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铁道大学可能由于名称的原因给人们造成了一些错误的印象。其校名简单朴素以至于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技校,实际上它在轨道交通建设与土木工程方面声望很高,...
2025-10-10 0
1975年冬,北京某监狱的铁门“哐当”砸在地上,头发花白的黄维拎着旧布包走出,脸上没有半分获释的轻松——这个被关了27年的国民党将领,到出狱都没松口认过半句“错”,骨子里的执拗没半点松动。
后来女儿黄惠南在回忆录里写:“父亲晚年对着淮海战役地图叹气,说这辈子最不想见的,就是郭汝瑰和廖运周。”
一个是素未深交的“参谋”,一个是曾称兄道弟的部下,这两人究竟把黄维得罪到了骨子里?更离奇的是,特赦后黄维偶遇廖运周,那个发誓“永不相见”的他,居然跟对方关起门聊了一小时,出来时眼眶还红了——这几十年的恩怨,到底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内情?
恨郭汝瑰:一份作战计划,咋就把黄维坑进了死局?
黄维对郭汝瑰的恨,像根毒刺扎了一辈子,源头全在淮海战役那场惨败里。1948年,黄维率十二兵团参战前,熬了三个通宵定出“固守蚌埠、稳扎防线”的部署,跟手下拍着桌子说:“按这个来,徐州防线绝不可能垮!”
可蒋介石一道命令下来,直接把他的计划踩在脚下:“用郭汝瑰的新方案,放弃蚌埠,北上支援!”黄维当时就炸了,对着参谋吼:“郭汝瑰一个耍笔杆子的,懂什么大兵团作战?这方案就是把咱们往火坑里推,他安的什么心?”
可军令如山,黄维只能硬着头皮带兵北上。他哪知道,这位在蒋介石面前“忠心耿耿”的郭少将,早就是我党潜伏人员——那份作战计划里,全是密密麻麻的陷阱:标注“安全通道”的路线,早有我军埋伏;要求“分兵掩护”的指令,刚好把兵团拆成容易被围歼的小块。
结果呢?黄维兵团刚到双堆集,就被我军团团围住,成了瓮中之鳖。直到被俘后,他才从其他战犯嘴里知道郭汝瑰的真实身份,当时气得差点砸了饭盒:“好个郭汝瑰!用一份假计划,卖了几十万弟兄的命,你对得起这身军装吗?”
可讽刺的是,黄维这辈子都没跟郭汝瑰正经见过面。他对郭汝瑰的恨,说到底就是“不甘”——把自己战败的憋屈,全算在这个“幕后黑手”头上,仿佛这样就能少承认一点自己的指挥失误,这不是自欺欺人是什么?
念廖运周:从“借炮之交”到“兄弟情深”,黄维咋就瞎了眼?
比起对郭汝瑰的“迁怒”,黄维对廖运周的感情,复杂得让人唏嘘——有过掏心掏肺的信任,最后却被捅了最狠的一刀。两人的交情,是在1938年武汉会战的炮火里“焐热”的。
当时廖运周还是个团长,带着部队去阻击日军援军。可手里只有步枪手榴弹,面对日军的坦克集群,跟“以卵击石”没两样。情急之下,他想起了同属“土木系”的黄维——彼时黄维已是十八军军长,手里握着八门山炮,是当时少有的“重火力”。
“我揣着缴获的二十多支三八式步枪,硬着头皮去见黄军长。”后来廖运周回忆,他当时都做好了被拒的准备,毕竟在派系林立的国民党军队里,“借炮”比“借命”还难,谁会把保命的家伙借给一个不起眼的团长?
可黄维偏不按常理出牌,不仅没摆军长的架子,还亲自在军部帐篷里接待了他,翻着战报问:“你知道山炮的射程和仰角吗?要是只会瞎打,我可不能借你!”廖运周当场报出参数,还说了几句自己琢磨的伏击战术,黄维眼睛一亮,当即拍板:“给你八门炮,再配个炮排!打鬼子,不能含糊!”
没几天,廖运周就带着这八门炮打了场漂亮仗——击毁日军20多辆坦克,堵死了援军路线,为全歼松浦师团立了大功。战后廖运周逢人就说:“没有黄军长的炮,这仗赢不了!”黄维也因“识才善任”名声大噪,后来还主动找关系,把廖运周从汤恩伯手下调到自己身边,一路提拔成110师师长。
那些年,黄维家的年夜饭总少不了廖运周,两人聊起军事战术,能从天黑聊到天亮。黄维常跟女儿说:“廖叔叔是能托付后背的兄弟。”可他到死都没明白,自己当成家人的“兄弟”,早在1928年就入了党,潜伏在他身边,只为等一个能改变战局的时刻——他这不是瞎了眼,是什么?
双堆集之痛:最信任的人反戈,黄维咋就咽不下这口气?
1948年12月,双堆集的天寒得刺骨。黄维兵团被围了半个月,粮食快没了,弹药也所剩无几,可他没慌,还制定了个“孤注一掷”的突围计划:集中四个精锐师,用所有加农炮和坦克开路,硬生生撕开包围圈。
“当时我军的包围圈还没完全扎紧,要是黄维真拼了,还真有可能让他跑了。”后来参与围歼的老兵回忆。就在这节骨眼上,廖运周找到了黄维,一脸恳切地说:“军长,让我110师当先锋吧!我带一个师先撕开口子,其他部队跟着冲,能少牺牲不少弟兄!”
黄维一听,眼眶都热了——觉得廖运周在生死关头够义气,敢挑重担。他当即把兵团最精锐的装备全配给了110师,拍着廖运周的肩膀说:“兄弟,全靠你了!突围后,我给你请功!”
可黄维等来的,不是突围成功的捷报,而是晴天霹雳:廖运周带着110师刚冲出去没多久,就突然调转枪口,宣布起义!那些原本用来突围的加农炮和坦克,瞬间对准了黄维兵团的阵地,炮声一响,黄维直接瘫在了指挥椅上——他怎么也想不通,自己掏心掏肺待的兄弟,怎么就拿着他给的武器,反过来打他?
“父亲后来跟我说,那一刻他才明白,自己就是个傻子。”黄惠南回忆,被俘后黄维只要听到“廖运周”三个字,就会气得发抖,说:“他用我给的枪,打我带的兵,这比杀了我还难受!这辈子我都不想再见到他!”
晚年重逢:见了廖运周,黄维咋就放下了执念?
这份恨意,黄维揣了27年。1975年特赦后,有人跟他提廖运周,他都咬牙说:“这辈子都不想见这个叛徒!”可命运偏要安排一场重逢——一次老干部座谈会上,两人在走廊里撞了个正着。
“当时父亲脸色一下就变了,转身想走,却被廖叔叔叫住了。”黄惠南说,廖运周快步追上,声音有点沙哑:“黄军长,咱们能聊聊吗?”黄维站在原地,沉默了足足一分钟,最后还是点了头——他心里到底还是念着当年的情分,不是吗?
两人走进旁边的休息室,关起门聊了一个多小时。没人知道他们具体说了啥,只看到出来时,黄维的眼眶红了,廖运周手里多了张泛黄的老照片——那是1938年武汉会战后,两人在军部帐篷前的合影,照片上的他们都穿着军装,笑得一脸灿烂。
后来黄维跟女儿说:“聊起当年打鬼子的事,才觉得那些年的兄弟情,不是假的。”或许人老了,心就软了,慢慢明白:立场不同,选择就不同,廖运周的“背叛”,是为了更多人的好日子;而自己的“恨”,不过是失败者对过往的执念——再固执的人,也抵不过时间的打磨,不是吗?
1989年黄维临终前,让家人把那张合影放在他身边。他到死都没说过“原谅”,但早已学会了“接受”——接受那段充满恩怨的历史,也接受那个曾经被“背叛”的自己。
相关文章
石家庄铁道大学可能由于名称的原因给人们造成了一些错误的印象。其校名简单朴素以至于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技校,实际上它在轨道交通建设与土木工程方面声望很高,...
2025-10-10 0
原标题:谱写全球妇女事业发展新篇章——写在全球妇女峰会即将举行之际10月13日至14日,全球妇女峰会将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席峰会开幕式并发表...
2025-10-10 0
焦康寿:一位被历史忽视的正厅级革命者1919年,空气里飘着五四运动的火药味,街头巷尾还回响着青年呐喊。可想过没?在那个烧得滚烫的年代,一名叫焦康寿的普...
2025-10-10 0
洛阳3天2夜实测:省钱不踩雷的行程、地道牛肉汤和避开人潮的秘密时段最近帮几个同事和我朋友小李策划了一场从洛阳出发的短途旅程,说实话,有惊喜也有踩雷。我...
2025-10-10 0
人至中年,黄昏静美。人间事多,柴米油盐中夹着温柔呼唤;四季更替间藏着时间的答案。对许多已过而立、步入花甲的夫妻来说,激情褪却,烟火成诗。伴侣的相处,已...
2025-10-10 0
在加沙市西部奥马尔·穆赫塔尔街旁的一条小路上,曾经安静而浪漫的谢克大楼,如今成了一座满目疮痍的避难所。那条过去被称作“恋人街”的林荫路,曾是情侣们远离...
2025-10-10 3
车里的空气有点闷。晚高峰的车流像凝固的血栓,堵在城市的主动脉上。我旁边的女人,苏晚,我的顶头上司,正闭着眼假寐。她今天穿了一件米色的真丝衬衫,领口解开...
2025-10-10 2
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文 |昕昕前言说起蔡明亮的《河流》,开场就很邪门儿——...
2025-10-10 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