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9.3大阅兵朋友圈文案丨每一帧都是骄傲最近北京真的太燃了!9.3大阅兵的荣光让整个城市都弥漫着自豪感这份专属朋友圈文案请收好 1️⃣“当战鹰划破长...
2025-09-03 1
1980年的列宁格勒,军工企业的烟囱正冒着黑烟,工人在生产线上组装洲际导弹零件。
这一年,苏联军费开支占GDP的比例已达20%,超过美国同期水平,而国民收入仅为美国的三分之二。
就在这样的“强盛”背景下,挪威学者约翰・加尔通在奥斯陆大学的课堂上,对着一脸错愕的学生说:“这个帝国撑不过十年。”
约翰・加尔通
当时的听众没人相信,毕竟,苏联刚在波兰举行“西方-81”军演,12.8万兵力、4000辆坦克、110枚核导弹的规模,让西方媒体惊呼“欧洲防线不堪一击”。
但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真正决定帝国命运的,往往不是表面上的坦克导弹,而是那些藏在统计报表背后的裂痕。
加尔通能看到这些裂痕,和他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
1930年出生的他,10岁时亲历纳粹占领挪威,父亲被关进集中营。
五年里,他每天盯着报纸死亡名单的经历,让他后来提出了“结构性暴力”理论:那些看不见的压迫,比如饥饿、不公,比枪炮更能摧毁一个体系。
1959年,他创办奥斯陆国际和平研究所,专门研究“制度如何自我消耗”,这为他分析苏联埋下了伏笔。
分析苏联时,加尔通抓的第一个历史节点,是1956年的匈牙利事件。
当时苏联出兵镇压抗议,看似维护了统治,实则暴露了卫星国的矛盾。
到1980年代,波兰团结工会兴起,工人举着“我们要面包”的标语游行,背后正是苏联通过经互会,对东欧的经济控制:
苏联输出机床,换回波兰的粮食,导致波兰轻工业凋敝,民众连肥皂都要凭票供应。
这种“资源掠夺式合作”,让卫星国的反苏情绪像野草般疯长。
苏联内部的加盟共和国矛盾,在1970年代就已显现。
乌克兰作为“粮仓”,集体农庄70%的产出,被调拨到其他地区,当地农民甚至要靠土豆充饥。
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后,苏联政府的隐瞒和迟缓,让乌克兰的离心力彻底爆发。
波罗的海三国更直接,1988年爱沙尼亚人组成人链抗议,要求停止向莫斯科上缴60%的税收。
这些历史事件,都印证了加尔通说的“民族矛盾像火药桶”。
可苏联的问题还不止这些,苏联农业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1/9,农民干一年,收入不如城市工人的一半。
1984年,哈萨克斯坦的集体农庄里,有农民用镰刀砍断拖拉机的油管,他们觉得,反正种出来的粮食也不是自己的。
这种生产积极性的丧失,让曾号称“世界粮仓”的苏联,1980年代竟要进口粮食。
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特权阶层的腐败。
1980年代,莫斯科有专门为干部服务的“特供商店”,里面能买到法国香水、瑞士手表。
而普通工人要在零下20度的寒风中,排队两小时,才能买到一块黑面包。
1989年,《真理报》意外曝光,某高官挪用救灾款购买别墅,民众的愤怒彻底爆发。
加尔通早就在论文里写过:“当理想被特权碾碎,制度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克里姆林宫的红旗降下。
这一天,距离加尔通1980年的预言,刚好11年。
历史事件的发生,比他预测的晚了一年,但那些他指出的结构性矛盾:卫星国离心、加盟共和国不满、城乡对立、特权腐败,全都成了现实。
苏联解体后,加尔通把目光投向了美国。
2000年,他在一篇论文中写道:“美国的霸权危机,会在2020到2025年集中爆发。”
这次,他的分析依然锚定具体历史事件,只不过对象换成了靠“隐形帝国”模式,运行的超级大国。
美国的“隐形帝国”根基,在2001年“9・11”事件后开始松动。
为了反恐,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军费开支从2001年的3160亿美元,飙升到2010年的6980亿美元,超过其他十大军事强国的总和。
在伊拉克,美军每年花费1000亿美元维持驻军,而国内的桥梁却在坍塌。
2007年明尼苏达州一座桥梁断裂,造成13人死亡,暴露了“军事扩张挤压民生投入”的矛盾,这正是加尔通说的“罗马帝国晚期的翻版”。
华尔街的金融巨头,用“次贷”收割财富,最富的1%人群掌握的财富,超过底层90%的总和。
当雷曼兄弟破产时,密西西比州的纺织工人,正为每月3000美元的工资发愁,他们的工厂被转移到了东南亚。
这种“资本全球化vs民众本地化”的矛盾,加尔通早在2000年就预警过:“债务经济和贫富差距,会啃食帝国的根基。”
政治极化的历史事件,在2016年特朗普当选后达到顶峰。两党在医保、移民等问题上的争斗,让政府多次停摆。
2021年1月6日,特朗普支持者冲击国会山,这一事件,被加尔通的学生解读为“制度失灵的具象化”。
就像苏联后期的改革派与保守派内斗,美国的两党之争已经超越政策分歧,变成了“为反对而反对”。
种族矛盾的爆发,则以2020年弗洛伊德事件为标志。“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席卷全美,暴露出白人警察对少数族裔的系统性歧视。
而更深层的问题是,美国白人占比,从1960年的85%降至2020年的60%,身份认同的混乱让社会撕裂加剧。
这与加尔通分析的“苏联人口重构削弱核心地位”,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到2025年,这些历史事件的影响仍在发酵。
美国国债突破36万亿美元,相当于每个家庭背负十多万美元债务。
北约内部,法国总统公开呼吁“战略自主”,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金砖国家扩容至36国,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降至58%。
这些变化,都在印证加尔通的判断:美国的霸权不是被外力推翻,而是被自身的过度扩张,和内部撕裂慢慢耗散。
如今,95岁的加尔通,住在奥斯陆郊外的老房子里,窗前的松树见证了他从预言苏联,到分析美国的四十年。
有人说他是“先知”,但他在晚年访谈中反复强调:
“我不是预言家,只是在梳理历史事件中的规律。任何帝国,当它把资源都用在对外扩张,而非解决内部问题时,衰落就只是时间问题。”#夏日旅行攻略#
相关文章
北京9.3大阅兵朋友圈文案丨每一帧都是骄傲最近北京真的太燃了!9.3大阅兵的荣光让整个城市都弥漫着自豪感这份专属朋友圈文案请收好 1️⃣“当战鹰划破长...
2025-09-03 1
从世俗的意义上来讲,朱媛媛或许不是一位顶流明星,但她的离世却能让无数人破防。不知不觉朱媛媛离世三个月,可大家仍然都没有缓过神来,而她的丈夫辛柏青仍深陷...
2025-09-03 2
前言短短一周内,中国接连举办上合峰会和九三阅兵两场国际盛会,参与国家数量和影响力都超过了西方G7峰会。然而美国政府从特朗普到国务卿鲁比奥,全部对这一历...
2025-09-03 2
最近国际形势变化挺快的,尤其是中美贸易这块儿。2025年8月,中国商务部宣布贸易谈判代表李成钢本周要去美国,跟美方官员见面。这事儿背景是中美贸易战打了...
2025-09-03 2
近期,台当局领导人赖清德疯狂阻拦台湾同胞参加阅兵:威胁取消退休金、恐吓公职人员、警告艺人别“凑热闹”。然而,台湾同胞不仅要来,还在落地北京的第一时间,...
2025-09-03 4
前言或许在29岁那年,当李雪珂揣着50万元现金在泰国医院的精子库里面挑选精子时就已经让全中国的父母们感到心惊肉跳了。因为这是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也...
2025-09-03 2
正在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俄罗斯总统普京,接连收到了来自欧洲和大洋彼岸的“坏消息”。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高调宣布,欧洲数万大军的入乌路线图已然敲定。而此...
2025-09-03 4
1980年的列宁格勒,军工企业的烟囱正冒着黑烟,工人在生产线上组装洲际导弹零件。这一年,苏联军费开支占GDP的比例已达20%,超过美国同期水平,而国民...
2025-09-03 5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