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期间,金价突破4000美元关口,这一轮上涨的主要驱动力有哪些,未来是否打开了新一轮上升通道?工商银行贵金属策略分析主管徐铨翰表示,美政府停摆和...
2025-10-09 1
巴以冲突满两周年,持续700多天的炮火终于传来了一丝喘息的信号。
以色列和哈马斯双双签署加沙和平计划第一阶段协议。
以色列承诺会全面撤军,被扣押的人员也将分阶段释放。
这则消息让不少人看到了和平的希望。
但要真正读懂这场协议的分量,不能只看眼前的“停火承诺”。
得回头扒一扒以色列一路走来的“狠辣过往”。
要知道,这个国家的建国之路,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投机与暴力。
过去两年的巴以冲突里,以色列的狠劲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
让6万多人失去生命,16万多人受伤,加沙每52分钟就有一个儿童死去。
几乎所有人都流离失所,50多万人连饭都吃不上。
如今签下停火协议,更像是它在内外压力下的“权宜之计”,而非真心想要和平。
这些事,每一件都藏着它强硬到近乎偏执的行事逻辑。
提到纳粹,所有人都会想到他们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
可很少有人知道,以色列建国的核心力量锡安主义者,当年居然跟纳粹有过一段“互相利用”的合作。
这事得从20世纪初说起。
当时欧洲反犹风气盛行,锡安主义者一直想让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国,但最大的问题是“没人”。
大部分犹太人更愿意留在欧洲,哪怕受点排斥,生活质量也比去沙漠里强。
而纳粹上台后,一门心思要把犹太人赶出德国。
可犹太人走了,他们的财产怎么处理?双方就这么“凑”到了一起。
1933年8月,希特勒已经下了反犹命令,德国境内开始迫害犹太人。
全球犹太人也发起了抵制德国商品的运动。
就在这个时候,锡安主义者却悄悄跟德国经济部门签了个“哈瓦拉协议”。
协议的操作特别“鸡贼”:德国的犹太人想移民去巴勒斯坦,不能直接带现金或黄金走。
必须先把自己的房子、店铺、存款换成德国的商品比如汽车、机器、布料这些。
然后由专门的机构把这些商品运到巴勒斯坦,等犹太人到了之后,再把商品换成当地货币。
对纳粹来说,这招既能“清理”境内的犹太人,又能通过出口商品赚一笔钱,一举两得。
对锡安主义者来说,这相当于“拉壮丁”,不管这些犹太人愿不愿意。
只要想离开德国,就只能去巴勒斯坦,正好为他们的建国计划凑够人口,还能顺带拿到一批物资。
可没人在乎这些犹太人的感受。
有的人一辈子的积蓄,换成商品运到巴勒斯坦后。
因为运输损耗、物价波动,最后拿到的钱连原来的一半都不到,等于被“扒了一层皮”。
更讽刺的是,1937年,负责“最终解决犹太人问题”的纳粹官员阿道夫・艾希曼。
还专门跑到巴勒斯坦去考察锡安主义者的定居点。
他名义上是“了解犹太人的去向”,实际上是帮锡安主义者规划怎么安排这些移民。
比如哪里建村庄、哪里搞农场,甚至还跟锡安主义者讨论“如何提高移民效率”。
阿道夫・艾希曼
后来纳粹开始大规模迫害犹太人,全德国的犹太报纸都被禁了。
只有锡安主义者办的《犹太言论》能正常发行。
这份报纸还时不时刊登“移民巴勒斯坦的好处”,变相帮纳粹“劝”犹太人离开德国。
说白了,这场合作就是一场赤裸裸的利益交换:
纳粹要“赶走”犹太人,锡安主义者要“凑齐”犹太人。
至于那些被夹在中间的普通犹太人,不过是双方交易的“筹码”。
锡安主义者内部也不是一条心,后来分成了三派:
靠商人出钱的“资产锡安主义”、靠工人干活的“劳动锡安主义”。
还有最极端的“修正锡安主义”,主张用武力建国,觉得“讲道理没用,拳头才管用”。
从“修正锡安主义”里,又分出来一个叫“伊尔贡”的组织。
这个组织的成员觉得“极端还不够极端。
他们不满足于只是建定居点,而是直接对阿拉伯人的商店、村庄、清真寺搞无差别袭击。
贝塔运动创建者与伊尔贡领导人
1936年,伊尔贡在耶路撒冷炸了一家阿拉伯人的市场,造成几十人伤亡。
1948年,又袭击了一个叫“代尔亚辛”的阿拉伯村庄。
把村里的老人、妇女、孩子都杀了,还放火烧了房子。
这些袭击直接引发了阿拉伯人的大起义。
英国当时是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国”,本来想两边安抚,就出台了政策。
限制犹太移民的数量,还规定犹太人不能随便买阿拉伯人的土地。
可伊尔贡根本不买账,反而把矛头对准了英国:
他们炸英国的警察局、铁路、港口,甚至还在开罗的一家酒店里暗杀了英国的高级官员。
英国的高级官员和女儿
伊尔贡还嫌不够,后来又分出来个更极端的“莱希组织”。
这个组织的领导人觉得“跟英国斗还不够,得找更强的靠山”,居然想跟纳粹合作。
他们给纳粹写过一封信,里面说“只要德国愿意帮我们打阿拉伯人和英国人,我们就愿意跟德国结盟,甚至可以帮德国在中东搞情报工作”。
虽然纳粹最后没搭理他们,但这份“投名状”,也能看出这个组织有多疯狂。
一份德国公文,谈及莱希组织希望与德国合作
这些极端组织干过最离谱的事,是1948年暗杀了联合国和平特使。
这位特使之前从纳粹手里救了6000多名犹太人,到巴勒斯坦就是为了调解巴以矛盾。
结果刚到耶路撒冷,就被莱希组织的人盯上了。
在他开车经过一条小巷的时候,被埋伏的人开枪打死。
那时候以色列还没正式建国。
这些极端组织就已经用暴力手段,把“强硬”刻进了这个国家的早期基因里。
他们觉得“只要能建国,杀多少人、用什么手段都无所谓”。
而这种思维,后来也影响了以色列的对外政策。
以色列第一任总理本古里安,一开始也看不惯伊尔贡和莱希的极端做法。
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本古里安觉得这些私人武装会威胁国家稳定,就派国防军去整编伊尔贡。
本古里安
当时伊尔贡有一艘运武器的船开到巴勒斯坦,国防军直接开炮把船打沉了。
对于莱希组织,更是直接派飞机轰炸了他们的据点,还逮捕了不少成员。
可谁也没想到,仅仅过了几十年。
这些极端组织的创建者和核心成员,居然一个个都当上了以色列总理。
伊尔贡的领导人梅纳赫姆・贝京,1977年当选以色列总。
贝京当总理的时候,直接下令轰炸伊拉克的核反应堆,还出兵入侵黎巴嫩,造成大量平民伤亡。
现在很多人觉得内塔尼亚胡“极端”,但跟贝京这些“前辈”比,他的手段反而不算最出格的。
内塔尼亚胡这几年一直在推动“吞并约旦河西岸”的计划。
还批准在约旦河西岸的“E1区”建3401套定居点住房。
这个“E1区”特别关键,正好卡在耶路撒冷和另一个犹太定居点之间。
一旦建成,巴勒斯坦人就没法在西岸形成连续的领土,建国的希望几乎就没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以色列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孤立。
国际上,英国、法国、意大利等22个西方国家联合发表声明。
谴责以色列建定居点的行为“违反国际法”。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承认巴勒斯坦国,连美国的盟友都不站在它这边了。
国内更惨,70%的民众不信任内塔尼亚胡政府。
47万精英,包括医生、工程师、教授、高科技企业老板都拖家带口移民国外。
以色列的高科技产业本来是支柱,现在因为人才流失,很多企业都快“断炊”了。
有的公司甚至直接把总部搬到了美国。
内塔尼亚胡政府扛不住这种内外压力,才终于同意重启和哈马斯的谈判。
这次签的协议里,以色列承诺在72小时内释放20名在世的被扣押人员,之后逐步从加沙撤军。
加沙的五个过境点会开放,人道主义援助,比如粮食、药品、帐篷——也能送进去。
但这场和平能不能长久,谁也说不准。
毕竟以色列过去的所作所为,都在证明它只认“拳头”不认“道理”。
跟纳粹合作是为了建国,极端组织杀人是为了占地,极端分子当总理是为了继续扩张。
现在签下停火协议,可能只是因为它暂时“打不动了”,而不是真心想给巴勒斯坦人一个生存空间。
10月8日,一辆汽车驶过国际会议中心,以色列和哈马斯官员将在此举行间接会谈
真正的和平,不是靠一纸协议就能实现的。
它需要以色列正视自己过去的错误,停止建定居点,还给巴勒斯坦人应有的领土。
需要国际社会真正发挥作用,而不是只喊口号。
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就算现在停火了,未来早晚还会爆发新的冲突。
毕竟,加沙的废墟里,还埋着几万条人命;巴勒斯坦人的眼里,还装着对家园的渴望。
相关文章
国庆长假期间,金价突破4000美元关口,这一轮上涨的主要驱动力有哪些,未来是否打开了新一轮上升通道?工商银行贵金属策略分析主管徐铨翰表示,美政府停摆和...
2025-10-09 1
感情里的“真相”,总藏在细节里。你以为日子在稳稳地流淌,实则暗流涌动。尤其是那些走过了激情,步入了中年平淡的夫妻或情侣——最怕的不是吵架,不是冷战,而...
2025-10-09 1
我爹把烟袋锅在鞋底上磕了磕,火星子“滋啦”一声灭了。“二顺,去,把咱家‘黑旋风’赶到村东头李寡妇家。”我正蹲在猪圈边上,拿瓢舀猪食,闻言手一哆嗦,半瓢...
2025-10-09 1
随着2025年1月1日延迟退休正式落地执行,退休相比较于以往有了较大的改变,这里除了法定退休年龄延长以外,最低缴费缴费年限也在逐步的延长,从最低缴费年...
2025-10-09 4
话说SWIFT这个国际支付网络,每月都会放出全球货币支付份额的报告,这次是基于2025年8月数据的,9月18日刚公布。报告里头,美元份额掉到46.94...
2025-10-09 3
在我5岁的时候,家里发生了一件大事,爸爸去山上干活,踩空了脚掉下了悬崖,那时候我姐跟我妈在院子扫地,我在屋子里看电视,发生了一件离奇的事儿,妈妈进屋里...
2025-10-09 3
巴以冲突满两周年,持续700多天的炮火终于传来了一丝喘息的信号。以色列和哈马斯双双签署加沙和平计划第一阶段协议。以色列承诺会全面撤军,被扣押的人员也将...
2025-10-09 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