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广东河源,宜居之地!

景点排名 2025年09月11日 16:02 4 admin


来源:原创 黄亚洲工作室 黄亚洲工作室 2025年09月11日 07:55 浙江

读本文前,请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黄亚洲工作室”,这样就可以在微信里留下公众号,持续留意作家黄亚洲的精美诗文。免费订阅,放心关注!



广东河源,宜居之地!






组 诗


河源十六唱


黄亚洲



河源,先贤塑像园


幸好今日我没戴帽,不然,便须

脱脱戴戴几十次

这些河源市的先贤们把半个广东摆在我面前

帽翅上有明,花翎上有清,民国的枪声里有东江起义


致敬,李涛,先做云南巡抚,再来开发鳄湖

致敬,阮啸先,大革命时期登高一呼的农运领袖


与孙中山的铜像的合影是必须的

他的先祖由福建迁来广东,第一站就是河源

河源紫金县中坝镇发昌村的孙屋排‌

那个最早的驱逐鞑虏的念头,估计

就是那个村子的桃花率先绽放的


由于姓氏的归属感,我特别留意我的黄门祖先

那么,你好,黄让,军功赫赫的明代义士

你好,黄麟书,广东的教育厅长,你办了那么多好学校

你好,黄汉廷将军,赞叹你淞沪抗战的出生入死

你好,黄居仁,广东青年运动的书记,号称“东江三杰”


在这个春天,没有一座雕像是沉默的

我血管里,樱花、桃花、迎春全都开了

只因今天的向导是当地诗人,姓谢,叫谢雄鹰

说他每天都要到这里走一走

于是我便知道

下一步,我的姿态,也是飞翔

看我盘旋的,当然是雕像



河源恐龙博物馆


你们好,石笋蛋、晶体蛋、蜂窝蛋!

你们好,长型蛋、含胚胎长形蛋!

你们好,恐龙爸爸、恐龙妈妈、恐龙哥哥、恐龙妹妹

你们好,广东省河源市,世界恐龙的婴孩保温箱

恐龙的乐园、恐龙的城邦、恐龙的首都!


敢相信么,全世界所有的恐龙蛋加起来,也不及

广东省的这个城市多

目前挖出的,已超两万个

说广东是龙抬头的地方,此言实在不虚


忽然想到,秦始皇2200多年前在此首设县治

就钦名“龙川”,他是如何拍脑袋想到的?

一个可能的解释是,他本人就是恐龙蛋孵化的

是当年,从华南跑去的华北

后来,就用他的长尾巴,扫平了六国


1971年10月,发现的第一枚,当时是一位地质工作队员

他顿时愣住,不相信自己竟能与龙对视

1996年3月,发现的第一窝,当时是一位小学生

他踢了一脚,这群石头做的小小足球


恐龙蛋在河源的不断出土,屡创吉尼斯

全球的古生物学家纷纷买机票飞广东,就想搞个明白

难道,中国真是龙的国度?


展厅一个接一个,如此多的恐龙足印也叫我错愕

看鸭嘴龙的印迹,似个“心”字

估计,它知道我的心正在怦怦惊跳

估计,它愿意在三亿年前的地方,与我

实现量子纠缠


估计,它是想告诉我,它当年的环境有多么优越

果树能直接结出负氧离子,河水远优于农夫山泉

估计,它会问我,你此刻

就在广东河源市我的老家么

那里环保局的年度报告,在“两会”中,通过没有?



万绿湖,镜花缘的传说


因为百花仙子降生在河源,所以仙子身上

所有的香气、酒窝、发髻、金钗、环佩

都成了这里的景点

她身体的曲线,自然就是这条弯弯的游步道


身上肯定有一块绿色环佩,不慎掉落湖中

所以,万绿湖才成了一块大翡翠


优质透明的水,每天送往深圳、香港

当然,百花仙子是后来才知道深圳、香港这些概念的

她只顾自己的美丽

政治觉悟有限


清代小说《镜花缘》第六回说,百花仙子降生此地

肯定有其缜密的考虑

估计,作者曾在这里醉氧


华南第一大湖,370平方公里,360多个岛屿

相当于我们杭州西湖的68个

百花仙子降生于此的安排,绝对不错

我回去后,打算再读一遍《镜花缘》


还希望阅读之后做个春梦

谁入梦境,不告诉你



河源市沿江亲水步道


飞天仙子以江河的名义穿越城市之时,她身上

两条长长的飘带,市政府一般都会命名为

亲水步道


同时,把飘带每天的抖动,命名为

全民休闲散步


现在 ,我就挽着新丰江静静漫步

我脚下,飘带随着旋律起伏

旋律是榕树枝头那只黄莺给的,也是江面

鱼鳞和阳光共同编织的

到旋律高亢的时候,那就是有人在江边搞直播了

那种手舞足蹈的模样,也像仙子


粉红、浅红、深红、紫红的勒杜鹃花,一直

沿路,伸手撩拨我

其实,作为市花,它们一点也不浅薄

它们只是建议我走慢一点


江面斜着三两钓竿

银光闪处,我便一声喝彩

整理好鱼篓的大哥回脸一笑,有点害羞

这位大哥河边的端坐,是飞天仙子特许的么?


一打听,市民垂钓是允许的,这是风景的组成部分

在河源这个宜居城市

钓住生活的幸福感,没啥难度


哦,仙子身上这条翠绿的起起伏伏的飘带

今日,我有缘相逢

柔声细语,你是我一个上午的抚慰师

春风扑面,我是你芬芳十里的仰慕者



河源市的三江口


站在三江口你可以展开很多联想

比如你可以把清澈的东江视为勇猛的小伙,把

更为清澈的新丰江,视为纯真的少女

你可以想象绿黄色与绿蓝色在拜了天地之后的相互对拜

你可以看见他俩同床之后,仍然有各自颜色的区分


当然你就由此想及自身

你在成婚并走向人生下半场之后,是否更加开阔?

事业是否更加浩浩荡荡并呈现出江鸥与虹霓结合的优美?

就如东江与新丰江合流后一路往南

以更浩瀚的水势流入珠江,并且

轰然涌入南海


站在河源市区的三江口你可以手扶栏杆,尽量

敞开胸膛,吸入鸥鸟搧来的江风

你每次散步,都须走到三江口

在这里,才能知道

奋斗、爱、联合、永无止歇这些概念的意义

知道自己渺小的人生,至少要走到南海海滨,并且

像你今天遥望三江口的姿势那样,遥望

无比广阔的南太平洋


今天是一位诗人陪我到这里来了望的

他的诗歌艺术已经越过了三江口

当然,写诗只是生活的一个侧面

我们的全部人生,都应该是

三江口之后的续章


话说到这时候,那只雄健的江鸥

就更加猛烈地摇起了翅膀

显然它赞同我的话

可能,它是我的前世



连平桃花文化周开幕


应该说,喜气洋洋的桃花周开幕式

是一株鹰嘴桃树开花的全过程

那位穿旗袍的主持人,是一只薄翼小蜜蜂


领导致辞的时候,大群的蜜蜂都带着声音到了

春天嗡嗡嗡一片

毕竟家园很大,桃花点燃的火焰多达万亩


五个月之后,这里所有的桃花都会蜕成雏鹰

一齐张开青白红三色翅膀

那时候,所有的枝杈都停止颤动,成为起飞的跑道


天下罕见的鹰嘴桃,那时候,就这样成群出发

飞出连平,飞遍广东,飞向全国

清甜、爽脆、蜜味浓郁

这是天下人的口感,也可以说是

一只鹰,飞翔于九天的一道最优雅的弧线


这一刻,我坐在嘉宾席上,虽说

今天的风凉意还很浓

但我与枝头上所有的桃花,都迸足了夏天的力量

相信,五个月后,我两胁长出翅膀是可以预期的

我新出的诗集封面,青白红三色的设计

也是可以预期的

清甜、爽脆、蜜味浓郁,若你为我写篇诗评

用这三个形容词,也是必须的



走访苏家围


这是一次诗意的访问,就为

我这个来自杭州的访客

被免职的前杭州市长苏东坡,亲自拉开门栓


开眼界了——

厚实的围屋,方形的围屋

被迫迁徙千里万里的客家人的沉重盔甲


你好啊,苏市长,这苏家围村如今住着的

真是你的嫡系子孙么?


我明白,你的诗情,是护佑子孙的最佳盔甲

白日,风吹过苏家围的竹林

能听见“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吟哦

夜间,苏家围上空,总会高挂“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而一片小小竹叶,落入村后那条东江,也能激起

“一池春水绿生时”的七字涟漪


情况很明白,苏家围村民至今个个健康,皆因

每日食谱,都是《东坡乐府》


对我,一个来自西子湖畔的访客

能否,请杭州老市长赏一个优先“入围”

让我在“此心安处是吾乡”这七字地基上

租一茅庐,钓鱼、煮竹,以及

写完一整册诗集



东坡私塾:“拔魁”牌匾


幸亏还剩最后一块,此时高悬于厅

原先共63块,其中62块毁于一场当代浩劫

只剩喜极而泣的这一块,此时

“拔魁”二字高悬在我头顶,像炸开的一声春雷


当年,喜泣的自然是“拔贡生”本人

“选拔贡入国子监的生员”,多么荣耀的一种

喜泣的,当然还有含辛茹苦的父母,几乎在唢呐声里昏迷

孩儿啊,父母抽筋剥皮,就为的这一日


“拔魁”,显然,就是录取通知书的意思

没被烧毁的这一块,正是苏东坡第28代孙的录取喜讯

我能想象这一日苏家围村的狂欢

苏轼的子孙们在舞龙与舞狮之后,又舞起自豪与坚韧


幸亏还剩一块,能让我仔细思索苏氏一门持续的光荣

想及那场当代文化浩劫的可悲

我在东坡私塾久坐,倾听

一竿三月的幼竹,在“拔魁”牌匾里的噼啪发声

导游连喊快走,我都没有听见


作为一名当年参与过“破四旧”的红色卫兵

甚至,我会不顾廉耻地遐想:

锣鼓队、唢呐队、舞龙队、舞狮队,今夜

一齐进入我的梦境

目标明确,为我而来

那一刻,我的父母也栩栩如生了,两人抱头而泣



义合镇,东江古码头


我很愿意想象河水与柳岸拥抱的当年,自然,现在

这里已经很冷清了


当年,半条东江走上岸,用的全是急促的碎步

是那种姑娘扑向情郎的喜悦


箩筐搬上去,鱼篓捎上去,米袋扛上去

东江是连接老少的腰带

东江是连接男女的血管


为了物资补给,为便于人们朝拜义江古庙

这个小码头成为东江的大漩涡

社会愿意在这里打个虎跳


我很愿意想象农耕社会的开心

那时候人们忙忙碌碌,把水搬上土地

把土地搬进水里

那些忙忙碌碌的人都是我们的祖先,他们

没有把忧虑与抑郁传给我们


现在这里已经很冷清了,但我还是感到了快乐

同时,也很感恩,我们的祖先如此慷慨地

给了我们

患上抑郁症的自由

我们内卷,我们不流动,我们只在原地

打虎跳



圣迹苍岩洞


据说六祖慧能曾在此洞隐居,他南逃广东以后,首先

找到了这只偌大的山洞,他太需要

用一整座山来打造盔甲了


石莲花当作蒲团,石钟乳是击槌

就需要这么一个安全的地方,把佛经摊开

洞内四季恒温22度,这与

释迦摩尼坐在菩提树下的气候,十分般配


至于这座山洞后来的功用,也完全合乎逻辑

新中国一诞生,这里就成了驻军的弹药库

说到底,佛家禅宗并不排斥武功

排列整齐的爆破筒,使人联想到少林寺的棍僧


洞内风声呼呼水流潺潺

我侧耳,仔细辨别

这是念经声,还是旋风腿?


是六祖慧能带着和平走了,留下了冲锋枪和手榴弹

还是穿军衣的棍僧重新集合,诵起了大悲咒与金刚经?



旗石村的“竹海讲事”


以它们的刚直与青翠作证,这石凳旁的一竿竿青竹

其实是一个个合格的调解员

大风吹过竹林的声音,是它们有节气的发言


请这里就坐,请亲爱的村民把矛盾摊在桌面上

不管甲方乙方哪个先发言

不管是山林纠纷,还是宗族矛盾

请这里就坐,这里的调解员不光有村委会的人

还有竹子,这一个个挺拔的立场

这一块块刚硬的竹节


据村委会介绍,至今,村里已调解完毕四个重大纠纷

土地与土地握手言和

矛盾与矛盾挥手再见

每一回,清风都很强劲,竹叶的鼓掌哗哗作响


往后,请重大的人民内部矛盾都绕道走,不要走过

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上坪镇旗石村

这里有一片竹海会把你们打散

不是交给小鸟啄离,就是交给山溪冲走

反正,不把矛盾退还给甲乙双方


如果一次不行,那就两次、三次

竹子的韧性,大家都是知道的

那就对了,那就请坐下

咱们开始吧



龙川考棚


这是考秀才之用的,是广东现存的唯一清代考棚

我若生在清代,分娩于岭南,则就

很可能,弱冠之年战战兢兢,抬左脚跨过这高高的门槛

若当年父母有点小钱,供我读过私塾


三天的日子是不好过的,这是实话

考号很小,吃喝拉撒睡全在里面

有夜壶,有马桶,有干粮

拼成考桌的两块长木卸下,就是床板

供你做梦,梦到中了秀才

梦到喜报到家,父母泣不成声


若考试作弊,那是要杀头的

墙上画着刽子手高举屠刀的照片

依稀看见,有鲜血从白墙流下

也依稀听见,当代搞纪律的同志在说

作点弊,亦难免,小孩子懂啥

教育一下算了


社会在进步,梦做在了不同的地方

血也流在了不同的地方



走过佗城古镇


赵佗为“南下干部第一人”,这话,可是当年领袖说的

赵佗若不南下,自然

岭南的老虎、蠎蛇、荆棘、野猪都很高兴

只可能瀑布表示遗憾,没有高亢的西北秦腔来押韵

清泉也可能不开心,没有温娴的中原淑女来梳妆


当地的越族土著起先不高兴,他们

把所有的大山,都搭上了弓弦

后来就高兴坏了,其头领被赵佗委了重任

女儿还可入嫁中原将士

于是拖儿带女,蜂拥进入秦朝

东江、西江、珠江,再不拿来拉成弓弦


赵佗属下号称五十万

五十万人后来都成了南越国的国民

那时候,不独立建国真的不行

秦二世死了,中原乱了

赵佗这个龙川县令果断成了岭南的皇上

他用岭南的花梨木,给自己

打造了一张龙椅


于是,每一颗南国椰子都有了玉玺的形状

一旦成熟,就砰砰砰掉落

岭南的土地盖满赵家印戳


我今日闲步的佗城古镇,就是当年的龙川县城,就是

“南下干部第一人”赵佗的龙兴之地

古城墙尚有遗址

我手扶箭垛,一遍遍思索

广东、广西、海南与赵佗的关系,与他那张

花梨木椅子的关系


看来,有所作为,就得南下

即便不南下,南巡也成

哪怕不南巡,贬到龙川也行,亦可

以平生所学,文化惠民,就如同苏轼

总之,此生要怀揣指南针

不要怕荆棘,不要怕蠎蛇,只想着

这辈子,如何绝处逢生



河源“霸王花”米粉


人世繁忙,总有一盏路灯亮着

哪怕你走得很远,哪怕故乡已落在地平线以下

总有隐约的光芒,在归路尽头闪烁


生长于河源的最优质的大米,以及

取自万绿湖的天然净水,就这样

结构为一碗米粉的交流电


就这样,乡愁隐隐闪炼

伴着亮仔,伴着靓妹

清香、爽滑、弹性、细腻,这些词汇

成了某种光芒的形容词


说实话,方向就是一种口感

滑溜的米粉就是扑簌簌的眼泪

磨浆、脱水、臼夯、水蒸、切丝、晾晒、成形

我的父亲,我的爷爷,今夜

你们还在如此操劳么?


对于广东河源的游子来说

地球的任何一条经纬线,都是米粉搓成的

再炽烈的太阳,也难敌

一盏温柔的路灯


我的父亲,我的爷爷,请放好筷子

亮仔与靓妹都要回来充电了

清香、爽滑、弹性、细腻

他们的一生,都想这样放光



佗城大包


请拿着,这叫佗城大包,松松软软

甚至,肉馅都能溢出面皮之外

你咬一口,又是咸鲜,又带甜味,又有肉香,是不是?

总之,我用一大堆形容词也说不清准确的滋味

总之,这就是我们鼓鼓囊囊的佗城大包

我们佗城人饱满的待客之心


我们佗城人的祖先,都是跟着赵佗将军从中原来的

所以我们一向有麦子的厚道

不信你再咬一口

你要小心热油从嘴角流下来

我们热乎乎的心简直就翻在面皮外头


选材、剁肉、和馅、揉面、醒面、捏制、火蒸

这七道工序,都揉合着中原的麦香与东江的水汽

确实,你不光是在吃包子

你是在吃文化


我们佗城人每天早上都少不了佗城大包

相信,你们外地人也是

那就早上起身,来老姜包子铺排队吧

我们老姜牌号的,最为正宗


我们不说一大套一大套的

真理,往往特别简单:

生活要有品质,先从包子开始



走进东源的客家擂茶馆


今天我要当个客家人,今天我要喝擂茶

我要让生茶、炒米、枸杞、桂圆、红枣在我腹中翻江倒海

我要在岭南寻找中原


根据不同季节,采用不同药食

总之,讲究药食同源,这是华夏最古老的饮茶方式

总之,我们中国人现在的繁衍兴盛,与

生茶、炒米、枸杞、桂圆、红枣有关


大家都用小勺子舀,都说好喝

在一场关于茶的擂台赛中,似乎,一众茶客全都败下阵来

真的,以后龙井、碧螺春、毛峰、瓜片、猴魁、银针

都要谦虚一点了


其实,客家人走在中国的任何地方,都是响当当的主人

他们永生不灭

他们不管在哪里一跺脚,那里

就是擂台

他们不管在哪里一端碗,那茶

就叫擂茶




广东河源,宜居之地!


广东河源,宜居之地!


广东河源,宜居之地!


广东河源,宜居之地!


广东河源,宜居之地!


广东河源,宜居之地!


广东河源,宜居之地!


广东河源,宜居之地!


广东河源,宜居之地!


广东河源,宜居之地!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