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检网10月29日消息,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原党组书记、局长田艳(副厅级)涉嫌受贿一案,由贵州省监察委员会调查...
2025-10-30 0
文丨张飞
编辑丨张飞
“《沉默的荣耀》已经落寞,但英雄的事迹不在沉默!”
从无人问津的“老戏骨”,到英雄的“化身”,于和伟再被央视点名。
这不仅改变了“内娱风向”,更是狠狠打了那些“无德”艺人的脸。
他用“30年苦修”在流量为王的赛道中“杀”出一条“血路”。
更让大家知道:对于演员来说演技才是唯一“王道”。
而除了自身突破外,他更是成为“行业标杆”。
演员的职责是传递“信仰”而不是一味的“捞钱”!
那么,于和伟这次究竟为何被官方点名?
他到底是怎么从“龙套”成为“英雄”的呢?
于和伟在2025年10月突然被央视两次点名表扬,这事儿在内娱圈里可算是个新鲜事儿。
要知道现在都是流量当道,热搜满天飞,可于和伟演的《沉默的荣耀》这部剧,连个热搜都没上,主演们也没搞什么粉丝控评,就连剧名都改过三次。
但就是这么一部低调的剧,让于和伟饰演的吴石将军这个角色,在24小时内被央视两次拿出来当正面教材。
这部剧讲的是真实历史人物吴石将军的故事。
吴石是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实际上是我们党的地下情报人员。
于和伟演的吴石,没有枪战戏,也没有感情戏,就凭着一句“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的台词,把人物的精神境界演得深入人心。
要说于和伟能演好这个角色,可不是临时抱佛脚。
他在开拍前就把吴石将军的生平资料翻来覆去地研究,连吴石生前说过的话都能背下来。
拍完戏后,他还特意去北京福田公墓祭拜吴石将军,在墓前轻轻地说:“吴石将军,你的名字有人知晓!”
这份用心,可不是随便哪个演员都能做到的。
于和伟今年54岁,从28岁出道到现在,已经在演艺圈摸爬滚打了29年。
他出生在辽宁抚顺一个普通家庭,3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一个人拉扯大6个孩子。
小时候家里穷,他想买本故事书都得省好几天的饭钱。
也许正是这种对故事的痴迷,让他后来走上了表演这条路。
1999年,于和伟在《曹操》里演荀彧一角正式出道。
虽然是科班出身,但他的演艺路走得并不顺。
整整12年的时间,他都在各个剧组跑龙套。
《大宅门2》里的白占安,《历史的天空》里的万古碑,《搭错车》里的小角色,这些角色的戏份加起来都不到40分钟。
那段时间,于和伟也想过放弃,但他还是坚持下来了,每个小角色都认真对待。
2017年,他在《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里演的曹操开始被观众注意。
等到2021年,50岁的他凭借《觉醒年代》里的陈独秀一角,拿到了白玉兰奖最佳男主角。
领奖时他说了句“终于不用陪跑了”,这句话背后是二十多年的坚持和努力。
在《沉默的荣耀》里,于和伟的表演可以说是细致入微。
为了演好吴石将军,他减了15斤体重,还专门学习了民国时期的礼仪举止,连走路姿势都特意调整过。
有一场戏特别打动人心:吴石目睹情报员小钱的妹妹试图游过海峡,却因为体力不支沉入海中。
于和伟站在岸边,脸部肌肉微微颤抖,眼神里全是压抑的悲痛,但一滴眼泪都没流。
这段表演被央视新闻完整播出,观众直呼是“演技教科书”。
现在的娱乐圈,很多流量明星靠着各种奇葩事上热搜,比如什么“掉纽扣”、“喝奶茶”都能成为话题。
相比之下,于和伟的选择显得特别“不合时宜”。
他不炒作人设,很少参加综艺,就是把心思都放在演戏上。
但他用实际行动证明,真正的演员不需要热搜加持,好作品自己会说话。
央视的两次点名也很说明问题。
第一次是播出剧集片段,第二次是评论员直接表态,说演艺工作者应该用敬畏之心塑造历史人物。
这释放出一个明确信号:以后只有沉下心来好好演戏的演员,才能得到主流的认可。
于和伟在采访中说过,演员的根从来不是高定礼服和热搜词条,而是能立得住的角色、能打动观众的作品。
他确实是这么做的,在演历史人物前,他都会查阅大量史料,找原型人物的后人交流,力求真实还原。
说到底,于和伟能被官方点名,不是偶然也不是运气,而是他几十年如一日对表演的敬畏和坚持的结果。
在这个数据造假、流量至上的时代,他的成功给年轻演员指了条明路:扎实的演技和用心的作品,才是立足的根本。
搜狐新闻——不到24小时,央视2次点名于和伟,内娱风向变了?老戏骨要翻身了!
南方网——《沉默的荣耀》热播,亢竹青、于和伟合作歌曲《团圆》引共鸣
文汇报——独家专访丨于和伟:戏里戏外 分寸之间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相关文章
50岁才开始练瑜伽,不晚;练了15年还没受伤,才算真本事。北京体育大学刚公布的数据说,50岁以上练瑜伽的人五年翻了三倍,可医院里因为瑜伽拉伤挂号的中老...
2025-10-30 0
10月28日,是陈丽华的女儿吕珂宇遗体在昭阳区殡仪馆的第47天。从事发至今,这位母亲整日寝食难安,无法释怀。陈女士是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守望乡人,9月1...
2025-10-30 0
北京体育大学偷偷测了1200名跑者,七成膝盖报废前还在咬牙冲速度。 这个数字不是吓唬谁,只是把门诊最常说的那句“早干嘛去了”提前摆到屏幕上。很多人以为...
2025-10-30 0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冬夜,紫禁城太和殿广场上寒风凛冽。内务府郎中保德举着灯笼,仔细查看着每口“吉祥缸”内的结冰情况。当他发现其中一口缸的冰层过厚...
2025-10-30 1
“晚上饿到啃枕头还瘦不下去”的姐妹刷到这条——2023年12月,北京白领王倩靠“液断”4个月从120斤掉到92斤,导火索只是她把晚餐换成400ml奇亚...
2025-10-30 1
我叫张伟,一个在本市不好不坏的设计公司里,当着一个不好不坏的设计师。工资不高不低,生活不咸不淡。唯一的亮点,可能就是我那辆三年前,咬碎了牙才分期买下的...
2025-10-29 4
2023年9月10日,云南昭通市守望乡的一场吊唁酒席上,3米高的围墙突然倒塌,竟造成6人当场死亡,还有多人受伤。最年轻的遇难者吕珂宇,年仅25岁,刚从...
2025-10-29 4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