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市旅游市场迎来升温,错峰出行的游客特别是老年人来并探寻三晋历史文脉。图为11月2日,众多老年游客在清徐葡萄文化博物馆参观。郭苑甫摄...
2025-11-05 3
来源:光明日报
除了送去流动展览,博物馆还能为社区做什么?除了做志愿服务,社区还能帮博物馆干点啥?博物馆与社区如何协同发展,记者在近日于江苏苏州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博物馆学大会上找到了答案。
博物馆工作的核心是“人”
据统计,中国现有8500万残疾人与3.1亿老年人。仅2024年,苏州博物馆接待的约500万人次观众中,就包含老年观众32万人次、残障观众近万人次。这些数字背后,反映出博物馆无障碍建设的现实迫切性。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需求,10月24日,《中国博物馆无障碍建设指南》在第二届中国博物馆学大会上正式发布。这一指南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博物馆无障碍建设迈入标准化、系统化的新阶段。
在本次博物馆学大会现场,苏州博物馆的“关爱·幸会苏博——无障碍主题展览”吸引了众多目光。展览借助触摸、气味、AR设备、语音导览等多感官交互方式,为视障、听障及老年观众打造无障碍观展体验:视障观众可以亲手触摸高仿的文物模型与建筑构件,听障观众可以通过AR手语导览了解展品背后的故事,老年观众则可使用大字版说明词与苏州方言语音讲解,感受文化之美无障碍传递。“一个博物馆的温情,体现在管理者是否愿意为提升1%的观众的参观体验投入精力。”苏州博物馆馆长谢晓婷谈道。
除了关注特殊群体需求,提升普通观众参观体验同样至关重要。在此方面,上海博物馆的努力可圈可点。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介绍,博物馆从活动策划与服务设施两端同步发力,以增强参观的舒适度与参与感。比如,上海博物馆东馆近三分之一的面积划为公共服务区,设置充裕的休息区,九成以上展厅免费免预约开放。
放眼全国,各博物馆在无障碍设施建设、全龄友好的展览设计、丰富多样的社教活动等方面积极探索,这些实践共同推动着博物馆从“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让文化资源真正惠及更广泛的公众。
让公众参与进来
在传统观念中,社区是博物馆的服务对象,如今这种观念正在被颠覆。新时代,公众正深度参与博物馆事业,成为激活博物馆发展的新引擎。
“宁波博物院外墙的砖瓦,大多是在宁波旧城改造过程中收集而来,从汉晋到近代都有,而宁波帮博物馆的藏品,一半以上来自捐赠。二者无论从物理空间还是文化内涵来看,均扎根社区。”宁波博物院院长张亮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宁波博物院的两个馆区就是与社区共建的结果。
公众在参与博物馆文化活动中,不仅是观众、收获者,还可以是智慧和创意的贡献者。
“博物馆与公众之间要相互滋养,共同成长。要让观众从参观者变成文化体验者、参与者和贡献者,推动公众和当地社群积极参与博物馆的动态发展。”会上,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荣休馆长许杰谈了自己的看法。
近年来,我们能看到不少公众参与博物馆展览策划环节的实践。广东省博物馆副研究馆员陈岱娜以“皮影里的中国”展览为例,介绍了博物馆与社群连接产生的强大合力。策展团队联合民间皮影收藏爱好者,不仅补充了当代皮影展品,丰富了展览内容,还联合组织了体验式的皮影雕刻和沉浸式表演等有趣的社教活动。她强调,除了民间兴趣团体外,网络社群的力量也不容忽视。“很多文博大V有自己的粉丝群,号召力也很大。”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案例也能证明这一趋势。他们办展览前会邀请学校的学生来担任大使,让他们深度参与活动策划,其创意让展览更贴近年轻受众。
与会人士认为,当博物馆从“供给者”转为“共创平台”时,文化传承便不再是单向输出,而是一场每个人都能参与、共创、共享的动态旅程。
在共创共享中共同成长
博物馆和社区,如同大树与土壤:博物馆这棵大树越枝繁叶茂,说明从社区这块土地中获取的营养越多,同时浓密的绿荫又会反哺这片土壤上的生灵。因此,“博物馆要从文化的保存者,积极转变为社区发展的推动者和共同成长的有机体。”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说,“要将博物馆自身建设成一个促进社会连接、培育文化认同的可持续的社会空间。”
郑州博物馆副馆长郭春媛从该馆实践出发,阐释了博物馆和社区之间的关系:“我们馆在赋能社区的同时,社区也在赋能我们。比如在社区举办活动过程中,社区的成员也被吸引并主动走进博物馆成为志愿者。博物馆应该把自己的触角最大限度延伸到最接地气、最真实的社区中,成为社区历史记忆的守护者,文化平台的搭建者,社区成员终身学习的支持者。”
博物馆与社区的双向滋养还体现为博物馆的发展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比如,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带动城市综合消费超过350亿元。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的建设,推动了地铁、立交桥等基础设施升级;秦汉馆开放之后,秦汉新城的旅游景点接待人数由2023年的825万人次增加到2024年的991万人次。
从“单向服务”到“双向赋能”,当下的博物馆,正以开放姿态融入城市脉络,在与社区共创共享中共同成长——“在双向奔赴中照亮彼此”,与会人员如是说。
相关文章
大溪地旅游攻略 大溪地旅游攻略如下:必游景点:大溪地公园:欣赏山谷、森林、湖泊和瀑布等自然风光,参与森林漫步、自行车等森林活动,深入体验大自然的恩赐。...
2025-11-05 3
来源:光明日报 除了送去流动展览,博物馆还能为社区做什么?除了做志愿服务,社区还能帮博物馆干点啥?博物馆与社区如何协同发展,记者在近日于江苏苏州召开的...
2025-11-05 8
福田上步绿廊公园内24小时自助智能木屋琴房持续走红,吸引众多市民携孩童、音乐爱好者排队体验。“在树林里弹琴太治愈了!”近段时间,上步绿廊公园内全国首个...
2025-11-05 8
10月29日,来自香港、澳门、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的88名游客在泰山脚下的岱庙体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千人祭孔封禅仪式。游客在沉浸式体验历史时空的同时,亲身...
2025-11-05 8
2025年重阳节,南昌滕王阁旅游区如期启幕第八届金婚盛典。作为滕王阁文旅IP的特色活动,本次盛典以文学经典《滕王阁序》为纽带、以传统重阳佳节为载体,核...
2025-11-05 5
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如火如荼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加速成型在这样充满活力的契机下SNST(日落计划)将登陆海南2025海南汽车生态露营博览会暨海花岛露营生活嘉...
2025-11-05 6
车行赣鄱大地,风里已裹着深秋的清冷。掠过群山脚下的稻田时,金黄正顺着大地流淌,偶有几株乌桕树燃着朱红,倒令人想起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 的悠然。原来江...
2025-11-05 6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