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跟着李白游池州——池州市政协考证“李白诗路”赋能文旅融合

十大品牌 2025年11月05日 10:04 4 admin

【来源:江淮时报】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这首流传千年的诗句,正是唐代诗人李白在池州留下的47首瑰丽篇章之一。

跟着李白游池州——池州市政协考证“李白诗路”赋能文旅融合

如何让文化赋能文旅,如何让“文学珍珠”串成“旅游项链”,池州市政协通过深耕文化课题赋能文旅高质量发展给出了答案。

“经过近10个月的深入调研与多方考证,我们基本确定了李白在池州诗作的创作地”,池州市政协有关负责同志近日告诉记者。

市委交题,市政协接题。自去年12月,市政协副主席刘会秋带领由市政协、市文旅局、池州学院专家组成“李白与池州”“环九华山最美风景道建设”课题调研组,开始考证“李白诗路”。

跟着李白游池州——池州市政协考证“李白诗路”赋能文旅融合

调研组通过实地考察、文献比对和民间走访,先后十五次深入秋浦河沿线,足迹遍布万罗山、龙舒河、清溪河、大楼山、百炉庄、石门高、黄田村、大龙湾、木瓜山、朱备等地,系统梳理并基本确定了李白在池州创作的47首诗歌及其具体创作地。例如,《秋浦歌十七首·其一》位于贵池区梅村镇黄田村,《清溪行》写于贵池区里山街道象山村,《望木瓜山》则创作于青阳县木镇镇黄山村。这些精准定位,让李白的诗句从文学经典变成了可触可感的旅游坐标。

池州学院课题组相关负责同志介绍说,“李白与池州”课题如同一部精心绘制的“文化基因图谱”,将散落于历史长河的诗篇重新缀连,让抽象的文字焕发新生;而“环九华山最美风景道建设”则似一幅“山水实景长卷”,将分散的文化资源串联为一条融诗、禅、茶、泉于一体的文化体验廊道。两项研究相辅相成,既挖掘了池州独特的文化基因,也为文旅融合创新了发展路径,有利于打造具有辨识度与吸引力的文化体验产品,让诗与远方在池州的青山绿水间交相辉映。

今年10月,在池州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市政协副主席刘会秋就调研成果作专题汇报,获得高度评价。市委负责同志形象地指出:“47首诗落实好就是47颗珍珠。”市政府也表示将成立专班,加快推进这些文化“珍珠”的转化利用。

跟着李白游池州,正从美好的文化愿景,一步步走向生动的现实图景!

文:本报记者 陈修奎 吴军 通讯员 胡俊如

图:何清

编辑:陈妍 郑亮

跟着李白游池州——池州市政协考证“李白诗路”赋能文旅融合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