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南滨路:百年开埠记忆与城市烟火共舞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27日 07:57 2 admin
南滨路:百年开埠记忆与城市烟火共舞

10月22日,南岸区龙门浩老街,市民游客在此休闲观光。记者 李雨恒 摄 视觉重庆

100多年前,英国人立德乐在南岸开办重庆首个洋行;两天前,龙门浩老街拾己书局主理人赵登翠接待了两位波兰读者。

南滨路,是重庆国际开放肇始地,在时代变迁中隐入山城万家灯火,引领风气之先的底蕴始终未变,与世界的连接风头仍劲。

在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进程中,南岸区开展城市有机更新,建成中心城区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历史文化老街和重庆开埠遗址公园等,获评“首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城市烟火气、开放新风景,持续涌动南滨路。

连接历史与当下

旧仓库的改造经验在全国推广

沿长江索道南站旁的公路往江边走,便能抵达位于南滨路马鞍山片区的重庆开埠遗址公园。沿青灰石板路拾级而上,赭红色的三层楼西式别墅特别显眼。

依山而建的重庆开埠遗址公园,以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立德乐洋行旧址群为基础,进行保护性修缮,形成了以历史文物建筑为中心的建筑群。

1891年重庆设海关正式开埠。重庆开埠历史陈列馆讲解员陈美金说,因南岸天然良港多,成为外国资本涌入的重要口岸,外商汇聚于海棠溪至弹子石间的长江沿线,海关也将外关的办公地及8处验关点放在南岸。开埠,让重庆逐渐发展为西南地区的对外窗口。

“大量外商在南岸沿江地区设点经营,最早的是1896年立德乐洋行落户并建立猪鬃厂,开展进出口贸易。”陈美金介绍,英商立德乐先后开设重庆首家外资运输公司、重庆首家外资保险公司、第一个邮政机构并发行了重庆最早的邮票——重庆商埠邮票。

馆内,专业讲解员在为游客细致讲解。园内的茶馆、咖啡馆里,市民、游客络绎不绝,创意十足的文创产品,吸引很多人购买。很难想象,这座集结了近50个特色商家、引进首店30多家的公园,几年前还是残垣断壁的破败模样,洋行旧仓库房顶一度垮塌。

2020年,重庆市以“修旧如旧”理念实施开埠遗址公园城市更新项目。项目由市地产集团所属渝地远见公司实施,围绕立德乐洋行旧址等8栋文物建筑、2处历史建筑和2.3万平方米的公共空间进行修缮和活化利用,保留城市印记,引入研学培训、特色餐饮、文化创意、艺术集市等新型业态。“我们还通过专业化运营提升城市公共空间活力,提升了城市空间品质和消费活力,成为重庆重要的开放窗口。”企业相关负责人说。

“风貌保护+产业导入”的模式,让历史遗存真正“活”了起来。2024年,该项目入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更新典型案例、可复制经验清单,向全国推广。

城市与人的羁绊

“潮”业态吸引中外游客

“今天来了好几拨外籍游客,老街的含‘外’量持续攀升。”10月22日,龙门浩老街拾己书局主理人赵登翠说。她的店里书不多但温馨雅致,各类文创别具一格。书店外,抬头即见长江索道、东水门大桥,对岸则是渝中半岛的湖广会馆。

龙门浩老街是重庆首批城市更新试点项目,300余亩的老街里,错落有致分布着不同时期、不同形态的200多幢各式建筑。开埠文化、抗战文化、巴渝文化在此交融,被誉为“会讲故事的立体老街”。

近年来,南岸区根据老街历史文化特点进行业态布局。龙门浩老街以“人文温度”立意,构建“文态、业态、形态、神态”四态融合的生态体系,让历史文脉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可传承的沉浸式体验,为重庆城市文旅发展注入不一样的色彩。

老街致力打造更多“潮”业态,拾己书局应运而生。装修时,赵登翠坚持在原本封闭的临江墙面上开一扇窗,赋予临江品读的诗意。她经常邀请专家学者走进书店做客分享,希望书店成为一个公共的“城市书房”。

这几年,老街吸引了越来越多像赵登翠这样的青年创业者。今年,龙门浩老街入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作为山城历史文化的活态载体。

大都市的烟火气

为老街居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随着社交媒体传播度提升,南滨路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园内历史文化街区成为游客打卡的热门地。依山面江的龙门浩老街,节假日期间日均客流量就达5万余人次。这座充满重庆特色的老街,正以新旧交融的风貌向世界展现立体的重庆。

旺盛的人气,让更多老街居民找到生活新方向,拥有更多创业、就业机会。

氤氲中,一碗热气腾腾的酸菜肉丝米线熨帖了食客的胃。驾车几十分钟前来,排队吃一碗米线,这样的事在龙门浩老街的猴哥酸菜米线店经常上演。

“游客打卡点名要吃,有些还催着开分店。”店老板陈浩说,小店是岳父夏英鹄在下浩老街创办,有40多年历史了,米线店成了附近居民公认的重庆“老味道”。

在南滨路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工作、长期研究老街的学者徐强说,近年来,重庆探索推进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打造留住城市记忆、城市有机更新的标志性成果,龙门浩老街在保护修缮的同时,还努力还原历史风貌和城市记忆。

日前,南岸区召开专题会议探讨南滨路发展新方向。“因开放而生,因开放再兴。南滨路应依托开埠文化背景营造更多年轻业态,连接历史与未来,续写开放、争先的重庆城市精神。”有专家指出。

山城百年开埠地,南滨路上再起新风景。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王亚同

原标题:南滨路 百年开埠记忆与城市烟火共舞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