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热心伯伯” 竟是杀母凶手?死缓判决引追问:22 年能抵一条命?

抖音推荐 2025年11月04日 15:59 6 admin

2025 年 9 月,贵州黔西的杨舟摸着母亲王秀珍的遗照,指腹把相框边缘磨得发亮,照片里 49 岁的女人笑得眯眼,背后是自家院子的玉米地。

可他忘不了 2023 年 7 月 26 日那个下午 —— 当警方跟着 “热心帮忙” 的熊某挖出石缝里的遗体时,两块分别重 108 斤和 153 斤的巨石压在母亲身上,颈间那道 13 厘米的勒痕紫得发黑。

“热心伯伯” 竟是杀母凶手?死缓判决引追问:22 年能抵一条命?

更让他窒息的是,2025 年 6 月贵州高院的终审判决:凶手熊某死缓,限制减刑,最低服刑 22 年。这个喊了多年的 “熊伯伯”,这个在母亲失踪后天天上门帮忙搜寻、在自家饭桌上端碗吃饭的人,亲手结束了母亲的生命。

如今 “坦白” 成了免死牌,杨舟想不通:“勒颈 30 分钟,埋尸毁证,装好人半个月,这也配叫悔罪?”

石缝里的真相

2023 年 7 月 3 日清晨 6 点 24 分,堡堡寨村的薄雾还没散,王秀珍推开木门的吱呀声混着鸡叫传出去。

院坝监控镜头里,她把镰刀插进背篼侧边,拽了拽绿色雨鞋的鞋带,遮阳帽檐压得很低 —— 丈夫和两个儿子在外务工,独居的她每天都要去割草喂牲口。没人知道,300 米外的熊某已经在红薯地边等她。

“热心伯伯” 竟是杀母凶手?死缓判决引追问:22 年能抵一条命?

熊某是王秀珍二嫂的同居男友,杨舟兄弟俩一直喊他 “伯伯”。2021 年杨家办丧事,熊某来帮忙宰牛,从此和王秀珍有了联系。

警方后来查到,两人手机里有 197 条通话记录,光 2023 年 5 月,熊某就打了近 60 次,全被拒接。“她脸色马上变得不好看,拿着镰刀站着说没什么好谈的。”

熊某后来供述,那天他喊住王秀珍,伸手就往她胸前摸,被甩开后,趁她蹲下身割草,拽出背篼里的尼龙绳勒住了她的脖子。

杨舟后来在判决书里看到细节:母亲倒地后,熊某怕她没死,又持续勒颈 30 分钟。法医鉴定书上写着 “左侧舌骨大角骨折”,那是窒息死亡的铁证。

杀完人,熊某竟蹲在原地割完了草。他先用枯枝盖住尸体,把母亲的手机拆卡藏进竹林,回家装作没事人。

“热心伯伯” 竟是杀母凶手?死缓判决引追问:22 年能抵一条命?

当晚 7 点,他扛着锄头以 “抓泥猪” 为由返回,脱光母亲的衣服,把尸体拖进石缝,搬来两块百斤巨石压住,再填土掩埋。

几天后,他又趁夜色绕开监控,把镰刀、雨鞋送回杨家院坝,想制造 “离家出走” 的假象。“监控只拍到个黑影,前一晚还没有的东西,第二天凭空出现。”

杨舟的拳头攥得发白,那时他还没怀疑过熊某。

母亲失联的第四天,王秀珍的妹妹王秀英急得直哭,连续打不通电话。杨舟远程调看监控,发现母亲 7 月 3 日清晨后就没回来,赶紧托亲戚上门。

7 月 7 日,亲戚踹开虚掩的门,圈里的鸡已经饿死,猪和牛瘫在地上喘气,屋里冷锅冷灶。报警后,全村人都动了起来,熊某跑得最勤快。

“热心伯伯” 竟是杀母凶手?死缓判决引追问:22 年能抵一条命?

“他每天早上揣两个馒头就来,说‘我熟山路’。” 杨舟回忆,搜寻到垭口时碰见过熊某,对方擦着汗打招呼,“去山上再找找”,语气自然得像去种地,实际上,那地方离埋尸的石缝不过百米。

吃饭时,熊某还往他碗里夹腊肉,“别担心,说不定去亲戚家了”,指甲缝里嵌着没洗干净的红泥,和饭桌上的油光混在一起。

转折出现在 7 月 21 日,实在找不到人,家属请了道士做法。院坝里挤满村民,道士端着水碗念咒,所有人都凑过去看,只有熊某蹲在篱笆边抽烟。

二伯娘扯他袖子,“过去看看啊”,他手一抖,烟灰掉在裤腿上,猛地站起来就往山上走,“我再去转转”,脚步踉跄得差点绊倒石阶。

“热心伯伯” 竟是杀母凶手?死缓判决引追问:22 年能抵一条命?

那天起,熊某像变了个人,二伯娘说,他夜里总做噩梦,坐在炉边一支接一支抽烟,问他话就拍桌子吼 “别烦我”。

而杨家监控里,母亲的手机突然开机又关机,信号就在自家附近 —— 后来才知是熊某心虚试开机,解不开密码又赶紧关掉。这两个破绽,让警方把目光锁定了他。

7 月 25 日晚,民警敲开熊某家门时,他正在刷手机。杨舟听说后还纳闷:“这么热心的人,怎么会是嫌疑人?”

直到第二天,熊某带着警方挖出母亲的遗体,杨舟看着石缝里的惨状,当场跪在地上,喉咙里发出野兽般的呜咽。那时他才想起,搜寻时熊某总有意无意把大家往反方向引。

“热心伯伯” 竟是杀母凶手?死缓判决引追问:22 年能抵一条命?

“坦白” 成免死牌?

2024 年 7 月 30 日,毕节中院的一审判决书送到杨舟手上。他盯着 “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几个字,反复看了三遍,然后狠狠摔在桌上。

一审法院认为,熊某被抓后如实供述,还带民警找到尸体,“对侦破本案起到重要作用,认罪悔罪”。可杨舟想不通:“警方都锁定他了,不坦白有用吗?这叫悔罪还是无奈?”

毕节市检察院比他更激动,直接提起抗诉。抗诉书里写得明白:熊某作案后毁证、埋尸、造假象、误导侦查,从头到尾没赔过钱,家属也没谅解,“主观恶性极深,无悔罪表现,应判死刑立即执行”。

这场拉锯战持续到 2025 年 6 月,贵州高院二审开庭时,检察官把卷宗拍在桌上,指着证据链质问:“勒颈 30 分钟,用巨石压尸,这是杀人意志坚决;混在搜寻队里打探消息,这是蓄意逃避。哪一点能算悔罪?”

“热心伯伯” 竟是杀母凶手?死缓判决引追问:22 年能抵一条命?

杨舟坐在旁听席,看着熊某低着头,头发花白了一片,却没掉一滴泪。他想起一审时熊某的辩护人说 “系初犯,请求从轻”,气得差点冲上去。

“初犯就能杀人不偿命?那我妈这条命算什么?”

二审判决改了些内容,却没改结果。法院把 “重要作用” 改成 “一定作用”,新增了 “限制减刑”,但还是维持死缓,这意味着熊某最少要服刑 22 年,最多可能 27 年。

“被动坦白也算悔罪?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杨舟拿着二审判决书,指节攥得发白。

他翻出卷宗里熊某的供述,对方承认 “送回物品是想让家人以为她跟人跑了”,承认 “提前去埋尸地搜寻是怕被发现”,可这些全被归为 “坦白情节”。

更让他无法接受的是,熊某行凶前的强制猥亵和作案后藏手机的行为,法院根本没认定。

“热心伯伯” 竟是杀母凶手?死缓判决引追问:22 年能抵一条命?

“他自己都供认‘隔着衣服摸胸’,这不是强制猥亵?藏手机不是想占为己有?怎么就只算故意杀人?” 杨舟的申诉状里,附了 197 条通话记录和熊某的供述截图。

他想起 2021 年的 “百香果女孩案”:凶手杨光毅强奸杀害 10 岁女孩,原审以 “自首” 改判死缓,再审最终改判死刑立即执行。最高法当时说,“性暴力犯罪突破伦理底线,自首无法抵消恶性”。

还有 2025 年那起案子,19 岁女生遭侵犯后落水,凶手阻挡其上岸致溺亡,一审死缓限制减刑,二审直接改判死刑立即执行。

“都是恶性杀人,都有所谓‘坦白’,凭什么熊某就能活?” 杨舟把这些案例打印出来,贴在母亲的遗照旁边。

9 月 12 日,他收到贵州高院的立案短信,盯着 “已受理再审申请” 几个字,眼泪终于掉了下来。这一次,他想为母亲要个真正的说法。

“热心伯伯” 竟是杀母凶手?死缓判决引追问:22 年能抵一条命?

巨石压不住真相,“慎杀” 不能变 “轻罚”

熊某的短视频账号还停留在 2023 年 7 月,案发第二天,他发了条合成视频:白色面包车扎着花束,他戴着墨镜的头像贴在车里,配乐歌词是 “你离开以后……”。

杨舟刷到这条视频时,胃里一阵翻涌 —— 那时母亲的尸体还压在巨石下,凶手却在装深情。

这个 50 多岁的男人,用最残忍的方式结束了一条生命,又用最虚伪的演技欺骗了所有人。他在搜寻时帮杨家挑水,在饭桌上安慰杨舟,甚至在道士做法时假装焦急,可背地里却一次次靠近埋尸地,确认自己没留下痕迹。

直到被抓前,熊某都没露过破绽。村民说,他每天该干活干活,该吃饭吃饭,只有在没人的时候,才会盯着杨家的方向发呆。

“热心伯伯” 竟是杀母凶手?死缓判决引追问:22 年能抵一条命?

二伯娘后来回忆,有天夜里听见他说梦话,“不是我杀的”,第二天问起,他却说 “梦见抓泥猪了”。

这种冷静到可怕的伪装,恰恰暴露了他的主观恶性。根据《刑法》里对坦白的规定,最多能减 20% 的基准刑,可熊某的罪行早已突破了 “可从轻” 的边界。

毕节市检察院在抗诉书里说得直白:“他的坦白是侦查突破后的无奈之举,不是主动悔罪,不能成为免死理由。”

司法实践里,“少杀慎杀” 是基本原则,但这从来不是恶性犯罪的 “保护伞”。2023 年最高法发布的死刑复核案例显示,对于 “作案手段残忍、社会影响恶劣、无赔偿谅解” 的案件,即便有坦白情节,也可能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熊某的案子里,这三个条件全占了。

“热心伯伯” 竟是杀母凶手?死缓判决引追问:22 年能抵一条命?

杨舟现在每天都要去母亲被害的红薯地看看,地里的草又长起来了,他蹲下来拔掉,手指碰到泥土就想起那两块巨石。

“我妈一辈子老实,早上出门割草,怎么也想不到会死在‘亲戚’手里。” 他把母亲的遗照摆在石缝边,照片里的女人笑着,背后是金黄的玉米地。

贵州高院的再审还没开庭,杨舟把所有证据整理成厚厚的本子。他说自己不盼别的,就想让熊某的判决配得上母亲所受的苦难。

那些勒颈的 30 分钟,那些压在身上的巨石,那些伪装的热心肠,都不该被 “22 年刑期” 轻轻带过。

“热心伯伯” 竟是杀母凶手?死缓判决引追问:22 年能抵一条命?

结尾

石缝里的泥土早已填回,可杨家的伤痛从来没愈合。当 “慎杀” 的司法原则遇上突破底线的恶行,法律该守护的不仅是程序正义,更该是人心深处的公平。

两块巨石压得住遗体,却压不住真相;一句 “坦白” 能换死缓,却换不回一条人命。

参考信息:大河报:贵州49岁女子务农遭杀害被抛尸于石缝,被害人儿子:嫌犯装作无事发生来我家吃饭!二审判死缓,家属申请再审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