025-10-29 2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编辑:Awmn她曾4次登上春晚,用高亢嗓音震...
2025-10-29 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