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搜文章正文

马斯克再放豪言,五年消灭手机和APP!但真正机会就在APP之中

抖音热搜 2025年11月06日 15:58 5 admin

本期要点:手机APP不会消亡,但会换个形式存在,而且更挣钱!


你好,我是王煜全,这里是王煜全要闻评论。

11月1日,世界首富埃隆·马斯克做客知名主持人乔·罗根的播客,畅谈了他对数字生活的大胆畅想。

马斯克再放豪言,五年消灭手机和APP!但真正机会就在APP之中

其中,我们觉得比较新颖的一个观点是,马斯克认为在未来5到6年内,传统智能手机及其中的App应用将彻底消失。手机蜕变为高度集成AI的终端,充当云端人工智能的本地推理节点。它会预测你最想看到和听到什么,然后实时生成。

在播客现场,罗根还播放了一段AI创作的音乐——一首由人工智能“翻唱”的知名歌手50 cent的灵魂乐版本。马斯克感叹道,如果这是真人唱的,这个人绝对会是世界头号音乐艺人。

此外,马斯克还在对话中提到,AI将在两年内大规模替代坐在电脑前的工作;还批评了美国当前的财政状况,并再次预测AI将推动全球进入可持续的富足状态。

我们认为,马斯克有关手机和APP的预言,更像是一次经典的“马式”吹牛。他所说到的一些趋势有一定道理,但他又忘了,从起点到终点间有漫长的奔跑过程,而且不是直线到达。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提供服务的APP们反而有不小的机会。


爱吹牛的马斯克

首先,我觉得,大部分人应该都会觉得,这次马斯克有关手机会消亡的说法并不可信。

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尽管马斯克是个影响力巨大的公众人物,但他是个典型的大嘴巴,吹的牛实在太多了。

在2013年,马斯克发布了57页的白皮书,设想了一种在低压真空管道中运行的胶囊列车,他称为Hyperloop,时速接近音速,即1200公里/小时。但很明显,12年过去了,这个项目早已被搁置。

2017年,马斯克还宣称,SpaceX的星舰(Starship)技术未来可用于地球“点对点”运输,实现超音速洲际旅行,从洛杉矶飞往悉尼或东京只需不到30分钟。但众所周知,最近SpaceX才又完成了一次星舰的试飞,实现了舰体和飞船的可重复使用。但要实现他所说的“点对点”运输和载人旅游的愿景,显然还要很多年。

2019年4月的特斯拉投资者日上,马斯克就夸下海口:“明年(也就是2020年)会有超过100万辆特斯拉Robotaxi上路”。可是,至今,真正在路面跑的特斯拉Robotaxi可能也就100多辆,而且车里还坐着安全员。虽然在FSD上有了新突破,未来特斯拉也有可能快速扩张,成为Robotaxi的领军者,但6年前马斯克给出的判断的具体时点无疑太过乐观了。

马斯克再放豪言,五年消灭手机和APP!但真正机会就在APP之中

所以,对于马斯克说的话,人们总是有个很矛盾的心态:完全相信他,往往会吃亏;但完全不理他说的话好像也不行,总感觉他知道些什么大众未察觉的信息。

我认为,可以采用一种二分法,我们可以重视马斯克所指出的一些产业趋势,但别信他给出的时间表。

因为马斯克总是给出大胆预言,背后真实目的往往是用这些激进的目标去吸引全球最顶尖的人才,去撬动资本,去倒逼监管机构以及促使大众提前思考。他指明的很可能是未来30年的主方向,但当他说一件事明年就能做到时,你最好往后再至少推迟5年。


APP新形态

再说回马斯克五年内消灭手机和App的说法,在我看来,他属于“做题跳步”了。

马斯克等很多对AI非常乐观的人往往认为,只要不断扩大模型规模,比如有更多的参数、数据和算力,目前的AI大模型(即LLM)就能不断地大力出奇迹。他常说的一个判断就是,明年AI将超越单个人类,五年后AI将超越全人类智慧总和。

按照这个趋势推演,马斯克自然会认为,5~6年后,一个强大到无所不能的AGI(通用人工智能)基本上也就实现了。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那么多APP?没有APP了,手机自然也不需要了。

可是,我们此前就分析过,当前的AI大模型缺乏对物理世界、因果关系和常识的理解,它们只是在互联网语料上训练出来的,既没有小样本泛化的能力,也无法实质上理解重力、物体恒常性等规律。借用Meta首席AI科学家杨立昆(Yann LeCun)的那句话就是,AI大模型还远没一只猫聪明。

正因如此,虽然AI可以生成60秒甚至几分钟的高清视频,但如果要生成马斯克所说的90分钟的电影,不仅需要天量的算力,更关键的是,要保持人物、剧情、配乐等各方面的一致性,仍是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

马斯克再放豪言,五年消灭手机和APP!但真正机会就在APP之中

可见,马斯克跳过了构建下一代AI模型最难的一步,就给出了惊人的判断,但很明显这是错误的,更不用说今天很多App都积累了大量用户和海量的私有数据,大模型根本无法学习到这些App的能力。所以未来几年内AI还很难替代手机和APP。

不过,马斯克说对了一点,手机一定会变,而主要方向就是成为和云端协同的重要一环。

我们推断,APP不会消亡,但会成为AI助手随时调度的能力单元。

未来的手机很可能主要由一个AI助手来负责操控。这个AI助手擅长理解人类的自然语言,并因为长期与用户互动、掌握各类行为数据,能够预判用户意图,从而可以进行个性化的行动规划和决策。

而各个传统意义上的APP则变成AI助手所调用的专业插件,用于执行特定领域的任务。

这种架构就类似于CPU和GPU所形成的异构计算,由CPU进行任务分配,而GPU负责特定类型的计算。

可以畅想一下,在未来,用户对AI手机说“订两张下周五的电影票”,AI助手就要根据日历APP和订票APP,判断用户的可用时间和常去的影院来订票。甚至AI助手要结合社交APP的聊天记录,预判这个订票需求背后可能意味着一场约会,据此选择合适的电影,并完成后续的叫车和订餐服务。

从表面看,整个过程用户确实没有点开任何APP,但有多个App在后台各司其职。随着AI眼镜等更轻便的硬件崛起,也许我们连手机都不用拿出来了,只需语音下达指令,并在眼镜的屏幕上确认相关信息即可。

当然,这种新的交互方式,也孕育着新机会。如果你拥有独特数据和专业的服务能力,就能成为AI生态中不可或缺的能力节点,通过为各大AI助手供能,一样可以获得丰厚回报。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王煜全要闻评论,我们明天见。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