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文汇网报道,美俄俩大国要凑一块儿开会了,地点选在了阿拉斯加,这事儿挺耐人寻味。要知道之前还有风声说可能在北京碰面,现在突然变了卦,把中国撇一边儿,这...
2025-08-12 3
8月8日这天,特朗普在“真实社交”上敲下几行字,瞬间让国际政坛炸了锅:他宣布8月15日要在阿拉斯加跟普京见面,专门聊乌克兰停火的事。
消息刚传开时,不少人都觉得这会是场“纯粹的双边对话”,毕竟地点选在阿拉斯加,离欧洲舆论中心远,又是美国地盘,怎么看都像是特朗普想主导节奏。
可谁也没料到,才过24小时,风向就变得让人看不懂了。
8月9日,白宫突然放出话来:正琢磨着要不要请泽连斯基也去阿拉斯加。
这一下,原本板上钉钉的“两人局”,愣是可能变成“三人桌”,要知道普京那边早就放了话,只想先跟美国单独谈,不想见泽连斯基。
现在美方突然变卦,难怪外界都在嘀咕:普京这是被“摆了一道”?
特朗普选阿拉斯加做会场,心思其实挺明显,这片美国最靠近俄罗斯的土地,既能彰显“主场优势”,又能暗戳戳地释放地缘压力。
而普京答应赴约,本身就是条大新闻,这是他自2015年来头一回踏足美国,也是俄乌冲突后首次跟美国领导人面对面,光是这两个“首次”,就足够说明事情的分量。
可就在大家忙着分析美俄会怎么谈时,白宫的口风变了。
有官员对外透露,邀请泽连斯基的事“不是没可能”,甚至已经在研究三方会谈的流程,这跟特朗普前一天“普京不用见泽连斯基”的说法,简直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更有意思的是,俄方一开始就把话说得很死:这是美俄之间的事,跟乌克兰没关系,现在美方突然加戏,明摆着是打乱了普京的节奏。
有人猜,特朗普是不是故意的?先定个双边会晤的调子,等各方反应来了再调整,既显得自己掌握主动权,又能试探俄罗斯的底线。
但不管怎么说,这手“变脸术”确实把局势搅得更复杂了,阿拉斯加的会议室里,到底该摆两把椅子还是三把,成了眼下最让人揪心的悬念。
白宫态度突变,背后少不了欧洲的“功劳”。
8月9日,伦敦一场高规格会议直接把矛盾摆上了台面。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波兰、芬兰六国领导人,加上泽连斯基,凑齐了“七国团”,专门等着跟美国代表对话。
而美方也给足了面子:副总统万斯亲自到场,国务卿鲁比奥视频参会,这规格,已经够得上一些国际峰会的标准了。
会上的气氛不算轻松,泽连斯基开门见山:“任何牺牲乌克兰领土的协议,我都不认;任何没我参加的停火,我也不认。”
欧洲六国跟着帮腔,明确划出三条线:乌克兰必须在场、边界不能靠武力改、谈判得等战火小了再说。
说白了就是一句话:美俄想私下敲定乌克兰的命运?没门!
欧洲之所以这么硬气,也是有苦衷的,这几年为了援乌,欧洲的军工产能早就快撑不住了,财政更是被拖得气喘吁吁。
偏偏特朗普还在旁边“补刀”,搞起了对欧经贸摩擦,让本就紧张的钱包雪上加霜,可即便如此,他们也得强撑着支持乌克兰。
毕竟乌克兰就在欧洲门口,真要是美俄谈出个对欧洲不利的结果,最后遭殃的还是自己。
这场伦敦会议效果立竿见影,白宫很快就松了口,考虑让泽连斯基加入会谈。
说到底,美国也明白,没有乌克兰点头,没有欧洲配合,就算美俄谈得再好,停火协议也落不了地。
这场施压,算是让欧洲暂时握住了主动权。
要是泽连斯基真的出现在阿拉斯加,最头疼的恐怕是普京。
俄罗斯这些年一直没松口:泽连斯基政权“不合法”,因为乌克兰战乱这么久,早就没搞过全国大选了。
话说出去容易,可真要坐在一张桌子上谈判,性质就变了,这相当于是俄罗斯从官方层面认了泽连斯基的总统身份。
这层窗户纸一旦捅破,后续麻烦可不少,以后再跟乌克兰打交道,谈判机制、沟通渠道,都得按“承认对方身份”的路子来。
这对一直强调“不承认”的俄方来说,无疑是打了自己的脸。
可要是因为这个就不来了,又显得俄罗斯怕了这种场面,反而落了下风。
泽连斯基这边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他想去阿拉斯加,可不是去当“陪衬”的,而是要确保美俄谈不出对乌克兰不利的条件。
比如美俄之前聊过的“领土搁置”,泽连斯基早就放话反对;至于放松对俄制裁、能源贸易这些事,他更得盯着,免得美俄用乌克兰的利益做交易。
这么一来,三方会谈怕是很难风平浪静,更像是一场“三国杀”,谁都想让对方让步。
剥开层层迷雾,这场阿拉斯加会晤说到底还是各方利益的较量。
美国想借着会谈稳住欧洲盟友,同时在乌克兰问题上拿到“主导权”,毕竟快速解决冲突对特朗普的政治形象大有好处。
但他又不敢真把欧洲惹急了,所以才在“双边”还是“三方”之间反复摇摆。
俄罗斯的心思更直接:停火能缓解经济压力,放松制裁能让能源和粮食卖得更顺。
可要是代价是承认泽连斯基、让步领土,普京肯定不答应。
所以俄方一边应约,一边又强调“先双边后其他”,其实是在争取谈判的有利位置。
欧洲呢?表面上是帮乌克兰,实则是在保自己的安全红线。
他们怕美俄谈崩了,战火蔓延到欧洲;更怕美俄谈成了,牺牲欧洲的利益。
至于乌克兰,在这场大国博弈里更像是个“关键棋子”,能不能保住自己的地盘,全看能不能在美俄欧之间找到平衡。
距离8月15日还有几天,阿拉斯加的椅子还没摆好,变数可能还会冒出来。
但有一点很清楚:这场会谈从来不是简单的“劝和”,而是一场裹着利益的外交博弈。
最终是握手言和还是不欢而散,恐怕只有等那间会议室的门打开时,才能见分晓。
相关文章
据文汇网报道,美俄俩大国要凑一块儿开会了,地点选在了阿拉斯加,这事儿挺耐人寻味。要知道之前还有风声说可能在北京碰面,现在突然变了卦,把中国撇一边儿,这...
2025-08-12 3
不知道大家还不记不记得,前段时间在莆田石谷解失踪的8岁男童,与父母走失后历经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发现踪迹,只不过已成为一具冰冷的尸体。然而当大家还没从沉重...
2025-08-12 3
体重206斤的外甥意外撞见舅妈的婚外情,4次阻拦体重仅116斤的情夫离开,殴打、掐脖子,甚至持刀威胁对方,说清楚“是什么关系”,导致情夫从3楼跳下逃离...
2025-08-12 3
8月11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官微“豫法阳光”披露一则案例:高某在某村头附近的羊场内饲养有三只大型烈性犬,虽然饲养期间多次扑倒、咬伤他人,但高某不以为...
2025-08-12 3
社保断缴就像生活里突然踩了个急刹车,不仅让人心里没底,还直接关系到退休、看病这些人生大事。最近好多朋友都在问:社保断了到底能不能补缴?今天就来扒一扒这...
2025-08-12 3
据报道,特朗普强逼台积电赴美建厂,投资额从 1650 亿美金翻倍到 3000 亿美元,远超台湾全年军费预算,台岛经济正被美方 “抽血”。美国对台湾的经...
2025-08-11 4
2008年,一位28岁的北京小伙王荻,非要娶50岁的德国女教授舞忒,就算时父母以断绝关系威胁,他也毫不退缩。信息来源:28岁北京小伙不顾反对,娶50岁...
2025-08-11 4
据看看新闻报道,美国当地时间8月6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印度输美商品加征25%关税,叠加原有税率后整体达50%,理由是印度“直接或间接进口俄罗斯石油”...
2025-08-11 4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