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四川省美姑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十大品牌 2025年11月06日 14:58 4 admin

美姑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北部,大凉山黄茅埂西麓。东邻雷波县,西接越西县,南连昭觉县,北毗峨边彝族自治县,西北与甘洛县连界,东北同马边彝族自治县接壤。区内珍稀动物大熊猫等29种,珍稀孑遗植物有珙桐、银杏、连香树、红豆杉等30余种。保护区被科研工作者称为“很有价值的生物基因库”,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大自然博物馆,誉为一颗“绿色明珠。”境内有黄茅埂索玛花景区等A级景区、大风顶毕古纳龙生态旅游项目、龙头山大断崖生态旅游区。#四川#

四川省美姑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美姑春秋至秦、汉时期隶属邛都。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美姑河畔置卑水县,辖美姑地区,隶属越巂郡。齐梁时期废卑水县,美姑隶属巂州。隋、唐时期隶属越巂县。唐懿宗咸通十四年(873)至宋代末,美姑属彝族阿都部和沙马部管辖。元、明至清初,美姑分别由利利、沙马、阿卓土司管辖。清乾隆、嘉庆时期,土司先后被各黑彝家支驱走,美姑地区为各大小黑彝家支分割统治。清宣统二年(1910),析西昌县置昭觉县,美姑中部、南部和西部划属昭觉县,东部和东北部分别划属雷波县和马边县。但各领县均未在境内设置政权机构,实为黑彝家支统治。民国时期仍由各黑彝家支分割统治。

四川省美姑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1952年4月,中央政务院批准以牛牛坝为中心东至西、南至北各约300华里的区域划设为美姑县,治所牛牛坝。后县治所设于甲谷,隶属于原西康省凉山彝族自治区。1955年9月,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1955年4月,在美姑县以北,峨边县以南,马边县以西地区筹建洪溪县,翌年5月,正式建县,治所依果觉,隶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1959年6月,撤销洪溪县,并入美姑县,治所迁至巴普,隶属关系不变。“美姑即彝语‘莫古’的谐音,译意为‘亲热’。源出于县内甲谷区洛俄依甘社附近闻名全州的村名‘林木莫古’。相传:‘林木莫古’村,是历史上彝族古候、曲尼两大氏族系自云南分道迁来凉山时会合的地点。当时,为了纪念经过长征迁徙后欢聚重逢这一重大事件,即将该地命名为‘莫古’。其上所冠‘林木’二字,是因当地自元、明两代以来都为林木利利土司所管辖。1952年命名时,摒弃了属于封建糟粕部分的‘林木’二字,保留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莫古’二字,并转写为‘美姑’。建县时采用这一名称,沿用至今”。1990年至今,美姑县仍隶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

四川省美姑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

1954年9月,洪溪工作团进驻依果觉。是年12月,成立过渡政权组织——依果觉地区团结治安委员会。翌年,中共四川军区凉山指挥部北部指挥所党委派遣工作组到洪溪地区的依果觉、红井、瓦西、塔古等地开展工作。1956年5月24日,建立洪溪县,划区设乡,进驻工作队,建立劳协会,行使区乡政权职能。是年10月底,全县建成5个区、25个乡。

1957年8月,洪溪县撤销依果觉区,置城关镇。原依果觉区所属4个乡隶属城关镇;并将依楚区、峨曲古区、瓦西区更名为一、二、三区。撤销华岗区,并入三区。撤销湾洛、岗洛、依卓、特口、红井5个乡。调整后,全县有1个镇、3个区、20个乡。

1958年3月,由马边、峨边两县代管的瓦侯、勒乌2个区移交洪溪县管辖,全县有1个镇、5个区、33个乡。是年10月调整行政区划,撤销城关镇和一区(依楚区),撤销马洪觉、阿尼木、处洪觉、依楚、塔古、侯皮、安曲、依井拉达、里沟、文觉、四季吉、里门吉、华岗、达拉门、大湾、马史觉、祖蒙、马解、热水、俄罗20个乡,并改洒库乡为光明公社。调整后,全县有4个区、12个乡和1个乡级公社。至并入美姑县后政区未变。

四川省美姑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1954年10月,美姑工作团派遣工作队分赴甲谷、巴普、牛牛坝、哈古以达、井叶特西、侯播乃拖地区开展工作,为设置政区作准备。翌年3月,首建甲谷区,并成立区生产治安调解委员会为过渡政权。是年4月15日,凉山工委直属工作队进驻柳洪地区。5月7日,正式划设巴普、牛牛坝、井叶特西、侯播乃拖、哈古以达、柳洪6个区,并相继成立区生产治安调解委员会。9月,设甲谷区公所。

四川省美姑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四川省美姑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四川省美姑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1956年1月21日,美姑县开展民改工作。在民改中分批划区设乡,进行基层政权建设,建立劳动人民协会(简称“劳协会”),代行区、乡政权。至1957年10月,全县共有7个区、38个乡。

1958年3月25日,瓦岗县古里拉达区所辖莫尼、拉木阿觉2个乡划入美姑县,隶甲谷区。同时将甲谷区所辖瓦古、尔其、尼立觉3个乡改隶柳洪区;牛牛坝的佐戈依达乡划归甲谷区。是年10月,全县调整行政区划,撤销井叶特西区和三河、侯足、西甘萨、千哈、小哈姑、毛各、尔哈、哈洛、卡来依甘、尔合、列侯、子威、佐戈依达、尼立觉、尼珠、依所解16个乡,增设龙门乡,试办巴普、牛牛坝2个乡级公社。乡村隶属关系相应变动。至是全县为6区、23乡、2公社。1959年6月洪溪县并入美姑县,美姑县原有政区未调整。原洪溪县的一、二、三、四区分别更名为洪溪、峨曲古、瓦侯、勒乌区。全县有10个区、35个乡、3个乡级人民公社。

四川省美姑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1960年,巴普、峨曲古区各建为区人民公社,下属7乡(公社)改为大队;觉洛、农作、合姑洛、井叶特西、典补、柳洪、依果觉、九口、侯播乃拖9个乡建为乡级人民公社;勒乌区更名为西河区;巴普区的布兹列拖乡更名为山岗乡。1961年,全县各公社停办,恢复区乡建制。仅将巴普区公社的巴普大队改建为巴普公社(乡级公社)。全县仍为10个区37个乡、1个乡级公社。1962年8月,恢复子威乡建制,隶甲谷区。恢复哈洛乡建制,属牛牛坝区。全县有10个区、39个乡、1个公社。1963年4月1日,撤销哈古以达区,所辖觉洛、井叶特西乡划入巴普区;拖木、龙门2个乡改隶峨曲古区,全县为9个区,乡、公社未变。1964年2月1日,西河区划归峨边县,减少4个乡,全县有8个区、35个乡、1个公社。

1967年1月,区、乡政权普遍瘫痪。1968年4~9月,各区、乡(公社)相继成立革命委员会(以下简称革委会)。

1970年12月,牛牛坝区恢复尔合乡建制,更乡名为永新乡;恢复佐戈依达乡建制,更名为新桥乡。全县共有37个乡、1个公社。1972年春,觉洛、山岗、典补、牛牛坝、佐戈依达、九口、尔库、拉木阿觉、柳洪、乐约、甘古、苏洛、峨曲古、龙门、瓦西、依果觉、树窝共17个乡改建为公社。是年5月,调整部分行政区划。恢复卡来依甘乡,更名为前进乡,隶牛牛坝区;恢复西甘萨乡,属巴普区;新建大桥(洛俄依甘)公社,隶甲谷区;新建团结(哈姑)乡,隶峨曲古区;重建普及(塔古)乡,属洪溪区。是年,全县有8个区、24个乡、19个公社。1973年4月,侯古莫、前进2个乡改建为人民公社。8月,复置阿尼木乡,建为公社,隶洪溪区。9月,新置联合(洛莫依达)乡,隶甲谷区,全县共23个乡、22个公社。1974年,全县“公社化”,实行政社合一体制,公社均设革委会。至年底,全县共有8个区、45个公社。1981年7月12日,全县公社革委会统一改称为公社管理委员会,简称管委会。

四川省美姑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1984年7月,全县撤销人民公社,恢复乡建制,建立乡人民政府。是年8月1日,巴普乡改建为巴普镇,设镇人民政府,直隶县人民政府领导。至1990年底,全县共有8个区、1个镇、44个乡。

1991年辖8区、1镇、44乡,291个村民委员会,1475个村民小组。

四川省美姑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1992年,撤销8个片区区公所,15个乡,扩并15个乡的行政区域,保留14个乡、1个镇。将原44个乡、1个镇,调整为29个乡、1个镇。

1994年8月1日,成立9个片区工委,将原29个乡调整为35个乡,保留巴普镇。

2008年,县乡之间设置的9个片区工委一律撤销,在9个片区工委所在乡(镇)设立9个中心乡(镇),中心乡(镇)负责就近乡(镇)有关金融、财政、税务、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协调工作。

四川省美姑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2021年1月,进行乡(镇)区划调整和村级建制调整后,全县辖瓦候乡、洒库乡、峨曲古乡、龙门乡、觉洛乡、井叶特西乡、合姑洛乡、典补乡、洛俄依甘乡、九口乡、柳洪乡、洪溪镇、新桥镇、牛牛坝镇、拉马镇、候播乃拖乡镇、候古莫镇、巴普镇,共18个乡(镇),175个村、12个居民社区。

四川省美姑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美姑县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撤销依果觉乡和瓦西乡,设立洪溪镇;撤销依洛拉达乡、子威乡和佐戈依达乡,设立新桥镇;撤销牛牛坝乡、竹库乡和尔合乡,设立牛牛坝镇;撤销拉木阿觉乡、洛莫依达乡、尔其乡和瓦古乡,设立拉马镇;撤销候播乃拖乡和苏洛乡,设立候播乃拖镇;撤销采红乡和候古莫乡,设立候古莫镇;撤销巴古乡和农作乡,将原巴古乡和原农作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巴普镇管辖;撤销树窝乡和龙窝乡,设立瓦候乡;撤销尼哈乡和炳途乡,将原尼哈乡和原炳途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峨曲古乡管辖;撤销乐约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柳洪乡管辖;撤销拖木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觉洛乡管辖;撤销哈洛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典补乡管辖。

四川省美姑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2025年美姑县辖7个镇、11个乡:巴普镇、洪溪镇、新桥镇、牛牛坝镇、拉马镇、候播乃拖镇、候古莫镇、瓦候乡、峨曲古乡、柳洪乡、觉洛乡、典补乡、洛俄依甘乡、龙门乡、合姑洛乡、井叶特西乡、洒库乡、九口乡。

四川省美姑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四川省美姑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大美四川欢迎您!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