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走进辛集商场街,寻百年市井变迁

排行榜 2025年09月29日 10:00 6 admin
走进辛集商场街,寻百年市井变迁

关注我们,发现更多城市之美

走进辛集商场街,寻百年市井变迁


历史悠久的商场街

河北,自古为京畿重地,积淀着悠久的燕赵商业文明。辛集市辛集镇位于京广驿道上,滹沱河流经镇北,便利的水陆交通孕育出深厚的冀商传统。正如光绪《束鹿县志》所记载:“人满之区,工于谋利,贸易每出万里外。”商贸之繁盛尤其体现于明清,商贾云集,街市宏敞,日进斗金,发达的皮毛业带动百业兴旺,吸引了五湖四海的商人前来贸易。

走进辛集商场街,寻百年市井变迁


为了满足商业服务的需要,辛集市辛集镇在皮店街南平行处开辟了一条东西长街——商场街,自明清起,便是一条商肆与行当云集的墟市大街。根据《古镇风情图》的描绘,过去的商场街摩肩接踵、人声鼎沸。各式特色小吃摊忙得火热,煎饼、肉盒、卤煮鸡、豆腐脑等小吃美食应有尽有,满街飘香;铜器铺、铁器铺、戏装行、捏糖人儿等手艺行当令人眼花缭乱;逛庙会的、看马戏的、说书的、卖字画的、卖花鸟的……放眼长街,这里几乎涵盖所有日常消费所需,难怪商场街也被老辛集人亲切地称为“小王府井”。商场街亦连贯着辛集皮毛历史上重要的皮毛贸易地点——皮店街。

走进辛集商场街,寻百年市井变迁


慢步,聆听老街的故事

作为辛集古时贯穿东西的市井老街,商场街烙印着百年间的商贸变迁。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百货公司、五金公司与老日杂商场等各式国营单位都在商场街上,这里亦是老图书馆、新华书店、老戏园子与影院等文艺场所的落址之地。今日,饱经历史沉浮的商场街,诸多古建早已损毁不在,却仍能透过老街老房的肌理,触摸到几十年前的市井气息。

走进辛集商场街,寻百年市井变迁

九月中旬的辛集,已泛起初秋的凉意,湛蓝的天空下,商场街如同一位暮年老者,慢悠悠地与时间对望。自西向东走,首先被街道南边一栋方正的四层式大楼吸引住目光。原来,这里曾是辛集老图书馆。当阳光尽情挥洒下来,明亮的求知殿堂仿若浮现出一个个昔日伏案阅读的身影。如今时光已远,但墙壁上“服务第一,读者至上”的印迹依稀可见。

走进辛集商场街,寻百年市井变迁

往前走几十米,路北51号有座屋顶为深红色的平房,据《辛集市志》记载,这里曾开着一家解放书店(又称华北新华书店),1946年春由冀中十一地委团结报社创办,是集编、印、发三位为一体的出版发行机构。一年后,冀中年画研究社在解放书店印刷厂成立,通过绘制和出版革命领袖画像,对广大群众进行新文化教育,使革命新文化思想渗透到解放区广大农村。据统计,这些领袖画像印刷出版了4万多张。解放书店肩负着支援新解放区的任务,对群众的思想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

走进辛集商场街,寻百年市井变迁


再往前走,店面更加密集,不少街坊店主悠闲地坐在店门口唠嗑晒太阳,靠街道两侧摆放着各式的农具、配件、剪子、梯子、凳椅……在商场街中段,几位老店主正在聊天,这条老街的变迁对他们而言历历在目。



走进辛集商场街,寻百年市井变迁


藏在深巷的老戏园

走进辛集商场街,寻百年市井变迁

一位七十几岁的阿伯说:“老戏园子还在,就在对面的巷子里。”现今是一位婆婆管理着老戏园子的钥匙。跟随婆婆走到对面幽静的雍殿巷,一座高大的人字屋脊老房子映入眼帘,宽敞的大门,高挑的窗户,与周边的低矮平房截然不同。打开门,仿佛步入另一个时空。尽管戏园子内被黑色篷布盖着,光线昏暗,却依稀能看到观众席和舞台的位置。

走进辛集商场街,寻百年市井变迁

1955年,束鹿县政府接收北京红光京剧团与周边优秀京剧演员,组编为束鹿县京剧团,老戏园子便是京剧团经常演出的地方。“裴艳玲还在这里待过呢。”1956年,著名京剧演员裴艳玲只有九岁,她来到束鹿县京剧团,挑起了主演的大梁。当时的戏报上醒目地写道:“主演裴艳玲,十岁,文武老生。演出剧目‘三赶,四赶’。”她文武双全,在束鹿主演的《甘露寺》《徐策跑城》与《闹天宫》等剧目颇受群众喜爱。几十年间,多少故事在此演绎,多少角色在此上场,而今,老戏园子也在岁月沉浮中退场,成为老一辈辛集人心中永恒的吟唱。


走进辛集商场街,寻百年市井变迁


商古巷的老岁月

走进辛集商场街,寻百年市井变迁

从雍殿巷回到主干街道,能看到一些店铺屋脊上仿古的壁画痕迹,这些店铺属于商古巷。商古巷建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巷口立着一座牌坊,虽是仿古风,却仍旧有着岁月风霜的痕迹。商古巷其实是一段不到五十米的小巷子,与影院街相接,呈“工”字形。现今,商古巷内基本无店铺营业,只有门前牌坊下偶尔摆摊儿的店家。商古巷的中段,静静伫立着一座仿古凉亭,几株野草从亭顶的缝隙中探出,不时飞来几只鸟雀,仿佛诉说着旧时的喧嚣。

走进辛集商场街,寻百年市井变迁


上世纪的百货公司

从凉亭拐向商古巷的另一边,便到达了影院街,这里曾坐落着辛集的老电影院。在辛集老一辈人的记忆中,老影院开业后,看电影的人络绎不绝,老戏园子的生意便慢慢冷淡下来。在商场街的东段,还能寻觅到不少计划经济时期的国营单位建筑。

走进辛集商场街,寻百年市井变迁

走进辛集商场街,寻百年市井变迁

一栋大楼的招牌刻着“百货公司”,附近还有一栋老日杂百货,外立面以白色瓷砖铺满,中间有块红字牌,极具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筑风格。大厅内的圆拱门上写着“顾客至上,信誉第一”,进门处还留着旧时字样“欢迎再来”。

走进辛集商场街,寻百年市井变迁

走进辛集商场街,寻百年市井变迁

从老日杂百货再往前,街角处有家辛集老字号——皮都马家扒鸡。皮都马家扒鸡始创于1948年,2014年被列入辛集市非遗项目,由原辛集市国营饭店的扒鸡技师马玉林改良而成,吸收了德州扒鸡先烧后煮的烹饪方法,使扒鸡香而适口,软而不烂。如今,它仍是辛集人逢年过节钟爱的美味。

走进辛集商场街,寻百年市井变迁

散步到马家扒鸡店,就差不多走到商场街的最东端了。秋风吹动着沿街的老树,发出沙沙的声响,金色的斜阳洒在街边楼房上,笼罩出一层岁月的质感。临街而立,寻史觅踪,老街上经过多少清平往事。或许,关于商场街的故事,一半藏在街巷的历史与肌理中,另一半则隽永地留在一代代辛集人的记忆里。

走进辛集商场街,寻百年市井变迁


本文摘自《大河之北看辛集》

走进辛集商场街,寻百年市井变迁


更多辛集故事:

河北一集的淘货岁月

探秘旧城“三大怪”

吊炉烧饼:碳水宇宙中的“清流“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