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最好的农家院 1、下营镇山野田园农家院 适合人群:亲子家庭,有动物喂养、农耕体验项目。 八仙山森呼吸农家院 关键词:森林氧吧,徒步后享用野生菌菇宴...
2025-10-11 0
碧沚亭。
月湖芳草洲的假山上,一座攒尖顶的三角亭静静伫立。远望那飞檐如垂天之翼,在湖光水色间划出优雅的弧线;近看则见亭角玲珑,与四周的竹影花光相映成趣。这座名为“碧沚亭”的现代亭台,实则是为追忆南宋那座著名的“碧沚亭”而建。它承载着一个关于书香、气节与文人风骨的故事。
全祖望的《再叠双湖竹枝词》中有“何来梧竹清风别,碧沚深居十二郎”句,这十二郎就是史守之。史守之的父亲是南宋名相史浩的长子史弥大。史守之在同辈中排行十二,称为“十二郎”。“师水弥之卿”,史家到史守之这一辈,是最为鼎盛的时候。史家的第二个丞相史弥远,也就是史守之的叔父把持着朝政。
史守之生性淡泊,官至朝奉大夫。由于不满史弥远专权朝政,他辞官回到故里。祖父史浩致仕后居住于月湖菊花洲,月湖之西有其别墅“碧沚”,亭台水榭,竹木环绕。史守之在祖父的“碧沚”筑楼藏书,使碧沚成为文人雅集之地。
耿介磊落的史守之,深居月湖读书藏书。他著《升闻录》规谏史弥远。史弥远对这个侄儿也有所忌惮,“弥远甚畏之,每有所为,辄戒其家,弗使十二郎知。”意思是史弥远但凡要做些“动作”,就告诫家人不要让史守之知道。
芳草洲。
史守之藏书三万卷(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记载),以经史、文集、金石碑刻为主,其藏书之丰,治学之精,甚至惊动了皇帝。宋宁宗曾御笔亲书“碧沚”二字以赐,这无疑是对史守之及其藏书事业的极大肯定。史守之的藏书楼就被称为“碧沚亭”。
南宋《宝庆四明志》载:“史守之碧沚藏书,精校雠,甲于四明。”“校雠”意指校对、核订书籍文字,可见史守之在藏书之余,对典籍的整理和学术研究亦有极高造诣。
南宋月湖的藏书之富,有“南楼北史”的美誉。“楼”指的是楼钥,楼钥有藏书楼“东楼”。史守之曾向楼钥学习古文写作。“史”便是这位甘守寂寞的十二郎。值得一提的是史守之的藏书印鉴,主要有“碧沚”“旧学图书”“史氏家传翰林收藏”等。
碧沚的珍贵不仅在于藏书之丰,更在于那份超然物外的气度。史守之出身权门望族,却不慕浮华,反而追随被当时贬谪的理学家杨简研习心学。据《慈湖遗书》记载,杨简曾多次在碧沚讲学,并为史守之校勘藏书题跋。明代范钦在《天一阁集·碧沚寻踪记》中自述,其建阁前“三访碧沚故址,仰止前贤”,足见影响之深远。清代徐时栋的“碧沚亭荒草自春,史家园子范家邻”诗句,道尽了后人对这段风雅往事的追怀。在《天一阁·月湖历代诗词汇编》中,南宋以降,许多名家都写到“碧沚”,可见碧沚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而今重立的碧沚亭,并非当年碧沚亭遗址。碧沚亭的万卷藏书,在宋末元初已有散出,部分或经袁氏家族转入袁桷清容居,余者毁于宋元之际兵燹或流落民间。但月湖千年不绝的文脉仍在赓续。史守之留下的“一泓月色涵秋影,万籁风声度夜凉”的诗句,恰似这座小亭的魂魄——在历史的长风中,眷念着那一抹文化的清辉。当夕阳为亭角镀上金边,恰应验了楼钥 “此中最得夕阳多”的咏叹,那是书香对光阴最深情的挽留,是历史与文化的对话,在月湖之上,生生不息。
作者简介
赵淑萍,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文艺评论家、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副会长,宁波市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海曙区作家协会主席。作品曾获第十届小小说金麻雀奖、多次获全国微型小说奖。
相关文章
天津最好的农家院 1、下营镇山野田园农家院 适合人群:亲子家庭,有动物喂养、农耕体验项目。 八仙山森呼吸农家院 关键词:森林氧吧,徒步后享用野生菌菇宴...
2025-10-11 0
金秋十月 天干物燥伴随着阵阵秋风火灾风险也在悄然累积每一次火情背后都可能是一个家庭的悲剧和一片生态的伤痕所以无论您是奔赴山野欣赏层林尽染的秋色还是安居...
2025-10-11 0
中新网河南新闻10月11日电 (杨大勇)2025年国庆假期,以中医药文化为元素的“医圣奇妙游”活动在南阳医圣文化园推出,吸引了大批游客。图为活动现场的...
2025-10-11 0
作为一名从河北来的大学生,拖着沉重的行李箱走出兰州西站的那一刻,我便对这个陌生的城市充满了好奇,于是我便拿出手机记录下第一次相遇。初秋的风不同于河北的...
2025-10-11 0
当历史的风拂过蔚蓝海岸当赤色印记照亮岁月的灯一场跨越时空的红色之旅便在威海的山海间悄然启程在碧海蓝天的环抱中触摸红色印记重温峥嵘岁月~Line1:刘公...
2025-10-11 1
悄悄的,悄悄的风里已传来秋天的讯号接下来的几个月杭城就像打翻了调色盘将用最多彩的景色赠予你金秋的美好黄山栾是秋天最早的信使道路两侧小黄花在枝头开成一片...
2025-10-11 0
四季自驾长江规划形式:一个一车自驾线路:长江源头、上游、中游和下游分期:春、夏、秋、冬安排:1)2024年夏季,夏驾,长江源头(已完成);2)2025...
2025-10-11 0
2025年一个夏日的傍晚6点,我和老伴赶早吃了晚饭,走进了正对着黄果树大瀑布的六角亭阳台,急不可待地望着一抹金色余晖中的大瀑布。沿着山崖间的石梯走下来...
2025-10-11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