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问题一直是中国人心里的一块石头,1949年分开到现在,多少年过去了,台岛还是没回到祖国怀抱。就在2025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又聊起了台湾问题,话里话...
2025-07-16 1
特朗普突然给普京划下50天红线,威胁加税100%,甚至批准对乌远程导弹援助。一边是俄媒嘲讽“虚张声势”,一边是美媒质疑“为何留足缓冲期”?美方究竟是极限施压,还是为俄军总攻争取时间?中印两大买家又该如何接招?
观察者网消息称,近日特朗普终于公布了预热多时的“对俄重大行动”,他在与北约秘书长吕特见面时表示,对俄罗斯的行为“非常非常不满”,要求普京在50天内促成俄乌停火,否则将面临“重大后果”。
这一威胁的核心并非传统制裁,而是瞄准俄罗斯经济命脉的“次级关税”政策——若期限内俄乌未停火,美国将对俄全面征收100%关税,并制裁所有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
尽管美俄直接贸易额仅约35亿美元,但特朗普的真正意图是通过切断俄能源出口收入,逼迫中印土等主要买家“选边站”。
俄罗斯经济高度依赖能源出口,2024年石油天然气收入达2824亿美元,占财政总收入三分之一。目前俄油因价格折扣吸引大批买家,中国(33%)、印度(25%)、土耳其(22%)三国合计占俄能源出口八成份额。
若美国落实“次级关税”,意味着这些国家继续购买俄能源将被加征100%关税,直接推高进口成本。特朗普政府企图以此挤压俄战争资金,但实际操作中却面临多重矛盾。
首当其冲的是美国与盟友的关系撕裂。土耳其作为北约成员国,却在能源和安全问题上与俄罗斯深度合作。埃尔多安政府素来以强硬著称,若遭美国制裁,很可能倒向俄伊阵营,甚至关闭美军在土的军事基地。
印度同样棘手,莫迪政府近期已因特朗普威胁对印商品加征26%关税而强硬回击,宣称要“从实力出发应对美国”。若再叠加能源制裁,美印关系恐雪上加霜,动摇美国“印太战略”中拉印制华的关键布局。
对中国而言,美方政策存在双重风险。一方面,中俄能源贸易规模庞大。若美国无差别实施制裁,中国企业将承受巨额关税成本;另一方面,特朗普可能对印土“网开一面”,集中火力打击中国,这将导致中美关系再度恶化。
不过,中国并非没有反制手段。作为全球稀土供应链的主导者,中国可持续收紧关键物项出口管制,打击美国高科技和军工产业。
此外,历史经验表明,经济胁迫难以动摇俄罗斯的核心立场。普京此前多次拒绝在安全问题上妥协,即便面对SWIFT切断和外汇冻结等极端制裁,俄经济仍通过“向东转”维持韧性。
这一次,俄罗斯也仍是一点都不慌。
俄经济专家巴赫京甚至公开奚落称,美俄贸易已几乎跌至冰点,“加税100%不过是给空钱包贴封条”。
他还嘲讽特朗普“不敢动中印的蛋糕”。俄罗斯早已将能源出口重心转向亚洲,中国和印度如今包揽其70%原油出口,且均建立本币结算体系。
美国智库分析指出,若特朗普真对中印实施二级制裁,等同于同时引爆两大经济核弹——中国手握3.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和全球供应链命脉,印度则是美西方“印太战略”的关键支点。
中国通过“影子舰队”和人民币结算体系,将俄油采购完全剥离美元系统。印度则玩起“精炼油套利”游戏——进口俄原油加工后转售欧美,既赚差价又规避制裁。
此外,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用“正常的国际贸易”定性中俄能源合作,印度外长苏杰生则直言“能源安全优先于地缘政治”。
美国中期选举在即,特朗普若此时对中印加税,不仅会推高本国通胀,还可能倒逼两国加速去美元化。
显而易见,“次级关税”这种伤敌八百自损三千的招数,是不符合商人总统的一贯做法的。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或许还有另一个算计。
有接近白宫的消息人士透露,50天期限实为“政治障眼法”——既向国内鹰派展示强硬姿态,又为秘密外交留出转圜空间。
目前来说,特朗普的战略困境是:既要兑现“结束战争”的选民承诺,又无法承受普京彻底撕破脸的后果。
相比经济牌的虚实难辨,美军援乌克兰的实质性升级更值得警惕。
据彭博社披露,最新100亿美元武器包首次包含射程300公里的ATACMS导弹,可将俄境内别尔哥罗德、库尔斯克等战略要地纳入打击范围。
更耐人寻味的是交付速度——首批装备将在“48小时内运抵前线”,这种“边官宣边发货”的操作,显然是要打俄军一个措手不及。
而俄军正在克里米亚部署最新型S-500防空系统,这种原本用于保护莫斯科的“国之重器”南下,显然是为应对远程导弹威胁。
而韩国情报部门爆出的“朝鲜1200万发炮弹抵俄”消息,则揭示了普京的反制筹码——俄军可能正酝酿夏季攻势,试图在美制武器全面到位前夺取更多领土作为谈判筹码。
随着倒计时开启,局势可能朝三个方向发展:
最乐观的情况是俄美在最后一刻达成“朝鲜战争式”停火,乌克兰以领土换和平。但考虑到普京近期签署的“新边疆法案”将乌东四州永久纳入俄宪法,这种妥协空间极其有限。
更可能的是“阿富汗模式”持久战。俄军凭借朝鲜炮弹和伊朗无人机维持消耗战,乌克兰则依靠西方远程武器开展不对称作战。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模拟显示,这种僵局可能持续至2025年大选,届时特朗普或将面临“兑现承诺”还是“升级战争”的终极抉择。
最危险的还是“黑天鹅事件”。俄专家圈近期热议的“第35条军规”显示,若俄本土遭远程导弹袭击,核武器使用门槛可能降低。尽管克里姆林宫发言人迅速否认,但俄媒意味深长地发文称:“当俄被逼到墙角时,反击会超出想象。”
眼下距离特朗普设定的50天期限仍有变数。俄罗斯可能通过非正式渠道与乌克兰接触,但实质性让步概率极低;中国则需要未雨绸缪,拓宽能源进口渠道,同时与印度、土耳其协调立场,共同抵制美国的单边制裁。
这场博弈的结局或将证明:在多极化世界中,经济大棒挥舞得越狠,反噬来得越快。
相关文章
台湾问题一直是中国人心里的一块石头,1949年分开到现在,多少年过去了,台岛还是没回到祖国怀抱。就在2025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又聊起了台湾问题,话里话...
2025-07-16 1
就在很多人还在讨论美国对中国新一轮关税大棒会带来多大冲击时,中国却用一场东盟外长会给出了回应:不是忍气吞声,而是用“合纵连横”的智慧,撬动更大的国际合...
2025-07-16 5
越南自以为第一个“投诚”会得到优待,孰不知却是被美国狠狠戏耍了一顿,墙头草注定是没什么好下场的。英国《金融时报》7月14日报道称,由于“美越贸易协议”...
2025-07-16 4
中美的第三轮经贸谈判是否会在8月初?我国商务部发言人回答表示,双方保持着密切的沟通,共同推行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发展。如果是在8月初,那么现在离谈判确实不...
2025-07-16 4
7月14日,有网友发文称,当晚,一架由缅甸航空运营的波音737-800飞机在昆明长水国际机场降落时起落架折断,导致引擎触地。之后,该飞机降落的03跑道...
2025-07-16 3
特朗普突然给普京划下50天红线,威胁加税100%,甚至批准对乌远程导弹援助。一边是俄媒嘲讽“虚张声势”,一边是美媒质疑“为何留足缓冲期”?美方究竟是极...
2025-07-15 4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编辑^W.n前言“若台海爆发冲突,澳大利亚是否愿...
2025-07-15 1
2025年7月14日,湖南岳阳华容县交警在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百日攻坚”行动(重点整治小型汽车驾乘人员未系安全带、摩托车/电动车骑乘不戴头盔、违规载人、...
2025-07-15 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