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大同、忻州古城全是人,太原古县城差啥?

十大品牌 2025年07月23日 15:05 1 admin

最近总能刷到忻州古城、大同古城人挤人,连销声匿迹了一段时间的都逆袭了,游客、收入等方面数据亮眼。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太原古县城数据相对平淡,且人流日益减少。

大同、忻州古城全是人,太原古县城差啥?

上图来源网络 侵删

1、太原古县城客流是大同、忻州古城1/3

2025年“五一”期间,大同跻身全国热度增长最快“网红城市”TOP3,游客量同比增长超200%,全市8家重点景区接待游客102.94万人次其中大同古城单点接待量达46.63万人次(山西第一)

根据忻州市文旅局公布的信息,忻州古城2025 年 “五一” 假期累计接待游客 49.59 万人次,客流量居全市 A 级景区首位。其“非遗打铁花”“宋韵互动”等活动形成差异化吸引力。

相比较之下,太原古县城2025 年 “五一” 假期接待游客 16.07 万人次,大约是大同古城、忻州古城的1/3。

2、核心差距

1)品牌定位

大同古城:绑定世界级文化遗产,依托云冈石窟(世界遗产)和恒山的天然流量,叠加“古都灯会”“冰雪旅游”等创新IP,成功塑造“历史+时尚”双标签,2025年借“世界非遗版春节”出圈;

忻州古城:深耕民俗与在地文化,以“1800年古城”为基底,通过“非遗打铁花”“高跷秧歌”等晋北民俗活动,打造“地道山西年味”形象,吸引省外游客占比近四成;

太原古县城:定位模糊,IP不突出。虽主打“非遗民俗”,但缺乏标志性IP活动(如大同灯会、忻州打铁花),且与晋祠、太原植物园等同城景点分流严重。

2)活动策划与沉浸式体验

大同古城:推出《因为大同》《如梦大同》等沉浸式演艺,84项活动覆盖昼夜场景,实现“门票经济→体验经济”转型;

忻州古城:设计“巡城打卡”“手作非遗”等深度互动项目,游客可亲手体验剪纸、面塑,增强黏性;

太原古县城:社火、舞龙等传统形式缺乏创新,未形成独特记忆点。游客评价多为“逛集市”“看表演”,参与度与传播性不足。

3)资源整合与区域联动

大同古城联动云冈石窟、恒山、古城墙形成“黄金三角”;

忻州古城与五台山、雁门关等景区捆绑推广,吸引多日游游客;

太原古县城虽邻近晋祠,但未设计串联动线,游客多为“半日游”,过夜率低,消费链断裂。

4)配套与营销:细节决定体验

交通与服务方面:忻州古城提供免费停车场、志愿者引导;大同古城优化智慧导览系统;太原古县城节假日拥堵问题突出,配套尚未升级。

营销力度:大同古城、忻州古城登上同程、途牛等平台热搜榜,借势网红效应;太原古县城声量依赖本地媒体,省外曝光不足

大同、忻州古城全是人,太原古县城差啥?

上图来源网络,侵删

大同古城、忻州古城本身就是城市历史格局的 “核心遗存”:

比如大同古城保留了明代城墙格局,内部街巷与现代城市路网无缝衔接,居民日常通勤、购物、生活都在古城范围内,形成 “活态古城”;

忻州古城同样嵌在忻州市中心,周边是成熟的居民区和商业区,古城入口与城市主干道直接连通,本地人茶余饭后逛古城、吃小吃成为常态,这种 “日常性” 让古城不会因旅游淡季而冷清。

而太原古县城位于晋源区,更像是一个 “独立景区”,周边住宅比较少,内部缺乏长期居住的原住民,与城市核心区的 “割裂感” 较明显,一旦旅游流量不足,就容易显得空旷。

太原古县城不缺文化底蕴,缺的是差异化的品牌表达、深度的体验设计以及全域资源的整合能力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