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央视一套微信公众号】;今天(11月4日),南方降雨将明显减弱,但海南岛东部仍需注意防范大到暴雨。明天,新一轮雨雪天气将在新疆率先登场,之后陆...
2025-11-04 1
最近这天上可是越来越热闹了。
咱们中国的航天事业,又迎来了一个关键节点。
咱们的新一代载人飞船“梦舟”,已经正式定档在2026年进行第一次无人飞行测试了。
这可不是一次普通的发射,它意味着咱们中国人距离踏上月球的梦想,又实实在在地迈进了一大步。
那么今天,咱就好好唠唠这“梦舟”飞船、它的“专属座驾”长征十号火箭,还有那个同样关键的“揽月”着陆器,看看咱们的登月之路到底走到了哪一步。
说起载人飞船,大家最熟悉的肯定是“神舟”系列,它可是劳苦功高,但这即将登场的“梦舟”,可是个全面升级的“升级版”,专为更远、更复杂的任务而生。
首先,这“梦舟”飞船设计理念就非常超前,讲究的是“模块化、可重复使用”。啥意思呢?就是说它像搭积木一样,能根据不同的任务灵活变换配置。比如,要是主要跑空间站这条“近地公交线”,它就能搭载最多7名航天员,内部空间比神舟飞船大了2.5倍还多,航天员们在里面活动起来可就宽敞舒坦多了。而且,它的一些重要部件,比如服务舱,设计上是能够回收再利用的,飞一次回来检修一下,下次还能接着用,这可大大降低了长期运营的成本,更“经济实惠”。
要是执行登月这种“长途客运”任务,“梦舟”就得换上“登月特别版”,这个版本会额外“加挂”一个推进模块,多带燃料才能跑得动那么远,最关键的是它的返回舱,返回地球时速度极快,得穿上一种特制的“防热外套”,能承受住从月球返回时那种极高的温度,这可是顶尖的材料技术活儿。
光有先进的飞船还不行,得有力气够大的火箭把它送上天,这就得说说“梦舟”的“专属座驾”——长征十号系列火箭了,这里有个知识点,长征十号其实是一个“家族”,兄弟俩分工明确。
先把“梦舟”一号送去首飞的,是“弟弟”长征十号甲,它主要负责近地轨道任务,力气不小,在一子级回收的状态下,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不小于14.2吨,能把重物送上太空站轨道,它用的燃料是液氧煤油,比以前用的更环保、更安全,而且它的发动机特别“听话”,控制精准,能保证把飞船毫厘不差地送入预定轨道,安全系数很高。
而将来负责把“梦舟”登月版或者“揽月”着陆器直接送往月球的,则是“哥哥”——专门用于登月的长征十号火箭,这个“大哥”的体型和力气都更大,是三级构型,专门为奔月设计,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达7吨——这一数据恰好匹配“梦舟”登月版飞船的重量需求。它的发动机技术更先进,芯级发动机采用高压补燃循环技术,比冲突破450秒,较传统发动机提升15%以上,燃料效率高;上面级搭载可重复启动的氢氧发动机,还能在太空里多次点火,这样才能完成月球轨道交会对接与返回地球的复杂轨道调整。
可能有些朋友会想,有了“梦舟”飞船,不就能直接登月了吗?其实不然。“梦舟”主要负责在地球和绕月轨道之间往返,相当于“月球班车”,而真正把航天员从环月轨道送到月球表面,再接回来的,得靠另一个关键装备——月面着陆器,咱们给它起了个诗意的名字叫“揽月”。
这个“揽月”着陆器,功能可一点也不简单,月球表面不像地球这么平坦,坑坑洼洼,还有好多石头,所以“揽月”得特别“聪明”,它在降落过程中能先悬停在空中,用自带的设备扫描下方地形,自动避开障碍物,找一块平地再稳稳降落,这技术含量非常高。
前段时间,咱们的“揽月”着陆器刚刚成功完成了着陆与起飞的综合测试,这说明最核心、最难的技术环节咱们已经掌握了,它能把两名航天员安全送到月面,等任务完成后,再载着他们从月面起飞,返回轨道与“梦舟”飞船会合。
这么一看就明白了,咱们的载人登月,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梦舟”飞船、“揽月”着陆器和长征十号登月火箭这三样“法宝”紧密配合,缺一不可,因为无论是飞船还是着陆器,个个都是20多吨的“大块头”,都需要用强大的长征十号火箭分别发射上天,然后在月球轨道上“握手”对接,才能完成整个登月任务。
所以,2026年“梦舟”一号的首飞,虽然大概率是先试飞近地轨道版本,但它就像一场至关重要的“全面体检”,是对新一代飞船、新火箭以及整个任务指挥控制系统的第一次大考,这次考试的成绩,对后续所有步骤,尤其是最终的载人登月,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放眼世界,现在想重返月球的国家不止咱们一个,美国的“阿尔忒弥斯计划”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但他们遇到的技术挑战也不少。
相比之下,咱们中国的载人登月计划,看起来每一步都走得比较扎实,各环节的研制工作都在按计划稳步推进,给人一种心中有数、脚下有路的感觉。
“梦舟”即将启航,预示着中国航天正在向着2030年前载人登月的宏伟目标加速奔跑。等到那一天,咱们中国人自己的脚印真正落在月球上的时候,我们再一起为祖国的强大而欢呼!
相关文章
                            
                            本文转自【央视一套微信公众号】;今天(11月4日),南方降雨将明显减弱,但海南岛东部仍需注意防范大到暴雨。明天,新一轮雨雪天气将在新疆率先登场,之后陆...
2025-11-04 1
                            
                            最近荷兰突然出手,把中资的安世半导体给管控起来了,这一下引发的芯片断供麻烦还没过去,欧洲的车企简直快被逼疯了。荷兰刚折腾这事儿没几天,大众就先扛不住了...
2025-11-04 2
                            
                            “我妈出门倒垃圾时,被楼上从没来往的男邻居持刀砍伤致死。警方侦办期间,民警说凶手有精神病史,没有作案动机。”宁夏贺兰县李先生向华商报大风新闻反映。无妄...
2025-11-04 5
                            
                            抓住参加APEC峰会的这个机会,台当局又开始搞事情。美国听懂了中方警告,倒是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说一套做一套,前脚承诺支持一中,后脚就和台当局眉来眼去,不...
2025-11-04 5
                            
                            特朗普政府一再求中国买美国大豆,后来有外媒说中国终于松口,同意买18万吨美国大豆,结果美方发现事情没想的那么简单,民主党还发报告说,美国这次的损失比大...
2025-11-04 5
                            
                            电视剧《依依向北风》本以为是做好事,所以盛百灵才让姐姐盛雪竹出面,科普假神医的骗局,结果盛雪竹却被报复了。家里的玻璃被砸之后,盛雪竹第一时间给王潇打电...
2025-11-04 5
                            
                            2025 年 9 月,贵州黔西的杨舟摸着母亲王秀珍的遗照,指腹把相框边缘磨得发亮,照片里 49 岁的女人笑得眯眼,背后是自家院子的玉米地。可他忘不了...
2025-11-04 5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请勿转载10月30日,南航一名38岁的安全员在参加规定的3000米体测时突发不适,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猝死。事件发生后,南航迅速发...
2025-11-04 5
发表评论