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秋雨难挡佤乡情!腾冲佤族同胞与游客欢庆新米节

排行榜 2025年10月13日 18:01 3 admin

来源:【春城晚报-开屏新闻】

近日,腾冲市荷花镇甘蔗寨村举办了第二届佤族新米节活动,吸引了四周乡邻和众多游客前往观摩。活动期间,尽管秋雨时作,但村民与游客同欢共庆的热情丝毫不减。这座南方丝绸古道上的百年古村落,通过这场融合祭祀、歌舞与农耕传统的“新米节”,掀起了一场感恩自然、祈愿丰收的年度狂欢。

古寨新节:百年驿站的佤族风情

甘蔗寨佤族古村落形成于明代,曾为南方丝绸古道腾冲段驿站,现存清代风格古建筑及古道遗址。这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传统村落,村中聚居着佤、回、傣、阿昌等7个少数民族,其中佤族有503人。

秋雨难挡佤乡情!腾冲佤族同胞与游客欢庆新米节

这里不仅是国家级非遗“佤族清戏”的传承地,更于2022年获批国家2A级旅游景区。‌本届新米节除了传统的祭祀和拉木桥之外,还新增了演绎新米节的舞台剧和“叫谷魂”仪式。

神树祈愿:莫伟树下共祷丰年

秋雨难挡佤乡情!腾冲佤族同胞与游客欢庆新米节

当日上午9时,骤雨初歇。村民们身着民族盛装,手持新收割的稻穗和米酒、糯米粑粑等祭品,在佤族长老的带领下,向莫伟神树走去。莫伟神树位于寨子右上的山林里,如参天耸立的巨神,繁茂的枝叶遮天蔽日。神树下的祭坛里,香火腾焰,烟雾缭绕,佤族传统祭祀仪式——“祭莫伟神树”,正式拉开了新米节的序幕。

长老念诵祈福祝词,祈求莫伟神、谷神庇佑村子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感恩自然馈赠与劳作成果。仪式庄重肃穆,尽显佤族人民对农耕文化的敬畏与感恩。莫伟神树下全天设置祈福许愿区,村民与游客可写下心愿奉上,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农耕史诗:戏台演绎佤乡蝶变

中午12时,甘蔗寨上空露出了久违的湛蓝。文化广场上,鲜艳的五星红旗和各色彩旗迎风飘舞,飞檐斗角的古老戏台,各种节目正蓄势鸣锣开演。广场下面,层层梯田一直绵延至远方的青山下,黄澄澄的稻谷燃烧着饱胀的热情。

秋雨难挡佤乡情!腾冲佤族同胞与游客欢庆新米节

作为今年新米节的最大亮点,甘蔗寨村民自编自演的《腾冲守土族传奇蝶变之旅》舞台剧在开幕式上震撼上演。该剧以世代生活在甘蔗寨的佤族农耕历史为背景,通过歌舞、情景剧等形式,展现了新米节的起源、发展、传承和创新,生动诠释了佤族人民对土地的虔敬。演员们身着传统服饰,用质朴的表演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随后,各村文艺队轮番上阵,快板、民歌……原汁原味的“十八般武艺”,让梯田环抱的广场化作欢乐的海洋。

拉木桥:同心共筑“游走木龙”

“拉木桥”,无疑是新米节最具特色也最热闹的活动之一。村民和游客,一起唱着欢歌,攥住长长的绳子,从广场拉着木桥顺着大路行至寨门,再从寨门返回广场。木桥上,佤族长老分开双脚稳稳站立,只见他一手执牛尾,一手扶住以牛头和红布彩装饰的竖柱,一路祝祷着吉祥如意。

秋雨难挡佤乡情!腾冲佤族同胞与游客欢庆新米节

生硬的木头,变成了一条会游走的木龙。木龙所过之处,路路通途,家家清吉,事事顺意。人们用这种朴素的欢庆仪式,展现了佤族人民顺应自然、勤劳耕作的生活智慧,也寓意着村寨同心协力、共渡难关、桥过路通的精神传承。

叫谷魂:千年仪典迎归丰收

传统“叫谷魂”是佤族农耕社会的核心祭祀,源于《司岗里》史诗的谷种起源神话,由魔巴(祭司)在稻穗扬花时主持,通过撒谷成路、鸡骨卜卦等仪式祈求谷魂归仓。

秋雨难挡佤乡情!腾冲佤族同胞与游客欢庆新米节

在历史变迁中,甘蔗寨的佤族人民渐渐将其发展演化,创造出“请谷魂——割新谷——叫谷魂——迎新谷”的简朴仪式。当拉木桥的队伍抵达寨门口后,长老便念诵“请谷魂”祝词,通天木鼓也随之响起,大家手牵手跳起来,载歌载舞,共同庆祝“谷魂”的回归。然后由甘蔗寨村党支部书记姜牛亲手割新谷,传递给兴高采烈的人们。最后人们手持象征丰收的谷穗,拉着木桥,一路叫请着谷魂,将“新谷”迎回寨子中。

秋雨难挡佤乡情!腾冲佤族同胞与游客欢庆新米节

新谷迎回,谷穗插满摆放在文化广场的两个谷草堆,上面披挂着“五谷丰登”的红字,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人们争相与谷堆合影留念。随着谷魂归仓,新米节的所有仪式圆满结束。

甘蔗寨佤族村的新米节,将神话叙事与农耕实践深度融合。从祭祀神树到叫谷魂,从拉木桥到歌舞史诗,佤族人民用延续百年的仪式,诠释对土地的虔敬、对自然的感恩。这场秋雨中的狂欢,不仅是民俗的展演,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接力。

开屏新闻记者 崔敏 通讯员 万菊芬 摄影报道

一审 何晓宇

责任编辑 何丹

责任校对 易科彦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

本文来自【春城晚报-开屏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