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问题一直是中国人心里的一块石头,1949年分开到现在,多少年过去了,台岛还是没回到祖国怀抱。就在2025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又聊起了台湾问题,话里话...
2025-07-16 0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W.n
“若台海爆发冲突,澳大利亚是否愿出兵?”7月13日,澳大利亚国防工业部长帕特·康罗伊在澳广播公司(ABC)节目中面对这个尖锐问题时,斩钉截铁的回应:“我们不会讨论假设性问题。是否出兵,只能由当时的民选政府决定。”这一表态直接回应了美国国防部近期的施压。
五角大楼“三号人物”、国防部副部长埃尔布里奇·科尔比数月来频繁向日澳官员施压,要求两国明确“台海冲突中的角色定位”,甚至推动其做出“明确军事承诺”。
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埃尔布里奇·科尔比数月以来频繁向日本和澳大利亚施加压力,要求两国明确在可能的台海冲突中的角色定位,并推动其做出“明确军事承诺”。这一要求显然是希望通过“代理人战争”模式,让日本和澳大利亚作为前锋,进而动员美军以支援。
然而,科尔比的举动完全低估了目前国际形势的复杂性,导致多个盟国的官员集体感到惊讶。一位知情人士直言不讳地表示,美国竟然在未曾给出任何承诺保卫台湾的情况下,要求盟友承担不愿意背负的责任,实在过分。这种双标的现实让人堪忧。
这种问题,看着是简单的问题,仔细一看,简直是送命题。
毕竟,拜登任上,对台海问题一直搞的都是模糊战略,特朗普的表态也一直如此,反正我不说保护,也不说不保护,这样中方也挑不到我的毛病。
那你既然都这样搞了,盟友们也习惯了,可突然间老美就对盟友提出一个“不模糊”的问题,逼盟友表态,这看着都觉得太损了。
自己模糊战略,却要盟友明白表态,这不是逼着人家先跳火坑吗。
美国的施压行动完全称得上是“军事霸凌”。这位五角大楼三号人物在闭门会议中,强硬要求日本和澳大利亚承诺“中美台海开战时的具体军事角色”,甚至暗示将核潜艇协议(AUKUS)与表态挂钩。
这个消息一出,日澳官员“集体错愕”,因为美国自己数十年来始终奉行“战略模糊”,从未保证会军事保卫台湾。
更赤裸的是美方官员自相矛盾的言论。科尔比曾在国会听证会直言“台湾非美国生死攸关利益”,国防部副助理部长更露骨声称“即便台湾失守,美国民众照样过得好”。
撕开温情脉脉的同盟面纱,第一道裂痕是冰冷的经济账本。
对澳大利亚来说,这笔账太好算了。国家约四分之一的出口,目的地是中国。总理阿尔巴尼斯前脚刚结束访华,反复强调的关键词就是“就业”——对华友好,意味着澳洲人有工作,有饭吃。
这才是压舱石,是任何军事承诺都无法回避的国民生计。
另一边,美国的“盟友账单”也开得明明白白。一种强硬的观点认为,日澳这类盟友的选择很有限:要么彻底顺从,把身家性命绑上美国的战车。要么就可能尝到关税大棒的滋味。
同时,美国还要求日本把国防开支提升到GDP的5%,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目标,据说已经引起了日本首相的强烈不满。
一边是实实在在的经济命脉,一边是代价高昂的同盟义务。当“美国优先”的口号,被盟友们翻译成“盟友牺牲”时,再热烈的拥抱,也掩盖不了各自心里的那本账。
这种持续的压力,反而可能催生一个美国最不愿看到的结果:倒逼日澳等国,加速寻求“战略自治”,在夹缝中开辟一条更独立的路。
如果说经济是第一道裂痕,那么信任的崩塌,则是更深的一道内伤。
让日澳官员感到“集体惊讶”的,不是被要求站队,而是一种近乎羞辱的“双重标准”。
就在科尔比向盟友极限施压的同时,他们自己却在公开场合淡化台湾对美国的战略价值。一会说保卫台湾“成本大于收益”,一会又说即便台湾失守,对美国民众的生活“不会有太大影响”。
这就好比一个带头大哥,一边拍着小弟的肩膀说“为了帮我,你得敢拼命”,一边又悄悄跟别人讲“其实这事儿对我没那么重要”。
这种矛盾言论,让盟友心中那个最大的疑虑浮出水面:这难道是一场“代理人战争”?
美国希望看到的剧本是:日本、澳大利亚冲在第一线,与对手短兵相接,消耗实力。而美军则可以退居二线,提供武器、情报和后勤支持,坐收渔翁之利。
这套“你先上,我殿后”的算盘,把盟友放在了“炮灰”的尴尬位置。这已经不是平等的伙伴关系,而更像是一种战略外包。
当信任的基石被掏空,忠诚就成了一个笑话。
第三道,也是最致命的一道裂痕,是地理未知因素。
一位美国前情报官的话一针见血:冲突一旦爆发,美国可以选择介入的程度,甚至可以选择抽身。但日本和澳大利亚呢?它们“跑不了”。
地图不会撒谎。日本离台湾近在咫尺,其国内“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论调早已深入人心。澳大利亚虽然远一些,但作为美国在南太平洋最重要的军事前哨,同样无法置身事外。
地理位置决定了,一旦战火点燃,美国本土大概率安然无恙,而日澳的本土,却可能成为首要的打击目标,甚至是主战场。
美国失去的可能是一个棋子,而盟友们赌上的,是整个国家的命运。
这种“在地缘上无可规避”的巨大风险,是任何一位理智的政治家在做出承诺前,都必须掂量的、最沉重的砝码。
远方霸权的战略布局,与近邻现实的生存危机,形成了最尖锐的对立。
在这场混乱的博弈中,最耐人寻味的一幕出现了。
一种来自中国的战略视角认为,美国盟友的介入,非但不是麻烦,反而正中下怀。它为冲突的扩大化和升级提供了完美的理由,给了中国一个“扫清周边威胁、重塑国际格局”的契机。
按照这种逻辑,一旦日澳参战,它们就不再是美国的“盟友”,而会立刻变成中国的“首要打击目标”。战争的烈度和残酷性将远超想象。
于是,一个诡异的闭环形成了:华盛顿的鹰派希望通过施压,来确认谁是“绝对忠诚”的盟友。
而北京的一些战略家,或许也希望通过这场压力测试,来提前锁定谁是潜在的对手,明确未来的打击范围。
在这件事上,两个最大的竞争对手,竟然在“逼迫盟友亮出底牌”这个目标上,达成了惊人的默契。
被夹在中间的日本和澳大利亚,成了这场“忠诚度测试”中最尴尬的答题者。答错了,可能被美国惩罚。答对了,却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收到一份来自对手的、最致命的“录取通知书”。
当同盟的账单开始变得需要用鲜血和国土来支付时,曾经的承诺,还剩下几分重量?这或许才是那句没有问出口的、真正的问题。
美方就台海问题施压,澳部长拒绝作出承诺——观察者网2025-07-13
相关文章
台湾问题一直是中国人心里的一块石头,1949年分开到现在,多少年过去了,台岛还是没回到祖国怀抱。就在2025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又聊起了台湾问题,话里话...
2025-07-16 0
就在很多人还在讨论美国对中国新一轮关税大棒会带来多大冲击时,中国却用一场东盟外长会给出了回应:不是忍气吞声,而是用“合纵连横”的智慧,撬动更大的国际合...
2025-07-16 3
越南自以为第一个“投诚”会得到优待,孰不知却是被美国狠狠戏耍了一顿,墙头草注定是没什么好下场的。英国《金融时报》7月14日报道称,由于“美越贸易协议”...
2025-07-16 2
中美的第三轮经贸谈判是否会在8月初?我国商务部发言人回答表示,双方保持着密切的沟通,共同推行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发展。如果是在8月初,那么现在离谈判确实不...
2025-07-16 2
7月14日,有网友发文称,当晚,一架由缅甸航空运营的波音737-800飞机在昆明长水国际机场降落时起落架折断,导致引擎触地。之后,该飞机降落的03跑道...
2025-07-16 3
特朗普突然给普京划下50天红线,威胁加税100%,甚至批准对乌远程导弹援助。一边是俄媒嘲讽“虚张声势”,一边是美媒质疑“为何留足缓冲期”?美方究竟是极...
2025-07-15 2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编辑^W.n前言“若台海爆发冲突,澳大利亚是否愿...
2025-07-15 1
2025年7月14日,湖南岳阳华容县交警在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百日攻坚”行动(重点整治小型汽车驾乘人员未系安全带、摩托车/电动车骑乘不戴头盔、违规载人、...
2025-07-15 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