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浮山漫记:藏在青岛城央的自然诗篇|申艳娟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23日 11:04 1 admin

浮山漫记:藏在青岛城央的自然诗篇

作者 申艳娟

  青岛的山海画卷中,浮山是独特的一笔。它不似崂山那般声名远播,却如一块温润的碧玉,镶嵌在城市中央,成为市民与游客逃离喧嚣、拥抱自然的秘境。

2025年10月14日早晨七点从胶州市区出发,导航“浮山森林公园凤栖谷路停车场”,驱车70公里,用了一个半小时,到达浮山森林公园(浮山森林公园有多个入口,这里是距离浮山森林公园最高峰七观台最近的入口)。我带着几分期待走进浮山森林公园,开启一场与山海、草木的温柔邂逅。

入园便是满眼翠绿。脚下就是登山的木栈道,蜿蜒着向山林深处延伸,两旁的树木枝繁叶茂,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沿着步道拾级而上,沿途的惊喜不断。偶尔会遇见几只机灵的松鼠,拖着毛茸茸的大尾巴在树枝间跳跃,见人靠近,便一溜烟儿钻进树洞,只留下几片晃动的树叶;林间的鸟儿叽叽喳喳,仿佛在唱着欢快的歌谣,清脆的歌声回荡在山谷中。行至半山腰,几处观景台悄然出现,站在台上远眺,青岛的城市风光尽收眼底。红瓦绿树的老城区与高楼林立的新城区交相辉映,黄海的碧波在阳光下闪烁,远处的岛屿若隐若现,山海城融为一体,美得让人沉醉。

继续向上攀登519级台阶后,到达七观台,豁然开朗,山顶的风光令人惊叹。极目远眺,海天一色,无边无际,海风裹挟着大海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神清气爽。山顶的岩石形态各异,有的像展翅欲飞的雄鹰,有的像憨态可掬的熊猫,经过岁月的雕琢,每一块石头都仿佛有了自己的故事。

下山的路相对平缓,路上还有几个有趣的“口号”。我放慢脚步,细细感受山林的静谧。路边的野花肆意绽放,不知名的小草顽强地从石缝中钻出,展现着生命的力量。偶尔会遇见晨练的市民,他们或慢跑、或打太极、或放声高歌,脸上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浮山就像一位温柔的守护者,以它的宁静与包容,接纳着每一个前来的人,让人们在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中,忘却烦恼,重拾内心的平和。

浮山森林公园入口

浮山漫记:藏在青岛城央的自然诗篇|申艳娟

浮山森林公园导览图

浮山漫记:藏在青岛城央的自然诗篇|申艳娟

浮山森林公园登山木栈道

浮山漫记:藏在青岛城央的自然诗篇|申艳娟

浮山漫记:藏在青岛城央的自然诗篇|申艳娟

浮山森林公园登山途中的风景

浮山漫记:藏在青岛城央的自然诗篇|申艳娟

浮山漫记:藏在青岛城央的自然诗篇|申艳娟

浮山漫记:藏在青岛城央的自然诗篇|申艳娟

浮山漫记:藏在青岛城央的自然诗篇|申艳娟

浮山漫记:藏在青岛城央的自然诗篇|申艳娟

到达七观台了

浮山漫记:藏在青岛城央的自然诗篇|申艳娟

爬了519级台阶

浮山漫记:藏在青岛城央的自然诗篇|申艳娟

浮山漫记:藏在青岛城央的自然诗篇|申艳娟

在七观台上赏浮山森林公园美景

浮山漫记:藏在青岛城央的自然诗篇|申艳娟

浮山漫记:藏在青岛城央的自然诗篇|申艳娟

在七观台上留影

浮山漫记:藏在青岛城央的自然诗篇|申艳娟

浮山漫记:藏在青岛城央的自然诗篇|申艳娟

下山途中的风景

浮山漫记:藏在青岛城央的自然诗篇|申艳娟

浮山漫记:藏在青岛城央的自然诗篇|申艳娟

浮山漫记:藏在青岛城央的自然诗篇|申艳娟

在下山途中留影

浮山漫记:藏在青岛城央的自然诗篇|申艳娟

下山途中的风景

浮山漫记:藏在青岛城央的自然诗篇|申艳娟

浮山漫记:藏在青岛城央的自然诗篇|申艳娟

浮山漫记:藏在青岛城央的自然诗篇|申艳娟

在下山途中留影

浮山漫记:藏在青岛城央的自然诗篇|申艳娟

浮山漫记:藏在青岛城央的自然诗篇|申艳娟

浮山漫记:藏在青岛城央的自然诗篇|申艳娟

浮山森林公园风景

浮山漫记:藏在青岛城央的自然诗篇|申艳娟

浮山漫记:藏在青岛城央的自然诗篇|申艳娟

浮山漫记:藏在青岛城央的自然诗篇|申艳娟

浮山漫记:藏在青岛城央的自然诗篇|申艳娟

浮山漫记:藏在青岛城央的自然诗篇|申艳娟

浮山漫记:藏在青岛城央的自然诗篇|申艳娟

浮山漫记:藏在青岛城央的自然诗篇|申艳娟

  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想必所有中国人都不会陌生,但是它的碑心石来自青岛这事,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在导航里搜索“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心石开采旧址”,“共和国第一碑”的碑心石,就来自于青岛浮山。

  为了一探究竟,我按图索骥,在浮山森林公园里面找到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心石开采旧址”的石碑。据了解,自2000年起,被称作青岛“城市之肺”的浮山已经停止采石了,昔日的矿坑被逐渐回填。当年采石坑附近如今已经建成了住宅小区,据说那个坑已经被填上了几十米厚的土,几乎找不到任何痕迹了。但60多年前,那块300多吨重的青岛浮山花岗岩,就是从这里开采并运往北京的。

  回顾历史,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决议,为纪念在人民革命战争、民族解放战争和民主运动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1952年8月1日,修建纪念碑工程正式开工,“共和国第一碑”的建造,最主要的是选好碑心石,兴建委员会为此进行了三个多月的实地考察,通过反复对比、分析,认为青岛浮山的花岗岩最合适,它具备硬、韧、纯、细等特点,不易风化,能够长久屹立。而且,它的底色也很漂亮,有黑色斑点和白色斑点,将来在上面刻上字衬出来就会更美,最后选定青岛浮山花岗岩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料石。

  其实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心石,其尺寸是一块长约15米、宽3米、厚1米的整石。但是因为碑心石的毛坯石材在运输和雕刻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风险。要想保证碑心石不折断,这块石料在开采时的厚度就必须达到2到3米。这就意味着,毛坯的重量将达到300吨以上。在当时建国之初,百废待兴的大环境下,这块300多吨重的巨石,从青岛浮山上开采,千里迢迢运到北京,其中的艰辛困苦、付出的心血可想而知。

  据相关资料介绍,当时是人工开凿40多个炮眼,用100把钢楔子、8个承重200吨的千斤顶才将巨石剥离。而后,从山上到青岛火车站,在连绵起伏的丘陵路上铺设枕木、圆木,再靠3台进口大马力拖拉机牵引前行。短短30公里运石路,整整走了34天,堪称运输史上的经典。

如今,青岛浮山上开采出来的这块巨石已经成为了整个国家的记忆与纪念。

浮山漫记:藏在青岛城央的自然诗篇|申艳娟

  走出浮山森林公园时,回望这座不高却充满生机的山,心中满是不舍。浮山没有奇绝的景观,却有着最质朴的自然之美,它用宁静与惬意,成为青岛人心中最温暖的角落。


浮山漫记:藏在青岛城央的自然诗篇|申艳娟

作者简介:申艳娟,1963年10月出生,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人。系原北京军区守备第3师首任政委申泰昌的女儿。现居住在北京,在北京城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工作,是一名电气工程师,现已退休,被聘为国家国史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高级专家,紫云书画院副院长,有多篇文章在网络等多家媒体发表。业余爱好:旅游、运动、写作。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