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涅瓦河船歌与十二月党人广场——俄罗斯十日赏秋纪行之九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11日 15:11 2 admin
涅瓦河船歌与十二月党人广场——俄罗斯十日赏秋纪行之九


10月5日,是我们旅行团俄罗斯之旅的收官之日。这天行程紧凑而丰盈:上午乘游船游弋涅瓦河,饱览圣彼得堡两岸风光,沉醉于船舷边的俄罗斯歌舞;之后,我们驻足十二月党人广场,在青铜骑士的凝视下,触摸历史与建筑交织的厚重质感。

涅瓦河船歌与十二月党人广场——俄罗斯十日赏秋纪行之九

图1、瓦河游船码头


一、涅瓦河游船:两岸风景伴随着奔放歌舞


上午9:20,我们参加涅瓦河游船自费项目的六人小组,在“你好酒店”大堂集合。地导小罗在路边拦了两辆出租车,我们分乘前往游船码头。

涅瓦河船歌与十二月党人广场——俄罗斯十日赏秋纪行之九

图2、在圣彼得堡游览瓦河


圣彼得堡的涅瓦河,是这座城市的灵魂脉络——两岸错落的欧式建筑,白墙映着秋阳,圆顶衬着晴空,恍惚间竟有巴黎塞纳河的浪漫韵致。我们乘坐的游船不算庞大,分上下两层:上层是敞篷观光区,秋风拂过脸颊时能将两岸风光尽收眼底;下层则是玻璃密封舱,游客可安坐椅上,透过玻璃窗静静欣赏流动的风景。船上除了我们六人,还有一支二十余人的中国游客队伍,陌生的面孔因同赏一河秋色而多了几分亲切感。


涅瓦河船歌与十二月党人广场——俄罗斯十日赏秋纪行之九

图3、欧洲第一高塔——拉赫塔


游船顺流而下数百米,便抵达涅瓦河注入波罗的海的入海口。一座跨海大桥如长虹卧波,连接着入海口两岸;右岸的拉赫塔中心赫赫矗立,以354米的高度冠绝欧洲,成为河畔最醒目的地标;不远处,泽尼特球场馆的“飞碟”造型别具一格,2018年世界杯半决赛的激情呐喊,仿佛仍回荡在这片河畔。


涅瓦河船歌与十二月党人广场——俄罗斯十日赏秋纪行之九

图4、泽尼特球场馆


从上层甲板回到船舱时,一阵欢快的乐声已扑面而来——一支五人的歌舞乐队正等候着我们,成员们身着艳红色的俄罗斯传统服饰,格外亮眼。巴扬手风琴的悠扬与长号的嘹亮交织,他们边跳着踢踏分明的俄罗斯舞,边唱起《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熟悉的旋律让游客们纷纷跟着哼唱;当《茉莉花》的曲调响起时,全场更是掌声雷动。乐队还不时邀请游客共舞、做互动游戏,船舱里的笑声与歌声此起彼伏,将氛围推向高潮。表演结束后,乐队成员端出托盘,我们不少游客都主动放上了卢布小费,既是对这场精彩演出的感谢,也是一份跨越语言的心意。

涅瓦河船歌与十二月党人广场——俄罗斯十日赏秋纪行之九

图5、瓦河游船的俄罗斯歌舞


二、十二月党人广场:镌刻历史的城市核心


大巴车将我们载至金顶教堂旁的停车场,下车第一眼,便望见了巍峨的圣以萨基耶夫大教堂。这座与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伦敦圣保罗大教堂、佛罗伦萨花之圣母大教堂并称“世界四大圆顶教堂”的建筑,曾是圣彼得堡的最高建筑——其金色穹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也因此被当地人亲切地唤作“金顶大教堂”。站在这座宏伟的建筑前,人显得格外渺小,唯有仰头凝视时,才能读懂那份跨越百年的庄严。

涅瓦河船歌与十二月党人广场——俄罗斯十日赏秋纪行之九

图6、圣比得堡十二月党人广场与周围建筑


跟随罗导的脚步,我们走进一片林地环绕的广场——这里原是元老院广场,如今的名字“十二月党人广场”,承载着一段热血与悲壮的历史。1825年12月14日,刚登基的尼古拉一世根基未稳,一群追求自由的激进党人率领三千追随者在此集会,希望通过政变废除农奴制、推动改革。然而,这场起义最终被沙皇军队残酷镇压,参与者付出了惨痛代价,却也成为俄国革命运动的先驱,“十二月党人”的名号由此流传。1925年,为纪念这批先驱,广场正式更名,让这段历史永远镌刻在圣彼得堡的城市记忆里。


涅瓦河船歌与十二月党人广场——俄罗斯十日赏秋纪行之九

图4、十二月党广场周边部分建筑


站在广场中央环视四周,历史与现实在此交融:最高法院的庄重、圣彼得堡大学法学院与艺术学院教学楼的典雅、俄罗斯海军总部大楼的雄浑,再加上不远处的金顶大教堂,共同勾勒出圣彼得堡的城市核心轮廓,每一栋建筑都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过往与当下。


涅瓦河船歌与十二月党人广场——俄罗斯十日赏秋纪行之九

图5、金顶大教堂


三、青铜骑士:彼得大帝与普希金的诗性对话

广场的中心,矗立着彼得大帝骑马雕像,也就是普希金笔下的“青铜骑士”。这座雕像建于1766至1782年,高5米、重20吨,底座是一块重达400吨的整块花岗石,被誉为世界纪念性雕塑艺术的巅峰之作。雕像中,骏马前蹄腾空,似要跃过深渊,彼得大帝安坐马背,目光炯炯、神情坚毅,既有改革者的严厉,更有开拓者的自豪。关于马匹脚下践踏的形象,有两种解读:一说为蛇,象征阻碍彼得大帝改革的保守势力;另一说为龙,暗喻推翻蒙古金帐汗国的统治印记 。金帐汗国于1243年由成吉思汗长孙拔都建立,鼎盛时疆域横跨欧亚,1502年灭亡,延续259年。无论何种解读,从任何角度望去,这座雕像都散发着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涅瓦河船歌与十二月党人广场——俄罗斯十日赏秋纪行之九

图6、广场上的彼得大帝骑马雕像侧后


1832年,普希金迁居圣彼得堡,次年便写下了长诗《青铜骑士》——这是他所有作品中最具革命性的一部,副标题《彼得堡的故事》,道尽了专制制度与个体命运的矛盾悲剧。诗中,普希金用质朴的语言描摹人民的苦难,将批判的矛头指向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甚至特意加入一段“洪水来袭时,亚历山大一世束手无策”的描写,暗含对专制政权的质疑。长诗完成后,尼古拉一世曾要求普希金修改,却被他断然拒绝;直到普希金逝世后,经茹科夫斯基稍作改动,《青铜骑士》才得以出版。诗中那句叩问,至今仍回荡在广场上空:


涅瓦河船歌与十二月党人广场——俄罗斯十日赏秋纪行之九

图7、彼得大帝骑马雕像前瞻


“高傲的骏马,

你奔向何方?

你将在哪里停蹄?

啊!威武强悍的命运之王,

你就如此在深渊之底,

在高峰之巅,

用铁索勒激起俄罗斯腾跃向上?”


边车,2025年10月9日于广西南宁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