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桂花香里行扎西!《学习时报》关注昭通威信

十大品牌 2025年11月01日 15:57 5 admin
桂花香里行扎西!《学习时报》关注昭通威信桂花香里行扎西!《学习时报》关注昭通威信桂花香里行扎西!《学习时报》关注昭通威信桂花香里行扎西!《学习时报》关注昭通威信

《学习时报》(2025年10月31日第4版)

桂花香里行扎西!《学习时报》关注昭通威信

桂花香里行扎西

秋意渐浓的国庆节期间,我去了威信——滇川黔交界处乌蒙山区的一座小城。那天下午,从成都出发乘高铁不到两个小时就抵达了威信县城扎西镇。镇子里有个红军广场,来这里便是为了感受红色文化。

桂花香里行扎西!《学习时报》关注昭通威信

镇里的环境清幽雅静。老街两旁用石条砌成的水沟里,清凉的流水“哗哗哗”地流淌着。行走在朴拙而坚实的青石板路上,穿行于古老的木制老房之间,和微风相伴,与历史会面,让我一瞬间感觉时光回到了90年前的那个初春……

1935年1月,在执行遵义会议渡江入川的决策失利后,红军被迫进入川南、黔西北、滇东北一带集结。在行军途中,中央政治局领导红军边打、边走、边开会,从2月5日至2月9日,在滇川黔三省结合部的威信县境内水田寨、大河滩、扎西寨连续召开会议,统称“扎西会议”。会议正式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通过改组党中央领导特别是军事领导,确立了组织上的正确领导;针对前敌情势及时改变了原计划在川西南或川西北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决定,作出回师黔北的灵活机动战略决策;对军队实行精简缩编……扎西会议是红军长征中的一次重要会议,是中国革命在遵义会议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后的新起点。

在扎西镇老街上,遇到不少和我一样慕名而来的外地人。人们来此地瞻仰毛泽东和朱德住处、苏维埃共和国银行等历史遗址,通过历史照片、革命文物感受当年的峥嵘岁月。讲解员绘声绘色地讲述着1935年2月4日春节第一天,红军进驻扎西镇时遭遇暴风雪,为了不惊扰百姓,战士们在街边的房檐下和衣而卧,即便冻得瑟瑟发抖也未敲门进入民宅。这一场景被躲避在家中的村民透过门缝目睹,打破了老百姓对“兵燹之祸”的固有认知,成为当地世代相传的“红军纪律严明”的故事。驻扎石坎子期间,红军将地主囤积的粮食分给贫民,部队首长特意安排识字的战士用算盘公开核算数量,并在墙上书写了“红军粮账”。这种公开透明的做法感动了村民,有的村民甚至主动退回多分的粮食。红军撤离前严格检查借住房屋时,发现一个小战士不慎打破一个陶罐,便执意留下3个铜板赔偿。主人推辞不受,小战士就悄悄地将铜板塞入木板墙缝才离去。

虽然红军在威信仅驻扎了10天,但这支红色军队在老百姓心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严明的军纪、远大的理想、明确的目标、昂扬的斗志,吸引了仅有7万余人的威信县3900余名热血儿女参加红军,踏上了万里征途……

转过街角,刚走近扎西会议旧址,一股花香扑面而来,仔细一看,打扫得干净清爽的旧址前后,一棵棵桂花树上挂满了金色、银色、红色、白色的小花,一簇簇安然地绽放着。此刻夕阳晚照,灿烂的霞光洒落在桂花上,璀璨如诗,美不胜收。在轻拂而来的风里,桂花的香气浓郁而绵远,充盈在整个镇子里,伴随着周围静谧的氛围,慢慢弥漫,飘散开来,沁人心脾。

环顾四周,发现不只会议旧址,镇子里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桂花树,它们散布在街巷侧、沟渠边、田垄上、竹篱中。它们似乎不怎么挑剔生长的环境,只管一心一意地向上生长,长成蓬勃的一大片。在那虽然单调但厚重的苍绿枝叶之上,密密点缀着金银红白各色花朵,散发出生命的蓬勃与热烈。在这果实累累的秋天,满树繁星般盛开的桂花仿佛是初秋的音符,在微风中轻轻飘扬……

忽然,那熟稔而悠扬的歌声在耳边响起:“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张灯又结彩呀,张灯又结彩呀,光辉灿烂闪出新世界……”这时,璀璨灯光下的红军广场里,人们欢快地跳起舞来。站在这盛开的桂花树下,我不禁想到:我们喜爱这幽香的桂花,它寄托着我们向往的崇高、美好、吉祥和忠贞。而这支歌悦耳的曲调、美好的歌词,曾经伴随着红军坚定不移的步伐,从胜利走向胜利。

在令人沉醉的桂花香里,眼前的扎西老街显得更加祥和宁静。在感受这美好生活的同时,人们将永远铭记90年前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追随他们的足迹在未来的征途上更加努力前行。

今日推荐

来源/《学习时报》 薛培

终审/胡华玉 编审/保进 刘玉 校对/何淑倩格 编辑/马思

投稿/ ztsxwzx@126.com

桂花香里行扎西!《学习时报》关注昭通威信

转载请注明来自 “微昭通” 官方微信公众号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