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小偷就是抓小偷?那你想简单了,真正厉害的打击犯罪,不只是端掉一个窝点、锁住几个人那么轻飘飘。关键在于,你能不能看清罪恶背后那条隐形的链条,能不能斩断...
2025-10-14 1
文丨编辑 来科点谱
«——【·前言·】——»
你敢相信瑞典人每年至少能享四个月左右的带薪假,女的生孩子还能休一年零四个月的产假,而且孩子从生下来到16岁,每个月能领大概1050瑞典克朗,合700多人民币的儿童津贴,单亲或者离异家庭的孩字补贴更多。
在那片大陆上,这个国家曾是出了名的高端国家,幸福指数也常年靠前,自零一年国家政策调整后,这个最幸福的国家一步步走向了瓦解,最终沦落为强奸第一个大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瑞典的福利体系是二战后社会民主党亲手搭建起来的,思路很直接:高税收换高回报,这个模式确实让老百姓生活无忧,幸福感高得惊人,但也悄悄埋下了一个大问题。
在这样的体系下,一个人从出生到老几乎所有事情都有国家罩着,教育、医疗、养老,全都安排妥当,连基本生活都不用担心,久而久之人们就开始问自己:我奋斗干嘛?
生活压力几乎为零,生孩子也不是必须,于是丁克家庭越来越多,生育率一路下降,社会开始迅速老龄化,到2001年全国人口平均年龄超过41岁,整个社会显得暮气沉沉。
年轻人越来越少,老年人越来越多,问题就来了:谁来工作?谁来缴税?谁来支撑庞大的福利体系?
这个曾经因为福利成功而自豪的国家,发现自己陷入了悖论,福利越好,出生的人越少,国家劳动力池被掏空。
原本自给自足的社会,现在不得不依赖外来人口来维持运转,移民从一个可以选择的社会补充,变成了必需品。
瑞典历史上,有一个关键人物,他叫奥洛夫·帕尔梅,出身富裕家庭,但年轻时就投身社会民主党,毕生追求社会平等,帕尔梅曾当过交通部长、教育部长,1969年第一次成为首相。
他在国际上敢于直言,批评越南战争,支持发展中国家,是典型的理想主义者,他坚信瑞典有责任帮助有需要的人。
1975年帕尔梅政府推出了一套全新的移民政策,彻底打开国门,核心就是“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明确所有移民无论背景,都能享受与本地人同等的福利,包括住房、就业培训、教育和医疗。
这背后既有人道主义理想,也有现实考虑,填补国内劳动力缺口,起初政策运行顺利,早期移民多来自芬兰、南斯拉夫,文化差异小,融入速度快。
但从70年代开始,移民来源地逐渐扩展到土耳其、伊朗,80年代又迎来大量黎巴嫩、伊拉克移民,文化、宗教差异逐渐显现,最剧烈的一次冲击发生在2015年叙利亚内战爆发,当年瑞典接收了16万难民。
问题很快冒了头:大家生活习惯不一样,信的也不同,矛盾慢慢出来了,比如有些移民正干活呢,中途得停下来祷告,这事儿让本地的老板和同事都觉得不好适应。
福利制度的善意在这里变成“陷阱”:既能拿高额补贴,不工作也能生活,很多人选择不工作,部分移民聚居区失业率高,逐渐成为犯罪温床,帮派和毒品问题日益严重。
政府试图解决,为移民设专门学校,规划集中居住区,但这并未促进融合,反而加剧隔离和对立,帕尔梅的初衷是善意和理想,但多元文化政策在现实中引发了社会分裂和治理难题。
可悲的是,帕尔梅自己没看到这些最终结果,1986年2月28日,这位充满争议的首相在斯德哥尔摩街头遇刺身亡。
提起瑞典的危机,“强奸之国”这四个字总绕不过去,它像块石头压在这个曾经最安全、最平和的北欧国家头上,可真相远比这个标签复杂得多。
先得看数据,瑞典对“强奸”的定义非常宽,只要涉及非自愿性行为,哪怕是情侣间争执后的性行为,只要一方不同意也能被认定为强奸。
而且瑞典社会鼓励报案,女性维权意识极强,这让强奸案报告率居高不下,2016年《环球邮报》就说过,瑞典之所以数字惊人是因为报案率太高。
但要是把这当成“统计假象”,那就太天真了,光看数字就知道问题的严重性,2019年瑞典报告8350起强奸案,2010至2023年,平均每年发生超300起枪击事件。
一个号称“全球最安全”的国家,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关键在于,移民问题早已与犯罪数据纠缠在一起,研究显示,三分之二的强奸罪犯有移民背景,尤其集中在来自中东和非洲的群体。
BBC在2018年的报道也证实,大多数强奸犯都在国外出生,2019年的一项监狱调查更显示,移民囚犯比例严重过高,穆斯林群体尤其集中。
面对这些事实,瑞典政府的态度却显得尴尬,2017年,他们还发布声明否认存在所谓的“移民犯罪浪潮”,可民众感受到的,却是信任的崩塌,过去人们出门连门都不锁,如今晚上出门得提心吊胆。
安全感没了,社会信任也被一点点磨碎,争论数据已经没意义。真正的危机在于社会氛围的崩塌,那种建立在信任、平等和安全感上的“瑞典模式”,如今正在分崩离析。
人们对政府的信任下降,对移民的不满上升,对社会未来的信心,几乎消失殆尽,回头看,瑞典的困境像是一场自我设计的悲剧,高福利制度带来了幸福,也掏空了社会的奋斗动力,导致劳动力短缺。
帕尔梅的多元文化政策本想引入“新鲜血液”,填补这个空洞,却忽略了文化冲突和宗教差异,结果,理想的多元社会变成了现实中的撕裂与混乱。
最终,攀升的犯罪率成了所有矛盾的出口,帕尔梅想打造一个平等、包容的国家,但瑞典的现实提醒全世界:理想主义若脱离社会现实,再高尚的初衷,也可能引发灾难。
天堂与地狱之间,往往只差一个看不清的界线,瑞典正是那个跨得太远、醒得太晚的国家。
1、原文刊登于新华网2016-04-06发布的关于《难民非法滞留给瑞典社会“添堵”》的报道;
2、原文刊登于海峡都市报2020-12-01发布的关于《瑞典的强奸率世界第一,这个北欧国家是如何沦为“强奸之国”的?》的报道;
3、原文刊登于澎湃新闻2017-04-09发布的关于《收紧难民政策求安全却遭恐袭,骑虎难下的瑞典该怎么办》的报道;
4、原文刊登于海峡快报2020-09-13发布的关于《接收难民的国家如今咋样了?瑞典给出答案:“童话”正在逐渐破灭》的报道;
相关文章
抓小偷就是抓小偷?那你想简单了,真正厉害的打击犯罪,不只是端掉一个窝点、锁住几个人那么轻飘飘。关键在于,你能不能看清罪恶背后那条隐形的链条,能不能斩断...
2025-10-14 1
文丨编辑 来科点谱«——【·前言·】——»你敢相信瑞典人每年至少能享四个月左右的带薪假,女的生孩子还能休一年零四个月的产假,而且孩子从生下来到16岁,...
2025-10-13 3
文、编辑|诺斯罗普的笔记在娱乐圈里,观众对老戏骨的滤镜,往往都很深。首先就是因为人家,有过很出圈的角色,大家也愿意为情怀买单。然而,有些人的行为,实在...
2025-10-13 6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撒胡编辑|撒胡在演艺圈中,有这样几位“德不...
2025-10-13 7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编辑:欣阅一个人怎么就能在世人眼中分裂成两种...
2025-10-13 6
成本仅28元的普通保健品,被吹嘘为“国医大师特制神药”,卖到7.2万的天价。77岁的刘老太就这么被骗了,她花光积蓄买的 “抗癌神药”,结果吃了没半点效...
2025-10-13 6
据报道,日本和美国在段时间内,先后对中国发起了两项严厉的经济制裁措施,而印度也趁机发力,宣布对中国的四氟乙烷产品征收反倾销税。这一连串动作,显然不是巧...
2025-10-13 7
建筑工地上,临时工小王从脚手架上跌落,腿骨骨折,包工头扔下2000元钱就说算了,他不知道,这只是他应得赔偿的零头。临时工作为建筑行业的重要力量,干着最...
2025-10-13 6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