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有人“追”青蛙,有人“踩”荷花,夜游公园约一个?

景点排名 2025年07月21日 17:01 3 admin
有人“追”青蛙,有人“踩”荷花,夜游公园约一个?有人“追”青蛙,有人“踩”荷花,夜游公园约一个?

夜幕垂落,世纪公园迎来一群小小探险家,6岁的延延攥着小手电,光束在草叶间轻轻晃动,定格在一片阔叶草上,一只青蛙隐藏在阴影里。“找到啦!”她转身呼唤带队老师。

同一时刻,十余公里外的黄兴公园,人们踮脚探进“荷塘光影长廊”,刚触到地面投射的粉色荷花,光影突然“炸开”一圈圈涟漪。一对老夫妻慢慢踱步,爷爷举着手机想拍下这奇妙瞬间,奶奶笑着拍他的胳膊:“别急呀,我们再走一走,看能不能踩出朵更大的。”

散落在申城夜色里的热闹,正勾勒出公园夜游的多样面孔。世纪公园连办7年的“世纪夜猫子行动”、黄兴公园夏季限定的荷花睡莲夜游、上海动物园延续30余年的“动物奇妙夜”、上海温室花园将于7月26日开放夜游光影秀……专属于夜晚的奇妙体验,重塑着都市人对夏夜的期待,尤其当白天气温常飙至35℃以上时,夜游往往能避开酷热,晚风裹挟着草木清气,让这份期待更添几分舒适。

有人“追”青蛙,有人“踩”荷花,夜游公园约一个?

不止是复刻,夜色里有新世界

“夜游肯定不是白天的简单翻版。”上海世纪公园管理有限公司行政办公室工作人员张引概括道。“世纪夜猫子行动”用“公园+科普”碰撞出火花,当人们在夜色中观察草木、聆听虫鸣,科普成了触手可及的自然对话。

这是因为夜晚本就是自然的“活跃时段”。不少动物偏爱晨昏或夜间出没,躲开日行捕食者的视线,所以,夜游成为观察它们的最佳时机。策划团队踩点时,总能撞见一群小生灵的精彩日常:浅绿色的象甲、石榴花上的天牛、享用大蚊的狡蛛、长着羽毛状触角的天蚕蛾、形态娇小的萤火虫、聚餐的扁锹甲、藏在朽木里的拟步甲幼虫、吃着蘑菇的蕈甲和吃着鼻涕虫的蜈蚣。夜色的柔光牵引着观察者的视线,多了几分心无旁骛的专注。

黄兴公园的夜游设计,更是把“夜间独特性”刻进细节里。白天的荷花睡莲展是常规的观赏,到了夜晚,“荷塘光影长廊”便成了主角——智能感应投影让游客每走一步,地面就开出一片荷花,或是漾起一圈涟漪;“星夜探秘”活动里,大家蹲在池边看荷花慢慢闭合,闻夜来香在暗夜里释放芬芳,听蛐蛐在草丛里唱和声;汉服巡游的裙摆扫过灯光,惊起满池“光影蝴蝶”,亲子手影戏在幕布上变出青蛙和萤火虫,连文创市集的灯笼都透着荷花的影子。这些设计紧扣“夜晚才有的美”,让夜游彻底成了独立于白天的全新体验。

有人“追”青蛙,有人“踩”荷花,夜游公园约一个?

温柔的平衡,热闹与宁静共生

再热闹的夜晚,也得给自然留一份温柔。黄兴公园的灯光从不是铺天盖地的亮,冷色调的光线轻轻搭在荷塘边,刚好能照见荷花的轮廓,却不会打乱它们夜间闭合的节奏;趋光的小虫怕强光,灯光便只照亮游客活动的小角落,连观察用的手电筒都调至弱光模式,只怕惊扰了谁的梦。

这种“平衡术”在上海的公园夜游里处处可见。萤火虫观测要“限流+预约”,每组家庭发一支红光手电——因为红光对萤火虫的干扰最小;夜游路线特意绕开珍稀植物区,讲解员的声音压得低低的,生怕吵醒栖息的鸟类。

“我们要让游客看见自然,而不是打扰自然。”世纪公园“蛙蛙奇妙夜”带教俞老师这句话,成了所有夜游活动的底线。当小朋友寻找青蛙时,他特意叮嘱:“光不能直射蛙眼,它们会‘害怕’的。”于是光束总是斜斜地打在草叶上。

也正因如此,藏在夜色里的精彩才能年复一年地延续。

黄兴公园每年举办大型夜游活动,选在6月至8月之间,持续20天左右,此时的荷花、睡莲集中盛开,活动得以与花卉最佳观赏期同步。

上海动物园自1991年起推出夏令营活动,后定名为“动物奇妙夜”,夜游活动领队杨李思玥介绍,活动主要观察的是晨昏型动物,还有夜行性动物,在晚上能看到它们跟白天不同的状态。

共青森林公园的萤火虫观测在7月虫儿最活跃时开启,从2015年“探秘夜森林”至今,已有近6000人参与,今年新增的“萤火虫小报”活动,还让孩子们把这份美好讲给更多人听。

上海植物园的“暗访夜精灵”办到了第十七季,南北两条路线分别聚焦“虫虫特工队”和“神秘水世界”,老粉丝们每年都会准时赴约。

上海温室花园即将开启的夜游光影秀,让游客跟着太空植物“达尔文兰”和培育师“尤伊”的故事线沉浸式体验温室,判断每个场馆里的环境是否适合太空兰花,帮助它寻找“地球家园”。届时,温室花园的闭园时间从17时延长至21时,票价不变。

原标题:《有人“追”青蛙,有人“踩”荷花,夜游公园约一个?》

栏目主编:唐玮婕

来源:作者:文汇报 史博臻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