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岁,不只是日历翻到新的一页,更像是人生跨过一座桥。从忙忙碌碌、风风雨雨,走到渐渐清浅的溪流边。有人说,这个年纪的人生,无非是“慢慢变老”的写照。可...
2025-10-30 1
2025年四中全会上,“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几个字重磅出炉,再结合经济学界热议的“人口红利到十字路口”,一个藏了40年的真相彻底露馅。
人口红利和内卷根本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前者是台面上的光鲜话术,把14亿人包装成“经济优势”;后者是台面下的残酷现实,让劳动者变成可压榨的廉价资源。
今天就撕开这层包装,看看人口红利到底是什么,又为何把我们拖进内卷,而它的消失,对普通人来说或许是场解放。
先搞懂人口红利的真面目。经济学里的“红利”本是“不额外付出就赚的收益”,可人口红利根本不是劳动者的红利,是用人力那方的红利!
官方说“劳动年龄人口多、抚养率低”,翻译过来就是“人多到你不干有的是人干,工资不用涨”。当1亿人抢工作,企业压工资。
3亿人抢,不仅工资低,工作条件还差,凌晨三点的流水线,工人困到睁不开眼还得干,因为倒下马上有人顶。
更坑的是,人太便宜会掐灭技术创新:2010年沿海工人月薪2000元,工业机器人要几十万,企业傻才会升级设备;直到2020年工资涨到6000元,机器人才开始普及。
这就是人口红利的本质:把人当煤炭、石油一样的资源,越廉价越“吃香”。
而这廉价资源,直接喂出了内卷死循环。所有人都用老办法竞争,只能靠拼时间、拼体力续命:工厂不升级设备,逼工人加班到深夜。
快递行业派送量翻倍,快递员累出腰间盘突出,收入却没涨,因为人太多,派送单价被压得越来越低。
更离谱的是财富分配失衡:制造业利润薄,工人十年攒20万;有人靠买房三年赚100万。
普通人想改变命运,只能拼命攒钱买学区房、房产,可高房价压垮结婚意愿,“996”榨干生育精力。
2024年结婚率跌到4.8‰、生育率1.0,人口红利靠压榨一代人,却断了下一代的路,活成了自己的“负债”。
但转机已经来了!人口红利退潮不是危机,是技术创新的催化剂。
三百年前荷兰劳动力短缺、工资高,反而发明了风车,一座风车顶20个壮劳力,半年就回本,最后建了1.2万架风车成欧洲富国。
现在中国也到了这一步:劳动力少了、工资涨了,企业不得不搞创新。比亚迪2023年卖300万辆电动车超特斯拉,靠的不是人多,是电池技术和智能化。
这就是从“人口红利”到“智力红利”的转变:不拼人数拼人才质量,不靠压榨拼创造力。
而四中全会提“整治内卷”,正是因为决策层看清了,内卷不是小问题,是人口红利模式自带的缺陷,要破局就得改规则:让人重新做人,不是可消耗的资源。
人口红利的时代结束了,这不是坏事,是把人从“廉价资源”里解放出来。以前人越便宜越“有用”,现在人有创造力才金贵。
以前拼时间熬内卷,以后拼技术赚体面。属于资本压榨人力的红利翻篇了,属于普通人靠能力吃饭的时代才刚开头。
2025年改规则的信号已经明确,抓住技术创新、提升不可替代的能力,普通人就能摆脱内卷,真正靠努力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相关文章
六十岁,不只是日历翻到新的一页,更像是人生跨过一座桥。从忙忙碌碌、风风雨雨,走到渐渐清浅的溪流边。有人说,这个年纪的人生,无非是“慢慢变老”的写照。可...
2025-10-30 1
2023年10月7日傍晚,几句醉后的家人争吵,在三分钟内引爆了江西高安一个村庄邻里的冲突,最终导致三人死亡、三人重伤的惨剧。两年后,手持杀猪刀造成对方...
2025-10-30 1
对联是我们中华民族非常经典的传统文化,也是我们老百姓经常使用的传统文化之一。逢年过节,红白喜事都离不开对联的加持。对联到了现在虽然远不及从前的地位,但...
2025-10-30 5
冬季晨练不是熬寒,而是借寒养阳。 你穿得再厚,如果身体没热起来,那不是养生,是耗气。 现代人总以为多穿几层就是保暖,却不知道真正的保暖,是让身体自...
2025-10-30 5
你练太极,光比划招式,呼吸全靠运气? 怪不得练了三年还觉得没劲儿。 不是你没天赋,是你根本没练对呼吸。 现在专业比赛都开始用麦克风听你喘气了——2...
2025-10-30 4
2025年四中全会上,“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几个字重磅出炉,再结合经济学界热议的“人口红利到十字路口”,一个藏了40年的真相彻底露馅。人口红利和内卷...
2025-10-30 3
把脚分开,与肩同宽,膝盖轻轻一弯,像坐在高凳上,双手抱个圆,整个人瞬间变成一棵“活树”——这就是站桩。看似偷懒,实则开挂:2023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刚测...
2025-10-30 7
去年11月,北京朝阳公园晨跑队伍从三百人锐减到三十,开春回来,一半人膝盖报废,一半人感冒请长假,真正熬过去的只剩五个。 他们没被零下十度打败,败在出门...
2025-10-30 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