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文创IP热潮席卷消费市场,搭建文化传播与产业升级新桥梁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12日 09:01 2 admin

海峡导报(记者 郑智敏)在厦门中山路的人流中,手持Q版郑成功文创雪糕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鼓浪屿景区里,嵌入AR数字人导游的“寻宝图”被争相选购;同安历史文化园内,融合铜鱼池、文笔塔元素的“带走同安”冰箱贴稳居热销C位……这个假期,厦门文旅文创产品的火爆场景,正是当下文创IP消费热潮的生动切片。从博物馆里的文物符号到城市中的历史印记,文创IP成为激活消费潜能、承载文化情感的核心载体,深受各年龄段消费者追捧。

文创IP热潮席卷消费市场,搭建文化传播与产业升级新桥梁

文创IP成消费新宠

文创IP的走红,本质是文化价值与现代生活的深度融合。国家文物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博物馆文创产品销售收入达34.28亿元,同比增长63.7%,三星堆博物馆更创下五年营收从数百万元跃升至近2亿元的亮眼成绩。消费者购买的不仅是一件文创产品,更是对文化符号的认同、对情感体验的追求——就像厦门游客为郑成功文创买单,是想把“厦门故事”带回家;市民收藏博物馆IP周边,是想让历史以更鲜活的方式融入日常。文创IP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文旅消费的核心引擎。

“消费者愿意为文化买单,是社会发展,大众精神层面更高需求的体现。文创市场的能量是巨大的,市场需要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市场不怕竞争,怕的是无序竞争。良性的竞争,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必经之路”有业内人士点出。

“小小IP”激活文化新动能

这种“文化+消费”的新模式,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也催生了一批专注IP运营的专业企业。福建本土也不乏在全国文创IP领域深耕的头部企业,代表性的就有厦门亦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深耕文创领域十七载,亦翰文化构建起覆盖IP开发、授权、落地的全链条服务,更是国内多家顶尖博物馆、科技馆的文创开发运营商,包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红色IP、中国科学技术馆的科普IP、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的运河文明IP、合肥科技馆的科技互动IP,以及厦门科技馆的在地科普IP等二十多个知名IP。以厦门科技馆为例,亦翰团队并未简单复刻“文物同款”,而是结合其科普属性,开发出可互动、可体验的文创产品——比如能演示物理原理的趣味摆件、融入厦门海洋文化的科普盲盒,让抽象的科学知识通过可触摸的实物变得生动易懂,既丰富了科技馆的文化输出载体,也与文创产品特性“年轻化、生活化、品质化”的发展趋势高度契合。

文创IP热潮席卷消费市场,搭建文化传播与产业升级新桥梁

厦门亦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作为海峡两岸文博IP授权展合作单位,公司持续推动厦门文创与全国乃至两岸的文化交流——既将外地优质IP资源引入厦门,赋能本地品牌升级;也将厦门特色IP(如闽南侨乡文化、海洋文化IP)推向更广阔的市场,让鼓浪屿的琴声、闽南的红砖古厝通过文创产品跨越地域边界。这种“引进来+走出去”的模式,不仅提升了厦门文创的行业影响力,更搭建起两岸文化贸易的桥梁,践行了“在提升文化影响力、展示福建新形象上久久为功”的发展要求。

文创IP热潮席卷消费市场,搭建文化传播与产业升级新桥梁

“一物一码”打造文创产品“身份证”

当然IP也就意味着知识产权的保护。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IP运营实践中,亦翰文化打造了两大核心竞争力。一方面,依托AI技术搭建“智慧授权平台”,汇聚全国文博、景区IP资源与全品类品牌方,还能提供海量定制图库与产品方案,更通过“一物一码”技术为每款产品赋予官方“身份证”,既保障了IP版权,又实现了IP方、运营方、品牌方的共赢,这与厦门文创“多元主体协同”的生态理念相呼应;另一方面,创新推出“1+1+N”生态运营体系(IP方+运营方+品牌方),能根据不同IP的文化内核与受众需求,量身定制从产品设计到销售推广、从版权保护到IP衍生的全链条方案,比如为红色IP打造主题教育文创,为科技IP开发互动体验产品,让每个IP都能找到最适配的“出圈路径”。

文创IP热潮席卷消费市场,搭建文化传播与产业升级新桥梁文创IP热潮席卷消费市场,搭建文化传播与产业升级新桥梁

如今,文创市场已呈现“多元主体共参与、文化创意齐迸发”的繁荣景象。在文创IP从“单点开发”迈向“生态运营”的行业趋势下,亦翰文化的实践证明:专业的IP运营不仅能让文化“活”起来,更能让产业“强”起来。未来,随着更多像亦翰这样的企业深耕细作,文创IP必将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文旅消费的核心引擎,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表达中持续闪耀,也让厦门文创在全国乃至两岸的文化交流中绽放更多光彩。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