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广西人文:玉桂大道两条渡桥——时代的见证,时代的水利建设兴衰

景点排名 2025年09月05日 18:02 4 admin


广西人文:玉桂大道两条渡桥——时代的见证,时代的水利建设兴衰

玉林一日游,简单的转了一转,吃了道“世界闻名的佳肴——玉林香肉”才回桂平,回头时想着没走过完玉桂大道(S206玉林到桂平段),就特意的绕行了一次。

刚出玉林不久,连续看到有两处特别的建筑——即横跨公路的渡桥。

广西人文:玉桂大道两条渡桥——时代的见证,时代的水利建设兴衰

远远的初看之下,它就像一座普通的桥梁横亘在公路之上,但仔细看清才知道,这里所谓的渡桥其实是一种形象的叫法,实际上它是渡槽。

渡槽,在当下这个时代或许鲜有人关注,但在那个“农业学大寨”的特殊年代,它可是极为重要的水利设施。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农业学大寨”运动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农业的根本之一,当然就是水利了,是关键环节,由此,各地掀起了大规模的农业建设热潮,在那个时代,人们深知水利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有了充足的水源灌溉,农田才能旱涝保收,粮食产量才能得到保障。

不过,当时的社会思想环境影响下,工程水平、物质环境和技术条件都存在着诸多限制。科技发展水平有限,缺乏先进的施工设备和技术,建筑材料也相对匮乏。在这样的情况下,渡槽这种建筑类型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广泛的流传。

渡槽就像是一条条空中的水渠,它可以跨越山谷、沟壑和公路,将水从一个山头引到另一个山头,有效地解决了农田灌溉的难题。

在那个时代的乡村田野间,渡槽成为了一道独特而壮观的风景线。

只是随着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社会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思想也发生着变化,新的水利技术和设施不断涌现,更加高效、便捷的灌溉方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渡槽。曾经热闹繁忙的渡槽,渐渐失去了往日的作用,慢慢被人们遗忘,最终成为了历史的遗迹。

渡桥,就是这些遗迹中的典型代表。

广西人文:玉桂大道两条渡桥——时代的见证,时代的水利建设兴衰

比如,在桂平,作为广西重要的农业产区,到处转转仍然可以遗见一些渡槽的身影。在“农业学大寨”的那个时期也,大力开展了水利建设,水库都建设了好多个,为了利用这些水源,渡槽自然也遍布各地。不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的不断发展,那些横跨高级别公路的渡槽很多都被拆除了。因为这些渡槽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公路的拓宽和升级改造,为了适应现代交通的需求,它们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

如今,我们只能在一些乡镇公路中还能见到渡槽的踪迹。

这些幸存下来的渡槽,形式多样。简单的渡槽,往往是用普通的砖柱搭建而成,它们造型朴实无华,就像一位位朴实憨厚的老农,默默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见证着岁月的变迁。

而复杂一些的渡槽,则在造型和装饰上都别具匠心,很有“艺术感”,也很有实用性。就像在玉林大道上的那两座渡槽,从造型上看,就是一条跨度很大的桥,线条流畅,弧度优美,既考虑到了力学原理,又兼具了美学价值,妥妥的就是一条缩小版的,也是高规格建设的“桥”。

在装饰方面,渡槽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是象征丰收的麦穗,有的是寓意吉祥的花鸟鱼虫,更多的是“五星图形”的装饰,这些图案不仅展现了当时工匠们精湛的技艺,更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那个时代的特征,仿佛在向过往的行人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与奋斗。

这些渡槽,虽然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功能,但它们却是历史的见证者,是那个特殊时代的文化符号。它们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和情感,让我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的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精神。

在渡槽之下穿过,完全可以感受到那历经岁月沧桑,农业生产的不易。这些渡槽,就像一部部鲜活的历史教科书,时刻提醒着我们要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传承和发扬先辈们的优良传统

读史知今,宣传广西各地历史人文,展示地域风貌,讲述广西的旧事,新事。

我在桂平,我是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谢谢阅读关注!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