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冬初的昆明,褪去盛夏燥热,换上五彩盛装。从五华区的“鸥遇银杏”,到盘龙区古迹与自然交织的“多巴胺”玩法,从官渡区街巷的鎏金盛景,到安宁螳川的红枫绚...
2025-10-24 0
浮山漫记:藏在青岛城央的自然诗篇
作者 申艳娟
青岛的山海画卷中,浮山是独特的一笔。它不似崂山那般声名远播,却如一块温润的碧玉,镶嵌在城市中央,成为市民与游客逃离喧嚣、拥抱自然的秘境。
2025年10月14日早晨七点从胶州市区出发,导航“浮山森林公园凤栖谷路停车场”,驱车70公里,用了一个半小时,到达浮山森林公园(浮山森林公园有多个入口,这里是距离浮山森林公园最高峰七观台最近的入口)。我带着几分期待走进浮山森林公园,开启一场与山海、草木的温柔邂逅。
入园便是满眼翠绿。脚下就是登山的木栈道,蜿蜒着向山林深处延伸,两旁的树木枝繁叶茂,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沿着步道拾级而上,沿途的惊喜不断。偶尔会遇见几只机灵的松鼠,拖着毛茸茸的大尾巴在树枝间跳跃,见人靠近,便一溜烟儿钻进树洞,只留下几片晃动的树叶;林间的鸟儿叽叽喳喳,仿佛在唱着欢快的歌谣,清脆的歌声回荡在山谷中。行至半山腰,几处观景台悄然出现,站在台上远眺,青岛的城市风光尽收眼底。红瓦绿树的老城区与高楼林立的新城区交相辉映,黄海的碧波在阳光下闪烁,远处的岛屿若隐若现,山海城融为一体,美得让人沉醉。
继续向上攀登519级台阶后,到达七观台,豁然开朗,山顶的风光令人惊叹。极目远眺,海天一色,无边无际,海风裹挟着大海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神清气爽。山顶的岩石形态各异,有的像展翅欲飞的雄鹰,有的像憨态可掬的熊猫,经过岁月的雕琢,每一块石头都仿佛有了自己的故事。
下山的路相对平缓,路上还有几个有趣的“口号”。我放慢脚步,细细感受山林的静谧。路边的野花肆意绽放,不知名的小草顽强地从石缝中钻出,展现着生命的力量。偶尔会遇见晨练的市民,他们或慢跑、或打太极、或放声高歌,脸上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浮山就像一位温柔的守护者,以它的宁静与包容,接纳着每一个前来的人,让人们在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中,忘却烦恼,重拾内心的平和。
浮山森林公园入口
浮山森林公园导览图
浮山森林公园登山木栈道
浮山森林公园登山途中的风景
到达七观台了
爬了519级台阶
在七观台上赏浮山森林公园美景
在七观台上留影
下山途中的风景
在下山途中留影
下山途中的风景
在下山途中留影
浮山森林公园风景
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想必所有中国人都不会陌生,但是它的碑心石来自青岛这事,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在导航里搜索“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心石开采旧址”,“共和国第一碑”的碑心石,就来自于青岛浮山。
为了一探究竟,我按图索骥,在浮山森林公园里面找到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心石开采旧址”的石碑。据了解,自2000年起,被称作青岛“城市之肺”的浮山已经停止采石了,昔日的矿坑被逐渐回填。当年采石坑附近如今已经建成了住宅小区,据说那个坑已经被填上了几十米厚的土,几乎找不到任何痕迹了。但60多年前,那块300多吨重的青岛浮山花岗岩,就是从这里开采并运往北京的。
回顾历史,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决议,为纪念在人民革命战争、民族解放战争和民主运动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1952年8月1日,修建纪念碑工程正式开工,“共和国第一碑”的建造,最主要的是选好碑心石,兴建委员会为此进行了三个多月的实地考察,通过反复对比、分析,认为青岛浮山的花岗岩最合适,它具备硬、韧、纯、细等特点,不易风化,能够长久屹立。而且,它的底色也很漂亮,有黑色斑点和白色斑点,将来在上面刻上字衬出来就会更美,最后选定青岛浮山花岗岩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料石。
其实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心石,其尺寸是一块长约15米、宽3米、厚1米的整石。但是因为碑心石的毛坯石材在运输和雕刻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风险。要想保证碑心石不折断,这块石料在开采时的厚度就必须达到2到3米。这就意味着,毛坯的重量将达到300吨以上。在当时建国之初,百废待兴的大环境下,这块300多吨重的巨石,从青岛浮山上开采,千里迢迢运到北京,其中的艰辛困苦、付出的心血可想而知。
据相关资料介绍,当时是人工开凿40多个炮眼,用100把钢楔子、8个承重200吨的千斤顶才将巨石剥离。而后,从山上到青岛火车站,在连绵起伏的丘陵路上铺设枕木、圆木,再靠3台进口大马力拖拉机牵引前行。短短30公里运石路,整整走了34天,堪称运输史上的经典。
如今,青岛浮山上开采出来的这块巨石已经成为了整个国家的记忆与纪念。
走出浮山森林公园时,回望这座不高却充满生机的山,心中满是不舍。浮山没有奇绝的景观,却有着最质朴的自然之美,它用宁静与惬意,成为青岛人心中最温暖的角落。
作者简介:申艳娟,1963年10月出生,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人。系原北京军区守备第3师首任政委申泰昌的女儿。现居住在北京,在北京城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工作,是一名电气工程师,现已退休,被聘为国家国史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高级专家,紫云书画院副院长,有多篇文章在网络等多家媒体发表。业余爱好:旅游、运动、写作。
相关文章
秋末冬初的昆明,褪去盛夏燥热,换上五彩盛装。从五华区的“鸥遇银杏”,到盘龙区古迹与自然交织的“多巴胺”玩法,从官渡区街巷的鎏金盛景,到安宁螳川的红枫绚...
2025-10-24 0
去年写了一篇文章,《广西人文:金秀,鹿寨一排到四排背后还隐藏了五排到十排的故事》,虽然理出了一些地名老故事,但是,还是有些不明白,古代的时候,为什么在...
2025-10-24 1
旅游时报2025-10-23 19:59:01小红书@微缩小清醒秋天的脚步总是带着惊喜悄然来临当你走进“上海最美唐风古建筑”宝山寺便能捕捉到秋天最鲜明...
2025-10-23 0
N海都全媒体见习记者 蔡怡晴 通讯员 姜亮近日,位于福州新区(长乐区)的南山公园喷泉处附近的向日葵进入盛花期。近2000平方米的花田内,千余株向日葵迎...
2025-10-23 0
随着古镇深度游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细细体验的古镇中的吃喝玩乐,来享受青石板路、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民宿美食的古镇亮点。徐徐打卡,小伙伴们还会仔细研...
2025-10-23 0
AUTUMN秋光入画月色如练云南第一洞-阿庐古洞藏着多肉童话!200万株绿植打造的秋日治愈秘境,免费开放中→一场奇妙的童话之旅即将展开!在这个金秋时节...
2025-10-23 0
开篇,我真的只能用惊呆了来形容,这场面,谁见了,谁惊讶!登上华山顶后,现场做饭炒菜……你真的也没有看错,就确有其事;事件就发生在昨天的华山山顶,一个身...
2025-10-23 1
秋高气爽,风里藏着桂花的甜香,正是出门漫游的好时候,可是一查景区门票价目表,刚燃起的兴致就凉了半截?别愁!这9个神仙去处门票0元,风光却能美到定格时光...
2025-10-23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