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我是西安人,刚从江苏徐州回来,实在忍不住想说:对徐州5点印象

抖音推荐 2025年10月07日 09:01 3 admin

徐州,之前对它的印象也就停留在历史书里的一两句话。没想到这一趟下来,竟然有点舍不得。作为西安人,忍不住想聊聊我对徐州的五点感受,都是自己走过、吃过、看过,心里生出来的。


我是西安人,刚从江苏徐州回来,实在忍不住想说:对徐州5点印象

先说历史。西安的汉唐气派大家都知道,徐州的汉韵却是另一种感觉。这里的石头会说话,汉画像石艺术馆里那些青石刻画,简单的线条把两千年前的市井生活刻得很真。庖厨、宴饮、车马出行,不是摆设,是有烟火的日子。我盯着石头上的裂纹和朱红,脑海里不知怎么就浮现出项羽和刘邦的影子。讲解员说,全国三分之一的汉画像石都在徐州,这种底气不是随口一说,是用时间砌出来的。历史在徐州是活的,是和现在一起呼吸的。

街头巷尾的烟火气,也是徐州最打动我的地方。早晨的饣它汤馆,小小的店面,热汤里是麦仁、面筋、胡椒,外面煎包刚出锅,热气腾腾。老板见我是外地口音,还多加了一勺麦仁,“小伙子,喝点暖和。”那一刻,真的觉得自己被善意包裹。徐州人的热情,跟这座城市的炖菜一样,都是慢慢熬出来的。


我是西安人,刚从江苏徐州回来,实在忍不住想说:对徐州5点印象

徐州的吃,绝对是“万物皆可炖”。地锅鸡是招牌,铁锅边贴着饼子,一半泡在辣汤里,一半烤得焦脆。锅铲敲锅沿的声音,像是提醒你:这才是生活。徐州的辣不是一口辣到呛,是吃到后面才上劲,配冰啤酒,感觉整个人都被点燃了。其实不只是地锅鸡,徐州的炖菜几乎什么都能放进去,连豆腐都能炖出江湖气。吃饭不用太讲究,大家围着锅,边吃边聊,这才叫自在。


我是西安人,刚从江苏徐州回来,实在忍不住想说:对徐州5点印象

云龙山和云龙湖,是徐州的另一面。去的时候碰上晨雾,山顶的亭子在雾里若隐若现,风一吹,有种苏东坡诗里的快哉感。坐在快哉亭上,远处的湖面像一面镜子,城市的轮廓就在水里浮现。那种豁达的感觉,不是装出来的,是山水给的。西安有秦岭的庄重,徐州的山水更随性,也更亲切,像是老朋友在身边。


我是西安人,刚从江苏徐州回来,实在忍不住想说:对徐州5点印象

方言是徐州的温度。走在回龙窝历史街区,老房子改成茶馆,老人们用徐州话聊天,声音浓浓的,像地锅鸡汤一样厚。虽然听不太懂,但能感受到他们的亲切。徐州话跟苏北普通话夹杂,听着糙里糙气,却有种家的感觉。第一次听到的时候,有点懵,后来慢慢觉得这种语调挺有意思,带着城市的性格。

历史和现代在徐州是混在一起的。淮海战役纪念塔旁边就是金龙湖的高楼,明清古宅下是地铁穿行。徐州博物馆里,汉代金缕玉衣和现代投影同框,没半点违和感。这里不是把历史锁在城墙里,而是让它和生活一起奔跑。古韵和新声,真的是并存。


我是西安人,刚从江苏徐州回来,实在忍不住想说:对徐州5点印象

说到徐州的气质,感觉它就是一锅炖菜,啥都能融进去。北方的豪爽,南方的细腻,历史的沉淀,现代的活力,都在这座城市里慢慢融合。这里不光有汉唐的风骨,还有市井的温情。你要问我最喜欢哪一点,其实是这些东西混在一起的味道。

徐州的生活节奏不快,大家都挺随意。吃饭可以慢慢来,聊天可以拉长调。走在街上,感觉每个人都很实在。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东西,但有种踏实感,像是地锅里的饼,外面脆,里面软。

这次来徐州,最大的收获就是看到了历史的另一种打开方式。不是博物馆里的文物,也不是课本上的故事,而是和现在的生活混在一起。石头上的刻画、锅里的炖菜、巷子里的方言,都是真实的生活。

回到西安,嘴里还留着地锅鸡的味道,耳朵里还记着徐州话的腔调。徐州没有把历史写在脸上,而是把岁月熬进汤里,刻在石头上,融在每个人的笑容里。

下次再去徐州,打算带朋友一起,专门去吃遍那些炖菜,再在快哉亭上发一天呆。谁知道呢,也许还能发现更多不一样的徐州味道。

徐州的魅力,就是让你在历史和烟火里,慢慢喜欢上它。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